专栏名称: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平台旗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我们重点关注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交互等汽车智能化浪潮。我们提供企业战略定位、品牌营销、供应链对接、投融资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鹏汽车  ·  鹏友说G9 | 始于颜值,忠于全能 ·  4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宋PLUS ... ·  1 周前  
比亚迪汽车  ·  进来感受唐代诗人的Passion人生!《大地 ... ·  1 周前  
小鹏汽车  ·  小鹏MONA第四次OTA即将全量推送! ·  1 周前  
小鹏汽车  ·  小鹏G9 致胜百万豪车的秘密武器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智能汽车

合计市场份额超6成!华为联手6家HUD供应商「主攻」LCoS

高工智能汽车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4-12-21 12:49

正文

中国车载HUD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从技术升级、供应链协同到规模交付的窗口期。在此之前,中国本土HUD供应商已经在前装市场成功实现国产化突围。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新车225.43万辆,同比增长50.26%,渗透率首次突破10%大关。


其中,本土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2%,实现对传统外资供应商的反超。不过,在技术路线上,不管是WHUD还是AR HUD,仍是以传统TFT方案为主,成本优势是主要市场驱动因素。



而在今年,问界M9搭载基于LCoS方案的AR HUD率先实现规模化上车,2K分辨率、12000nit亮度、7.5米处显示70英寸大画幅等关键性能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与高阶智驾的数据融合和HMI交互优化。


同时,HUD也成为继显示屏之后,座舱人机交互的新亮点。“车载光的应用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了企业竞争差异化的突破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表示。


然而,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普及,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一家企业的突围。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看来,未来车载光要在技术、应用与产业方面加强协作,持续深化探索,引领汽车智能化迈向新的高度。


本周,12月18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期间,华为智能车载光AR-HUD解决方案业务侧与六家合作伙伴正式签约授牌,分别是水晶光电、泽景、疆程、蜂巢电子、浦创、华阳多媒体。



目前,上述企业已经陆续发布基于华为LCoS PGU成像模组等“根技术”的AR HUD整机产品方案,并基于联合创新模式,为车企提供更多差异化解决方案;同时,华为将对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与赋能,包括营销支持、销售支持、供应支持、培训和技术支持。


此次签约,也是华为突破LCoS技术方案自研并实现AR-HUD规模化量产交付后,希望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尽快实现资源投入,解决客户日益丰富的场景需求,做大做强市场。


众所周知,LCoS(硅基液晶投影显示),则是以单晶硅基板上的CMOS点阵取代多晶硅TFT点阵,图像调制原理和LCD基本相同,继承了LCD技术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LCD的不足之处。


同时,相比于DLP技术方案的核心专利被TI独家掌控,LCoS也被视为中国本土HUD产业链寻求自主可控,并且更有利于构建上下游合作生态的技术路线。


此前,华阳多媒体和华为联合联合开发的LCOS AR-HUD量产方案,不仅在小体积内实现了高分辨率与大FOV视场显示的效果,还突破性地解决了阳光倒灌的行业痛点。


这背后,得益于华为在车载光技术上的开放策略。同时,由于AR HUD仍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博弈的窗口期,谁能最大化带动更多产业链企业参与,无疑将占据市场先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今年是智能驾驶规模化商用元年。智能驾驶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对车载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精度、高实时性的信息展示与交互能力,成为智能驾驶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车载光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华为愿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推动车载光技术创新和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的进一步普及。


这其中,AR HUD作为车载光技术(包括HUD、智能车灯、投影、光场屏等多种应用)落地最快的应用之一,在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形成比较清晰的市场格局,并且,前装搭载数据仍在不断攀升。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264.14万辆,同比增长51.17%;前装搭载率从上年同期的10.44%进一步提升至14.83%,预计全年将突破15%。


同时,1-10月AR HUD搭载交付64.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88.53%;贡献占比(W/AR HUD整体市场交付量)从上年同期的9.48%快速提升至24.36%。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7年,AR HUD搭载率或将首次超过WHUD,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搭载主力。


其中,本次与华为车载光业务签署合作的六家HUD供应商,再加上华为(供应问界、飞凡等),合计占有中国市场AR HUD前装份额(2024年1-10月统计口径)的66.73%,也预示着LCoS技术路线已经得到头部Tier1的认可。


联手做大市场蛋糕,并借助规模化效应实现降本,从而实现前装市场更多价位车型的覆盖和科技平权,无疑也是合作共赢的基石。


一直以来,因为LCoS制造工艺要求高,良品率难以把控,导致量产成本极高;再加上供应链核心零部件仅有极少数企业掌握技术,导致市场应用推广迟缓。


随着华为在LCoS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在汽车AR HUD、消费级投影市场的积极推广和上下游生态体系的构建,成本持续优化效应正在开始显现。



同时,为了规避车载HUD行业可能因为价格战而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华为智能车载光领域总裁陈双宝表示,未来华为将持续聚焦根技术,赋能Tier 1,开放生态,持续挖掘解决方案新场景,联合标准组织、上下游伙伴加快产品标准法规和评测体系进程,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靖指出,在高阶智驾时代,AR-HUD由于显示信息更丰富,同时兼具安全性与舒适性,有望成为显示第一屏,让智驾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同时,基于当前AR-HUD在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应用局限性、国产化难度大等问题,杨靖也呼吁行业从AR-HUD准确定义、标准化测评体系建设、产学研联合等层面推进AR-HUD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而作为HUD供应商的代表,江苏泽景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指出,企业既要打造好的AR-HUD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要建设能赚钱的AR-HUD生态圈,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


同时,他也呼吁产学研界从定义产品,生态协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和体验,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