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Marissa Quinn
“我认为洛杉矶最完美的一天是从鲜花和艺术开始,到找到一家新的咖啡店或吃东西的地方结束。”
研究生毕业的
Marissa
,
在洛杉矶的繁华中,
喜欢穿梭在卡尔弗城的艺术区和画廊,
也爱去自然历史博物馆,
画恐龙骨骼和鸟类。
但她还是毅然回到了海边,
似乎有一种拉力,
引导着她重新发现自己。
在过去长达一年的焦虑和思考中,
她下定决心成为一名全职画家,
为了儿时的梦想和如今的追求。
小时候Marissa住在海滩旁,
那从圣埃利荷泻湖流出的水花,
散步时,望远镜中看到的白鹭和蓝鹭,
都让童年的记忆永远鲜活。
攻读研究生时,
加利福尼亚地区濒危和灭绝的物种,
让Marissa感到十分痛心。
她相信从现在做起,
所有难题总有迎刃而解的一天。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摩擦,
作为一名全职画家,
现实的压力如影随形,
她说:
对未来的恐惧通常围绕着三件事
——金钱、真实和自我价值。
行动是最好的解毒剂,
Marissa每天休息四个小时,
其余的时间都在画画,
或者为画画做准备。
为了创作,她几乎每天都去海滩写生,
水、海藻或潮汐都可以是她的主题。
但她最钟爱的还是动物。
在Marissa的笔下,
动物、贝类、花朵,
似乎都被放到了显微镜里,
她冷静细致地解剖其中的结构。
“我很喜欢达·芬奇”,
Marissa说,
达芬奇的画注重透视,
犹如入微的解剖图。
达芬奇本人酷爱生物学,
对机体构造深有研究,
享誉世界的名画《蒙娜丽莎》就是
在基于对人体构造的了解上
用透视技巧所作。
达芬奇作品
这让Marissa对生物学,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尝试着用画笔,
解剖动物的骨骼脉络。
通过描绘这些血肉之躯,Marissa意识到生命共振的原理。于是,她开始关注动物的处境。
她发现,这些和人类一同生活在地球的物种,往往面临着不可估量的伤害与威胁。
Marissa感到不安和沮丧,
她希望通过手中的笔,
将它们临摹下来并放在网上,
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每当你需要做一些,
与许多人产生共鸣的事情时,
就会出现想要把它撕掉的人。”
人们甚至给她发邮件,
指责她抄袭其他艺术家。
“你必须如此自信,以至于不受伤害。”
Marissa不再期许因为作品得到肯定,
她开始从精神上享受创作的过程。
每天5点半,她准时起床,
迎着涨潮时的海风,
跑步、游泳、在沙滩上冲浪,
将身体充分释放,
然后做瑜伽或是冥想,
将一切不利于创作的外在干扰,
记录下来并祈祷。
这能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排除任何事物影响。
工作以外的时间,
她会选择出去转转。
去当地的海滨小镇上做壁画,
为冲浪社区设计手绘的冲浪板,
或者走进她要描绘的一切景色,
捡各种各样的化石、贝壳,
甚至是蜜蜂的尸体。
一群人的狂欢热闹非凡,
一个人的狂欢不问喧嚣,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邻岸而立,背影绰绰。
Marissa在博客写道:
“海岸线的风从我身上刮来,在我的身体上跳舞,在金色的阴影中缠绕着我的头发,使我对靛蓝海洋的想象与蓝色的天空变得模糊。”
她浓密的散发和婀娜的姿态
一如美神阿弗洛狄忒,
脚踩贝壳,玫瑰四落,
在一片浪漫中诞生于海沫。
但现实生活中,
却没有齐菲尔的暖风
和波摩娜的新装。
她曾在网站上发起了一项活动,
筹集足够的资金,
独自从墨西哥边境到加拿大边境,
以展示美国整个太平洋海岸线上的野生动物。
但实际远没有听上去那么酷,
一个人的旅途困难重重,
“海岸上没有任何东西,包括手机服务。”
她必须习惯放弃,并向自然妥协,
大部分时间都要露天而宿,
为了生计,还得去当地的农场做招待员。
很多时候,离开的声音在内心喷之欲出,
一天晚上,Marissa将车开到海岸边,
终于嚎啕大哭,直到声嘶力竭,
将深锁内心的孤独尽情释放。
但奇怪的是,发泄过后,
创造力开始肆意地生长。
脓血流尽,灵感可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