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你好张江
聚焦张江热点资讯,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你好张江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齐聚这场论坛,开启大模型赋能新阶段

你好张江  · 公众号  ·  · 2024-06-09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的深刻变革。大模型让人工智能发展向通用化、平台化迈进,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实现具身智能,走向通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作为多种先进智能软硬件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在产品形态创新和商业化进程中的探索,对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范式研讨会


6月6日,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张江顺利举行。作为大会重要组成模块,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范式研讨会 (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张江集团、傅利叶智能、机器之心联合主办。


本次研讨会围绕“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这一热门话题,汇聚优秀技术专家、知名高校学者、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及投融资机构代表等20余位重磅嘉宾,深入探讨大模型赋能下的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商业探索、产业生态,旨在促进张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资源集聚,助力浦东新区建设特色鲜明、规模显著、产业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张江集团副总经理 陈衡


张江集团副总经理陈衡为研讨会致辞。他指出张江机器人谷作为浦东新区打造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的主要承载区,在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引领和指导下,目前吸引了 超80家 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创新企业和创新机构。张江集团将积极协助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并邀请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加入其中,共同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向前迈进。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孙立宁


现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以“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创新发展”为题进行了报告。他指出,国家政策正将人形机器人置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核心。围绕人形机器人自主感知、智能决策、语言交互与知识迁移四大核心议题,孙院士详细解读了机器人模拟复杂环境行为的技术追求与低成本、高可靠应用的可能性,并从自身长期实践出发,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建设建言献策。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顾捷


随后,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顾捷围绕“智慧共融:构筑高效协作的人形机器人生态体系”做了深入分享。他详细介绍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进展及未来前景,并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携手构建集软硬件、模型算法、工具链等在内的开源开放平台,并合作共建智慧共融的产业生态体系。只有当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产生一定泛化性后,人形机器人才能形成“爆量”从而产生巨大市场。


研讨会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江科学城机器人产业集群党委书记田劲松主持。在Panel环节,与会嘉宾分别从技术、商业化探索、投资等多维视角,就人形机器人产业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进行洞见解读与观点碰撞。



在技术Panel环节


技术Panel: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机器人行业共性技术

与会嘉宾围绕 “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机器人行业共性技术” 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大模型赋能下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等话题。


上海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工程系副主任李静表示:通用大模型对人形机器人的实时响应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定制化芯片端侧部署未来是大语言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结合的重要手段。满足行业应用的垂类模型及专业语料数据积累未来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的多场景落地应用。


启英泰伦创始人、董事长何云鹏表示:要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示范高点来投射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通过优化大模型与促进生态建设发展,实现多场景应用,降低成本能耗,形成开放生态,最终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小度智能生态副总经理揭东辉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和智能车产业有许多相似之处,既要讲云端模型,也要讲应用落地。人形机器人行业方兴未艾,当前需要的是更多资源涌入与良好生态构建。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王栋表示:大模型要既能理解语言,也要理解物理世界,这是具身智能领域当前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需要联合学校、产业界等多渠道发力,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在产业Panel环节


产业Panel:张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探索


与会嘉宾围绕 “张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探索” 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及商业价值等话题。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顾捷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生态建设与关键技术突破亟需产学研紧密合作形成创新链,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是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兰表示:人形机器人发展需重点关注硬件优化迭代及应用场景搭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也应通力合作,以期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各场景的加速落地。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交叉融合技术室室主任、高级研发工程师张帅表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但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此外,在脑机接口、养老康复等领域,人形机器人也有着良好落地前景。


太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吕桂华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着“本体”和“大脑”不够协调的问题。具体到潜在落地场景看,人形机器人起步阶段可以考虑适用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办公、服务场景。



在投资Panel环节


投资Panel:张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和生态机会


与会嘉宾围绕 “张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和生态机会” 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及盈利等话题。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琦表示:需要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以及成本控制优势、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规模化经营能力、确定性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企业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产品业务及服务业务、定制化解决方案等多维角度来评估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回报。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依赖于针对性的政策资金支持、政府的行业引导基金、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引领性、机器人领域人才选用育留、针对性的高质量行业孵化基础设施,以及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三大要素大模型、大算力、高质量语料集聚的良好生态发展环境等。


金石投资长三角投资团队负责人栾培强表示:核心技术和工程化能力是投资人形机器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企业除了要不断迭代远大前程的机器人产品外,现阶段拥有产生收入的基本盘产品也很重要。


晨晖创投投资副总裁文超表示:在多模态大模型持续赋能和上游核心部件提质降本的双轮驱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展现出了巨大的投资吸引力和回报潜力;工业和消费场景是我们现阶段比较关注的落地应用领域。


云启资本高级投资经理韦辰睿表示:具身智能的创始团队需要和前沿科技站在一起,有能力拥抱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朝着智能化、可量产、低成本的方向不断迭代。从应用场景上,消费是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场景,此外,开发者和对ROI不做要求的高危作业领域,会是比较适合前期落地的场景。





此次研讨会是一场碰撞智慧、激活潜能的思想盛宴,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的行业大咖们通过面对面畅谈,从多视角勾勒了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以此次深度链接为起点,政产学研金各方将持续加强跨界交流与创新合作,打造“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圈,紧抓大模型发展新契机,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推动更高质量机器人产业生态集群建设与繁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