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年仅48岁!他突遭意外离世 ·  昨天  
德州晚报  ·  乐陵影视城官宣:免费!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谷爱凌突发!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注意!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特稿丨地域特色年夜饭大赏,看看哪个地方的最让你垂涎欲滴?

农参  · 公众号  ·  · 2025-01-27 10:30

正文





过年的仪式感,都在桌上

也许是以外形“大大大”为代表的北方年夜饭

亦或是以菜名“好彩头”为代表的南方年夜饭

味道不同,情感却相通

年夜饭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于地域差异、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地的年夜饭各具特色,每一道菜都承载着独特的寓意和浓浓的年味。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舌尖上的年味儿离不开地道食材的支撑以及地域文化的加持。“颜值高、味道好、富营养”正成为各地年夜饭的新标准。

今天,就让我们开启一场美食之旅,探寻那些隐藏在年夜饭里的独特魅力。

小鸡炖蘑菇+杀猪菜

东北人的无敌年夜饭

在东北,小鸡炖蘑菇堪称年夜饭餐桌上的 “扛把子”。这道菜选用的土鸡,是在山林间自由奔跑、吃着谷物和虫子长大的 “运动健将”,肉质紧实又鲜嫩,自带一股独特的鲜香。而搭配的榛蘑,更是东北山林的馈赠。榛蘑生长在落叶松、榛子树等树木的根部,吸收着大地的精华,散发着浓郁的山林气息。

当土鸡与榛蘑在锅里相遇,一场美味的邂逅就此展开。经过长时间的炖煮,鸡肉的香味与榛蘑的鲜味相互交融,汤汁变得浓稠醇厚,色泽诱人。每一口都能勾起童年在雪地里玩耍后,回到家闻到的那股熟悉的香味,仿佛所有的寒冷都被这一锅热气腾腾的小鸡炖蘑菇驱散。

小鸡炖蘑菇之外,杀猪菜更是东北年夜饭的经典。

杀年猪,是东北人一年到头的重头戏,猪的每个部位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蒜泥白肉——肥瘦相间的猪肉,煮熟后切片蘸蒜泥吃,蒜香浓郁,白肉鲜嫩,肥瘦相当,不油不腻;血肠——猪小肠洗净后,灌入新鲜猪血、盐、花椒等,大火煮熟后,切块即可;拆骨肉、猪头肉、肘子肉、猪鼻子……一头年猪化身数道美食,也算“死得其所”了。

在东北,杀猪菜不仅仅是一道菜肴,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东北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与情感。

酸菜经过长时间的发酵,酸香可口,既能解腻又能提味。猪肉在锅里炖煮得软烂入味,肥而不腻;猪血鲜嫩爽滑,入口即化。每一勺汤、每一块肉,都承载着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待。

盆菜

广东人过年的好彩头

盆菜出场,必是大场面。

在广东,盆菜就像是一场食材的盛大狂欢,是年夜饭餐桌上的 “主角”。这道菜汇聚了海陆空的各种美味,鲍鱼、海参、大虾、烧腊、花菇、腐竹等食材层层叠叠地放在一个大盆里,就像一座美食的小山,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喜欢“好意头”的广东人,为盆菜“黄袍加身”:吃了这盆菜,新的一年保证盆满钵满、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盆菜的食材丰富多样,每一种都大有来头。鲍鱼肉质鲜嫩,口感弹牙,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海参则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矿物质;大虾个个饱满鲜嫩,虾肉鲜甜可口;烧腊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皮脆肉嫩。

制作盆菜是个技术活,需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等多种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才能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发挥出来。盆菜的烹饪方式独特,先将各种食材分别处理好,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层层叠放在大盆里,再加入精心调制的高汤,用小火慢慢焖煮。这样,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复合味道,浓郁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吃盆菜时,大家从最上层开始吃,寓意着 “先苦后甜”,每一口都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在广式盆菜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游顺发看来,数百年的盆菜早已突破广东地域,成为大江南北喜庆团圆的餐桌美味。从现做现吃的传统盆菜到现在真空包装的预制盆菜,预制大盆菜将老广记忆密封在了包装内,助力广东味道香飘万里。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波认为,预制菜是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好科普工作,帮助老百姓正确看待预制菜,监督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和经营,监督政府的监管工作。

羊羊羊

山东人过年魔性吃羊

白瓷碗里,奶白色的羊汤氤氲着热气,粉嫩嫩的羊肉片肥瘦相间,层层叠叠,如缥缈烟波里的“蓬莱仙山”,蒸腾着浓浓的香味。

青瓷盆中,清澈的羊汤浮着点点油花,厚厚的羊肉片码放其中,瘦肉细嫩软烂,肥肉晶莹剔透,仿佛一座“肉假山”立在着小小的“汤泉”之上。

以上两个场景,分别是单县羊肉汤、滕州羊肉汤带给我们的味觉与视觉体验。在山东,吃羊有无数种打开方式,济南人过年会吃名士多烤全羊;德州人过年,会吃羊血做的羊肠子;临清人的年味,少不了一碗热羊肚;枣庄人回家过年,必喝上一碗西集羊肉汤,或者来一盘小炒羊肉渣。而潍坊人过年,要吃临朐全羊宴,以全羊入菜,有127种之多。

山东人的新年,没有羊是不完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一,蒸馒头;二十三,煮羊肉;一碗羊汤半碗肉,大人小孩吃不够——”在鲁西南单县,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炖煮一锅羊肉汤。乡亲们历来把过年杀不杀羊,家里有没有备羊肉,待客时有没有羊肉汤,作为年过得好不好的标准。

一碗羊肉汤温润一座城。那是年迈母亲青春的记忆,那是游子思乡的味道,更是单县人长寿健康的密码。喝一碗羊肉汤,让人通体酣畅、滋润、舒爽、通透,让人畅快淋漓,口舌生津。

羊肉汤产业,是典型的“土特产”产业,单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在源头进行布局,建设青山羊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和青山羊智慧养殖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青山羊繁育基地。按照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羊肉汤全产业链,到2024年,单县羊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品牌价值达到366亿元。

火锅

四川人过年的热辣滚烫

无火锅,不四川。

在四川,火锅可是年夜饭的 “灵魂担当”。

四川火锅以其麻辣鲜香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而这独特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精心熬制的锅底。

四川火锅的锅底种类繁多,其中最经典的当属牛油锅底。牛油锅底选用优质的牛油,加入辣椒、花椒、豆瓣酱、姜、蒜等多种香料,经过长时间的翻炒和熬制而成。炒料师傅们在热锅中将各种香料与牛油完美融合,随着温度的升高,香料的香味逐渐释放出来,与牛油的醇厚香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浓郁香气。这种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闻之欲罢不能。

除了锅底,四川火锅的食材也丰富多样。毛肚、鸭肠、牛肉、黄喉、虾滑等都是火锅桌上的常客。毛肚讲究 “七上八下”,在滚烫的锅中涮上几下,待毛肚微微卷曲,立刻捞出,放入口中,爽脆的口感伴随着麻辣的味道,让人陶醉其中;鸭肠则要涮得稍微久一些,直到鸭肠变得脆嫩,入口爽滑,那股麻辣鲜香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牛肉可以选择嫩牛肉、肥牛、麻辣牛肉等多种品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到2027年建成全国最大的火锅产业聚集发展区,产值达300亿元。”围绕这份热辣滚烫,四川德阳2024年喊出了新口号,底气何在?从牛油到香辛料、从火锅锅具到火锅食材、从底料加工到方便火锅、从食品机械到食品包装,德阳广汉,已形成了产业链闭环,拥有全川乃至全国最完整的火锅食材产业链,国内火锅市场占有率60%以上,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产业聚集地。

此外,为壮大火锅产业,2017年,四川首家省级火锅专业协会——四川省火锅协会成立,现拥有会员企业近1000余家。

火锅到底几顿才够?成为四川子弟回家过年的终极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万水千山总是情,不吃火锅不得行。

腌笃鲜

上海人把春天的味道搬上年夜饭桌

腌笃鲜虽起源于徽州地区,却在上海享有盛誉。腌笃鲜三字各有含义,腌代表腌制的咸肉,笃代表小火煮炖,鲜代表新鲜的肉。

在上海,腌笃鲜堪称年夜饭餐桌上的 “清新担当”。这道菜就像是把春天的味道提前端上了桌,让人在寒冬腊月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腌笃鲜的食材搭配十分讲究,春笋是这道菜的灵魂所在。上海人会挑选最鲜嫩的春笋,将其切成滚刀块,放入锅中与其他食材一同炖煮。咸肉和鲜肉也是必不可少的,咸肉经过腌制,散发着浓郁的咸香味道,为这道菜增添了独特的风味;鲜肉则选用五花肉,肥瘦相间,炖煮后肉质鲜嫩多汁,肥而不腻。

夹一块春笋放入口中,爽脆可口,那股清甜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散开;再咬一口咸肉,咸香入味,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尝一口鲜嫩的五花肉,入口即化,幸福感满满。

一碗腌笃鲜,治愈一整个春天。

羊肉泡馍

陕西人年夜饭桌上的“硬通货”

在陕西,羊肉泡馍可是年夜饭餐桌上的 “硬菜”。它就像是一位豪爽的西北大汉,带着浓浓的西北风情,让人感受到陕西人民的热情与朴实。

羊肉泡馍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陕西人民的智慧和匠心。吃羊肉泡馍也有讲究:一定要从边缘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嘴里刨,让每一口都能吃到馍、肉和汤的完美结合。羊肉的鲜嫩、馍的筋道、汤汁的浓郁,相互交织在一起,口感丰富,让人欲罢不能。羊肉泡馍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陕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陕西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西北人豪爽、大气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万物皆可腊

湖南人过年时的腊味狂欢

湖南人对腊味的热爱,深入骨髓。在他们眼中,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都能被制成美味的腊味。

湖南被誉为 “鱼米之乡”,淡水鱼资源丰富,草鱼、青鱼、鲢鱼、鲤鱼等各种鱼类都逃不过被 “腊” 的命运。新鲜打捞的鱼处理干净后,鱼头直接剁下烹饪,鱼身切几道口子,撒上盐腌制七天,最后挂在火上熏成腊鱼。腊鱼做好后色泽金黄,肉质紧实,与鲜嫩的鱼肉截然不同,但清香味却被保留下来。将腊鱼剁成块,配上地道的湖南豆豉和辣椒蒸着吃,或是用油煎一下,再拌上红彤彤的佐料,那滋味,绝对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下酒菜和小零嘴。

腊鸡、腊鸭也是湖南年夜饭的常客。家养的土鸡、土鸭腊制后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做成干锅腊鸡和干锅腊鸭,经过热油和各种佐料的爆炒,香味达到巅峰,有着火腿般的鲜美口感,干香入味,让人连吃两碗米饭都不过瘾。

从腊味相关企业数量来看,全国共有 13000 多家腊味相关企业,湖南就有近 3000 家腊味产销企业,仅安化县 2024 年的腊肉产值就超 10 亿元。

湖南人对腊味的热爱,不仅体现在食材的丰富多样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传统美食的传承和创新中。这些腊味不仅是年夜饭上的美味佳肴,更是湖南人心中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北方:面食为主,寓意年年有余

在北方,年夜饭的餐桌上,面食绝对是 “当家花旦”。饺子、馒头、面条等面食,为年夜饭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饺子,那可是北方年夜饭的 “灵魂担当”。北方有句俗语: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不同的馅还被赋予了美好的内涵:白菜馅——百财:寓意百财聚来。鱼肉馅——余财:象征年年有余。芹菜馅——勤财:芹菜馅谐音“勤财”,只要勤劳,便能致富。酸菜馅——算财:寓意新的一年财运算不完,财源多多。

饺子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以面食闻名的山西人,过年的时候会推出面食界的“爱马仕“——花馍。堪称艺术品:艺术品:需经过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等九大工序,才能制成花馍。

面条在北方年夜饭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长长的面条,寓意着 “长长久久”,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除夕晚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南方:米饭当家,注重食材的新鲜与精致

在南方,米饭稳稳地占据着主食的 “C 位”。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广泛,因此米饭成为了南方人餐桌上的主角。

南方人在年夜饭上对食材的新鲜度和精致度有着极高的追求。海鲜、河鲜、蔬菜等食材,都是南方年夜饭餐桌上的常客。在沿海地区,各种新鲜的海鲜琳琅满目,螃蟹、虾、贝类等,个个鲜活肥美。清蒸螃蟹,只需简单的处理,就能将螃蟹的鲜美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南方的年夜饭注重菜品的精致和摆盘,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精致的摆盘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体现了南方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尊重。

结语:年夜饭,连接家与爱的纽带

全国各地的年夜饭还有很多,美味无法一一描述,不论海味或山珍,土猪或母鸡,都在咕嘟咕嘟的热切中相互依偎,煮出了年的滋味,烩出了家的记忆。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以年夜饭为代表的地标美食,承载着“给本地人幸福,给外地人惊喜”的发展任务,挖掘特色食材,配合不断精进的制作技艺,加之越来越普及的预包装形式,年夜饭正成为流动起来的中国饮食文化大赏。

年夜饭,这桌承载着中国人情感与记忆的盛宴,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家与爱,跨越千山万水,穿越岁月长河。

从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到广东的盆菜,从四川的火锅到上海的腌笃鲜,每一道年菜都是地域文化的结晶,是家的味道的独特呈现。它们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唤起了我们心底深处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新的一年,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请记得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让这顿充满爱与温暖的年夜饭,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那份浓浓的亲情,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