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吉利集团、网易云音乐在杭州招人啦! ·  昨天  
余杭发布  ·  “财神爷”现身余杭!现场太火爆了 ·  3 天前  
余杭时报  ·  余杭这些重大项目,春节不停工! ·  4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小红书、物产中大在杭州招聘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人老了,不管有多少存款,都别帮儿女这3个忙,才是真清醒

有书  · 公众号  ·  · 2025-01-04 06:30

正文


 | 芊芊 · 主播 | 晏娇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有这样一句话:
“老人只要不对人事纠缠不清而能参加合适的活动,就最易过个愉愉快快、逍遥自得的晚年。”


有的人到了晚年,还要拿出家长权威,忍不住对子女的人生指指点点,让子女忍不住想要远离。

而有的老人则学会了把舞台还给子女,适当地退出和放手,当当老小孩。

习惯被照顾、关心,和子女相处舒服,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不向子女隐瞒病情

人到晚年,身体机能肯定不比年轻那会,这时候越不该讳疾忌医。

无病一身轻当然最好,但如果身体发生了求救信号,也该及时治疗。

有一位网友,曾讲起自己那令人省心的父母。

她的父母有小病、小痛会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患于未然,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

医保账户的钱该花花,很想得开,而且会跟孩子报备自己的身体状况,让她心里有个底。

小病及时治不硬扛,才不会拖成大病,让自己和儿女受更多的苦和累。

在电视剧《上有老下有小》中,面对病痛的折磨,吕母选择默默扛下所有。

老两口跟孩子们说是来旅游的,然后偷偷跑到医院检查身体。

吕母确诊重病后崩溃不已,但依旧选择向儿子儿媳隐瞒病情。

连去医院看病,老两口也要提前串好词,假装是去动物园,玩得很开心。

患病后,吕母虽然强装没事,但其实情绪起伏很大。

一会儿哭着说自己有退休金,不会连累儿子;

一会又说自己舍不得走,想在儿子家里多住几天……

突然的转变,让儿子云里雾里,既迷惑又担心。

吕母的这种牺牲,虽然让人感动,但也剥夺了儿女的知情权。

作家凌志君曾说:
“隐瞒病情会让你的家庭充塞着神秘、诡异、压抑、躲躲闪闪的气氛。”


如今医疗条件这么发达,即使身体亮起红灯,一家人齐心协力对抗疾病,也能争取到最大的胜算。

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前预防各种疾病,做到真正的健康长寿。



不帮子女选择未来

在电视剧《烟火人家》中,有一位总替女儿选择未来的母亲孟明玮。

孟明玮嫌弃女儿的工作没有前途,自顾自找到女儿的领导,帮她把工作辞了,又托关系给女儿找了份新工作;

看不上女儿的男朋友,便想尽办法逼女儿分手;

为了让女儿赶紧结婚,她忙前忙后,操碎了心,但没打算结婚的女儿压根不领情,只想逃离母亲的掌控;

女儿爱收集各种瓶子,被她以“不务正业”为由全部收走;

女儿要出差,她拦着,担心女儿不受自己的控制;

越管束,越替女儿做主,女儿越叛逆,越想逃离。

这样的母亲,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窒息。

有一位网友,坦言自己有幸遇到了边界感很强的父母。

不管是高中选择文理科、大学选专业、工作选行业、结婚生子等,父母从来不会给他提供标准答案,反倒是尊重他的想法。

每次母亲给他建议,后面都会加上“仅供参考”四个字。

就是这四个字,让其他网友羡慕不已。

有句话说得好: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为人父母,可以给孩子建议,但是不要横加干涉,要求他们必须按照你的意愿生活。

把人生的画笔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不帮子女囤积东西

曾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黑龙江鹤岗有一名男子,吐槽自己71岁的母亲喜欢帮自己囤积大量食物。

每天,母亲都会逛早市、在团购群里抢打折蔬菜,家里的冰箱总是塞得满满的,有时候连门都关不上。

民以食为天,这位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吃得饱、吃得好,身体健健康康。

但做得太过,反而成了儿子的负担。

他刚吃掉一些,母亲就立马补货,他每天吃的都是不新鲜且口感差的食材。

很多网友纷纷附和自己有同款父母。

有网友说自家冰箱里的肉能冻两三年,变成“僵尸肉”老人都舍不得扔,炒出来的菜一股冰柜味,让人毫无食欲。

还有网友无奈表示父母在家里囤积了大量没用的盒子、塑料瓶、过期药品等,把家变成了垃圾场,让人觉得压抑郁闷。

从艰苦年代过来的父母辈,他们的这些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如今社会发展进步了,物资充沛,有些观念也得与时俱进。

请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为他们过度地未雨绸缪。

还是那句话,请把生活的控制权交到他们手上,你只管照顾好自己。


作家李原曾说:
“偏好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感受,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偏好影响他人,往往会吃力不讨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