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尹哥聊基因
尹哥,华大集团执行总裁,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妙趣横生聊基因八卦,眼光独到论行业纵横,全新视角话健康医疗。 尹哥聊基因,新鲜、有料、有趣、靠谱的优(feng)秀(sao)科普栏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尹哥聊基因

从星际之门到DeepSeek说开去,生命是如何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

尹哥聊基因  · 公众号  ·  · 2025-02-03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人类演进至今,已然经历了38亿年。

第一个细胞的产生,即 生命起源 依然被科学家们所津津乐道,不断探求。而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其演化优化了基因编码、蛋白质功能、细胞化学和生理,以及真核细胞细胞器的功能,包括它们通过内共生获得了线粒体和叶绿体,使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的优化程度在单细胞水平已经趋近理化极限,同时已经出现了精密的调节系统,比如蓝藻用时钟控制DNA合成的节律。这差不多算是 第一台个人电脑发明

当单细胞向多细胞演化时 ,首先简单的蠕虫出现了两侧对称,也有了头尾之分。为了协调器官和环境,需要统一指挥,于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诞生了神经系统,就开始具备了学习记忆能力。把众多的单细胞连接在一起,还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分别组群,这可以类比是 最早的把单个的电脑连成局域网,再连成互联网时 代了

当多细胞生物演化成脊椎动物,并进一步升级到哺乳动物的时候 ,特别是具备了恒温和哺乳两大能力的时候,生命跃升的脚步明显加快,代谢能力显著加强,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这也就对中枢神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脊椎动物更加适应了海陆空三界。这差不多可以类比成 基于规则到特定领域(比如Alpha Go)的人工智能阶段了 。比如说Alpha Go下围棋,这样的人工智能阶段对神经系统的要求,对我们计算机上的总线的带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但生命的脚步可不止于此,哺乳动物中智能最高的等级灵长目,开始进一步向上突破,它们花巨资投资了大脑,而到了智人阶段这样的脑力扩张更是达到了疯狂,不惜以难产和长期哺乳为代价,将脑容量从猕猴的120毫升突飞到1400毫升,神经元也从80亿迅速增加至860亿,尤其是前额叶的新皮层扩张。猴-猿-人开始逐步做好 情境感知和简单推理的智能阶段 了。差不多GPT的诞生就是这个阶段。

从感受器上讲,和其他动物相比, 人科这一脉进步飞快地就是视觉的进步 ,这还是得益于大脑的快速进步,从而大大加强了对空间、时间的感知能力,进而完成了时空适配。现代人视觉带来的信息占到总获取信息量的70%或更高,这相当于进入了快速大量的语料学习。

人猿相揖别大概是700万年的时间 ,乍得沙赫人的脑容量约350毫升,南方古猿Lucy那个时代的脑容量大概450毫升,能人就到了600毫升,智力人900毫升,到了智人就到了1400毫升。

你觉得700万年的时间很长?这在38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不过一瞬。然而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猿人脑力的快速演化让您想起了什么?

没错,它像极了GPT\Llama\Mistral\Claude这些大模型之间的大混战!

你把脑容量换成GPU算力就能想通了,你A100,我就H100、H200、B100,你1万卡,我就5万卡、10万卡……

所以,“星际之门”意图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累加海量GPU,比如百万张GPU卡,以率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甚至是强人工智能(ASI)。而 DeepSeek为什么成功?它选择了“巧算法”而不是“夯算力”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人类诞生后,开始驯化不同的物种,比如水稻,比如家鸡,比如宠物,它们没有人类这么高的智能,但 从演化的角度看,它们甚至比人类更加成功 ,比如很多国家的宠物数量已经超过了孩子数量。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在于,其实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1750毫升)是超过智人的(1400毫升),其体格也强于智人,但尼安德特人却被智人团灭了,这是为什么?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一些关键基因的差异,使得智人拥有了更好的语言和协调能力,更善于差异化团队分工 ,所以形成了群狼战猛虎的态势,想想二战后期德国虎氏坦克如何被谢尔曼坦克围攻的场景就懂了。

当然,今天非洲以外的人类群体,包括 您和我的基因组内都还有1%-3%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也算是另外一种基因延续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 由于过度投资了大脑,所以人类的每个新生儿几乎都是早产儿 。即使是这样也因为头部过大而给妈妈分娩带来各种困难,甚至难产。而出生之后的6个月,平均每天近一升从妈妈获得的乳汁大部分都保供了大脑的发育。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 大概在2-3岁,婴儿的大脑会由基因驱动开始一场对大脑的“降本增效” :即突触修剪开始了。所以你几乎没有3岁前的记忆。

你想到了什么?对,就是大语言模型的实施过程,先训练后推理,先发散后收敛。 大脑的本质是“忘” ,别没事记住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在脑科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作 童年失忆症 (childhood amnesia)。

是不是又想起了,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那一段了?记住剑招是训练,利用剑意是推理,无招胜有招的本质是,我的维度已经在剑招之上。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文心雕龙·知音》这一句,诚不欺我!

您看这个图案,2岁、4岁、6岁儿童的神经突触网络比较,果然6岁时候的网络更加“简明扼要”。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