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图灵Don
来源:未来知识图谱(ID:futureknowledge)
华为最近的考核淘汰政策,被媒体传为“华为要求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
因为这件事,很多人说华为势利、不人道,无情抛弃曾经有贡献的员工。那么问题来了,对公司曾有贡献的员工,现在没有贡献了,是不是该养着?
任正非正面回应,态度明确:
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实际上这就是任正非的真实想法,毫不掩饰。这也是华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华为的原因。
我们不妨看看任正非其他讲话,对这个问题怎么说:
《华为人为何还需要艰苦奋斗》
问:近二十年来,依靠激励机制和管理流程华为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当前行业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全球经济放缓,互联网思维冲击,以及很多90后员工进入公司,等等。包括联想的柳传志也说过,现在的员工对发动机文化不感兴趣。请问华为如何对新员工保持激励?号召他们跟向您这样的60、70后的员工一起奋斗?
任正非:其实我们面临的现实,人才也在流失。哪个企业说要IPO,我们的人也会往那儿跑,我们也抵挡不住互联网企业招我们的人。我们常常也是无奈。而我们做的是大平台,不可能激励少数人,需要激励的是十五万人,如果十五万人的待遇都提得很高,就要客户给很多钱,谁愿意给?
我们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我和你们在一起交流,喝咖啡不用付钱,但若是我一个人坐在这里喝咖啡,是需要自己付费的。因为客户不可能出钱让你去打高尔夫,那他不如自己去打。所以客户出钱,就是让你要艰苦点,好好干。
我们把价值观分开,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好的激励机制能留下人。第一类,华为最聪明、最优秀的人,认为自己的个体价值很高,可以投身到另外的领域;第二类,还有一种员工很聪明,能力也很强,认为外面的公司能够有更大的平台,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挡不住流失。
我们现在的政策还是希望把优秀人才进引来,常常也是不知如何办为好。
问:90后的员工可能跟我们想法不一样,您怎么调整这种差异?如何留住人才?
任正非:你要吃饭,就得做工。所以90后也总会有人会留下来的,总是有人要吃饭的。如果互联网公司能容纳13亿员工,那我们公司肯定就不存在了。但总是能留下一点。
问:您总是讲多打粮食,打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是终点,大家才能休息一下?
任正非:我不能想出一个目标。粮食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五千年来,人总是要吃饭的。我们当然希望不要把自己搞没有了,这是我们的想法,不是客观存在的。
《建立作业类员工的科学管理方法与评价体系 》
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多打粮食,不能增产的主管就下台。
这次政策调整,最终要看是不是多产了粮食,如果你增收了粮食,工资就涨对了。没有增收粮食,这个政策就是错的。我们投入那么多人工,不能多产粮食的主管就该下台。主管要学会分钱,分钱的前提是要多产粮食,给员工的感觉就是“减人、增效、涨工资”。
实际上,我们的改革是主动淘汰制,要逐渐淘汰不合格的落后人员,公司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
任的讲话透露的信息非常明确:
第一,危机感。华为就是要死的,华为明天就要死了。这当然不是事实,而是假设,目的是让员工不要在大树底下晒太阳,随时保持危机感。
第二,员工考核的唯一衡量标准是看“能不能打粮食”。注意,不是不是看你长得多帅,不是看你资历多深,不是看你工作多勤奋,唯一标准是看你的产出。
现在的公司存活时间都不长,能活20年已经很不错,活50年就是凤毛麟角。而能活过50年的人一抓一把。也就是说,人的自然寿命超过绝大多数公司寿命,一个人一辈子很难就在一家公司呆着,会换多家公司。大环境变化公司一不留神就倒闭,尤其互联网领域。公司都倒闭了,你说员工还能赖着不走?
说华为对员工无情,其实员工对公司又有多少忠诚度?公司不景气了,跳槽;考核压力大了,跳槽;其他公司有更高的工资,跳槽……
所以并非公司无情或者员工无情,而是:公司、员工都是理性人,衡量成本收益做决策。维系公司与员工关系的,不是靠感情,而是一致利益:公司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员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两者都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