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启示录预言耶路撒冷被兵围困的日子,这是指着大争战,并且预言中提到了耶路撒冷会重新拣选,到末期来临时,有两个传道人作耶稣降临世界的重要见证人。这就是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两个人:本文是一篇有力度的分析文章。只是没有注意耶路撒冷已经不在中东这个最大的问题。
第二是对于但以理书预言的末后七年大灾难——70个7预言的解释,这可以作为当前世界的灾难参照。因为这个预言是基督在人间做王的时候的事。但是劫难基本上是相似的,所以说可以相互参照,这都无外乎天灾人祸。
启示录
第十一章
神的殿
11:1
有一根苇子赐给我,当作量度的杖。且有话说:起来,将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
有一个苇子赐给约翰,吩咐约翰“起来!”,说明在这之前,约翰只是旁观天上的活动,现在他要起来作神吩咐的事。
圣经里的先知,有时照他所预言的意思行动。比方说,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时,先知耶利米预言犹太人必将回归巴勒斯坦,就在巴勒斯坦买了块田地,把地契埋在地下。
这时,约翰边写预言边演主角!这苇子交给约翰,因约翰代表圣徒,圣徒要审判世界。
“将神的殿和祭坛量一量”,意思是重建圣殿和祭坛。
“将在殿中礼拜的人量一量”,意思是审判在圣殿中敬拜神的以色列人。〈林前6:2〉说:“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以色列十二支派,将由十二门徒来审判,约翰是其中的一位。
11:2
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
“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意思是说殿外不用建,故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
在今日,这外邦人是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今日的圣殿地点,外院的部份是在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所坚持属于他们的国境内,其上建了一座回教堂(Mosque of Omar,
the Mohammedan shrine
)。
“四十二个月”就是三年半,就是七年灾难的后半期。在这期间。圣殿的外院仍旧落在外邦人中,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
犹太人重建神的殿和祭坛,是怎么一回事?
旧时耶路撒冷的圣殿,在主后70年被罗马士兵毁掉,没有一块石头留下。犹太人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才获联合国允许建立以色列国。圣殿自从主后70年被毁后,到今天都没机会重建。
因为教会是神的殿,是“主的圣殿”、是“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20-22〉,所以在教会时代,耶路撒冷没有神的殿。不过,在七年灾难之前,基督降临空中,教会被提,那时撒路撒冷的圣殿就要重建了。
有些人以为建圣殿之前,奥玛(Omar)回教堂先要拆除,但这是不对的,因为殿外的院子是给了外邦人的。
今天的犹太人已准备就绪重建圣殿,只是圣殿的外院地点被回教堂占了,所以若犹太人重建圣殿,必面对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这时敌基督已显露出来,并擢升为全世界最具势力的政治领袖。
若敌基督允许回教堂被拆除,他必成为全世界阿拉伯和回教国家的公敌。可是敌基督是个圆滑的政治家,他决不会触怒阿拉伯和回教各国。於是他和犹太人立约,通过外交手腕,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之间的矛盾,找出一个临时解决的方法。
以色列和阿拉伯终于达成协议,签订和平条约。在此和平条约之下,犹太人获准建圣殿,地点不在奥玛(Omar)回教堂之上,乃紧挨在旁边的地块。
敌基督和犹太人所立的约,还包括在以色列和约旦边界设立缓冲区,否则当敌基督毁约时,犹太人就无法“逃到山上”〈太24:16〉。
“在殿中礼拜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将他们量一量?
他们必是住在以色列国家的犹太人。
在殿中敬拜神的犹太人,也要受审判。“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4:17〉
这日子,就是“雅各遭难的日子”。
〈耶30:7-8〉说:“哀哉!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但他必被救出来。
….
到那日,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仇敌的轭,扭开他的绳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的奴仆。”
〈亚13:8-9〉:“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
这“圣城”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耶路撒冷是那圣城。
主在旷野受魔鬼试探时,“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
….
”〈太4:5〉。这是在耶路撒冷的事。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那时刻,“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旧约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复活,作初熟的果子)。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太27:52-53〉
除了耶路撒冷外,圣经里只说到另一个圣城,就是新耶路撒冷,但这是在新天新地时的事。
旧约里也多处提到圣城,每次都指耶路撒冷,如〈尼11:1,
18
〉和〈赛52:1〉。
由此来看,这“圣城”就是在地上的耶路撒冷,是“主钉十字架之处”〈启11:8〉。
圣殿将在何时重建?
今天的犹太人,都一直想重建圣殿,但旧圣殿的地址有个奥玛(Omar)回教堂,占了殿的外院,又因阿拉伯和回教各国的对抗,所以到今天都没有落实重建圣殿,其实也不能落实,因为时候未到。
有趣的是,历史记载罗马皇帝朱利安(Julian),他想证明预言是假的,允许犹太人重建圣殿,有火球从天降下,阻止工程的进行,圣殿也就建不成了。
但圣经的预言必要应验,这圣殿必要重建。到底何时呢?
基督降临空中,教会被提后,敌基督显露出来,以色列与阿拉伯签订盟约,达成协议,圣殿就建成了。
七年灾难的来由
但以理书〉第九章里所说的第七十个七,或“一七之内”(七年灾难),是何来由?
有关‘安息年’的经文如下:
-
〈利25:2-4〉耶和华说:“你们到了我所赐给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
….
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
…
不可耕种田地
….
”
-
〈利25:20-22〉“你们若说:这第七年我们不耕种,也不收藏土产,吃什么呢?我必在第六年,将我所命的福赐给你们,地便生三年的土产。第八年你们要耕种,也要吃陈粮,等到第九年出产收来的时候,你们还吃陈粮。”
-
〈代下36:21〉“这就应验耶和华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地享受安息;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
-
〈耶25:11〉“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
-
〈但9:24-27〉“已经定了七十个七
….
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者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连城带濠都必从新建造。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
…
荒凉的事已定了。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供献止息
…
直至所定的结局。”
神命令选民六年耕地,第七年要让地安息一年。但选民没有遵守,一直不停耕地,过了490年,累积七十年没有让土地安息。
於是,神便藉先知耶利米说,要让选民被巴比伦王掳去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叫田地荒凉,可得安息七十年。但到七十年满了,选民尚未获释,允许回耶路撒冷。
於是但以理便禁食,披麻蒙灰,向神祈求。神差遣天使加百列在异象中告诉但以理说,神“已经定了七十个七
…
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
…
过了六十二个七
…
”,又有“一七之内”,更有“一七之半”的事情发生。
按照上列经文所说,选民不但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让地守安息年,还喜爱拜偶像而得罪神。因此,神就兴起巴比伦王,掳掠选民到充满偶像的巴比伦国,去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
后来,神定为七十个七,共四百九十年。选民本来可在四百九十年满了之后,成立天国。可是,他们在过了四百八十三年时,把天国的王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尚差七年,才满四百九十年。因此,留下的七年,便留作末期的七年灾难,以补足四百九十年之数。其计算和说明如下:
-
七个七
=
49
年
-
六十二个七
=
434
年
-
一个七
=
7
年
共
=
490
年
七个七
:从主前458年亚达薛西王派以斯拉返国7
:
6-7
;
9
:
9>
,到主前405年圣城建完为止,减掉间断部份后累计49年,就是七个七,参〈尼2:1-8〉
。
六十二个七
:由圣城建好之后,即从主前405年,到主后30年,主耶稣骑驴驹进耶路撒冷为止,就是“受膏者”显露的时候,共434年。〈亚9:9〉及〈太21:1-10〉
一个七
:由亚达薛西王下令重建圣城,到主骑驴驹进城,刚好是六十九个七,共483年。主进城后,第六天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应验了“过了62个七,受膏者(指基督)必被剪除(指被钉十字架)”的预言〈但9:26〉。最后的一个七,是留到将来的七年灾难。
主耶稣受死、复活、升天、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成立。因为有了教会的缘故,最后一个七,无法实现。因此,这个“七”的七年灾难还未实现,至今已间隔约2000年了。这七年灾难,要在信徒被提之后,才能够实现。
这个奥秘,神未向先知们启示过。因此,众先知们都不明白有教会的事。这是神在“创世以前”的计划,不是在“创世以来”的计划。〈弗
1:4-6〉所说的“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和〈太25:34〉所说的“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是有分别的。
两个见证人
11:3
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这里和约翰说话的,是那大力的天使,又说“我那两个见证人”,从这“我”字,可知大力的天使就是主!
两个见证人是以利亚和摩西。有什么圣经的证据?
第一个见证人是以利亚,证据或理由如下:
1)
圣经旧约最后两节,〈玛4:5-6〉说:“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之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以利亚是神所差遣的见证人,正是玛拉基书预言的应验。
2)
〈王下1:8〉形容以利亚的装扮是:“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启11:3〉说:“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
3)
〈启11:5〉
“
有火从他们口中出来,烧灭仇敌”,这和以利亚求神降火〈王上18〉,是同一性质。
4)
〈启11:6〉“叫天闭塞不下雨”,这和以利亚求神降大雨〈王上18:45〉,也是同一性质。
第二个见证人是摩西,证据或理由如下:
1)
玛拉基书说到主的日子,提到摩西和以利亚,“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临近
…
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
…
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玛4:1-6〉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亚代表先知。这里虽没明说差遣摩西,但说到那日临近,摩西的名字和以利亚一起出现在这段经文里。
2)
〈启11:6〉“叫水变成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这是摩西对法老和埃及人所行过的神迹〈出7至11章〉。
3)
摩西虽然曾经死了,但神叫他的身体活过来。摩西的身体没有留在坟墓里,虽然魔鬼用一切能力,要把摩西的身体留在坟墓里,但神差遣米迦勒天使长叫摩西的身体活过来。〈犹9〉说:“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它,只说:主责备你吧!”由此可以看出,神给摩西的尸首活过来,否则天使长是不会为了一个死的尸首而与魔鬼争辩的。主的责备,必是把魔鬼赶跑了。魔鬼是那“掌死权的”〈来2:14〉,他要摩西的身体留在死里,但没有成功,因为摩西从死里活过来。
其它证据或理由如下:
1)
〈路9:30-33〉主在山上变形时,“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2)
〈路24:4-6〉主复活那天黎明的时候,几个妇女们来到坟墓前,不见主的身体,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发光。”这两个人可能就是摩西和以利亚。
3)
〈徒1:10-1
1
〉当主升天,他们定睛望天时,“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旁边
…
”这两个人可能就是摩西和以利亚。
施洗约翰是不是以利亚?和以利亚有何关系?施洗约翰肯定不是以利亚,理由如下:
1)
〈路1:17〉“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但不等于说就是以利亚。
2)
〈约1:21〉施洗约翰自己说“我不是(以利亚)”。
3)
〈太17:10-13〉“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着施洗的约翰。”
4)
施洗约翰是基督第一次来的先锋,以利亚是基督第二次来的先锋。
为什么第二个见证人不是以诺?
〈来11:5〉说:“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以利亚也是被神接去,但没说他不见死。可见圣经的准确性。
两个见证人被敌基督杀死,若以诺是其中一个见证人,就不对了,因为以诺“不至于见死!”以诺可说是活着被提的教会的一种〈帖前4:13-17〉。活着被提的教会,就是和以诺一样,不至于见死,也有像以诺那样的见证,就是“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是什么意思?
“穿着毛衣”是表示审判,说明这时两个见证人是处于审判的时代。今天是恩典时代,信徒不是“穿着毛衣”,也不是披上忧伤的灵,乃是穿上赞美和喜乐的衣服。这是恩典和庆禧的年代!“毛衣”指明了时代的变迁,这时恩典时代已过,审判的日子已经来到了。毛衣也正好与以利亚的装扮吻合,“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王下1:8〉。
11:4
他们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两棵橄榄树”是指谁?
圣经第一次讲到两棵橄榄树和金灯台,是在撒迦利亚书第四章:“我看见了一个纯金的灯台
….
旁边有两棵橄榄树
….
我又问天使说:这灯台左右的两棵橄榄树,是什么意思?第二次问他说:这两根橄榄枝,在两个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边,是什么意思?他对我说: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主啊,我不知道。他说:这是两个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身边。”
由此可以看出,“两棵橄榄树”是两个受膏者!以利亚和摩西两个都是受膏者,以利亚代表先知,摩西代表律法。
两个见证人“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是什么意思?
在教会时代,圣经没有用“世界之主”这句话。
亚伯拉罕为罗得向神代求时,说“审判全地的主”〈创18:25〉,这“全地的主”和“世界之主”,是同一句话。
当约书亚正要带以色列民过约旦河时,他说“看哪!普天下主的约柜必在你们前头过去,到约旦河里,因此你们就知道在你们中间有永生神。”这“普天下主”和“世界之主”,也是同一句称呼话。
〈亚4:14〉说“两个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边”的“站”字,是现在词,有特别意思。这两个见证人是‘正站在’神的面前!因为这时以利亚已经被带到天上,摩西已经从死里活过来,他们俩那时是在神的面前。
圣经里多处说到见证人,皆有两个,这是否原则?
圣经确是有最少两个见证人的原则:
由此看来:
(1)
神的一切工作都必有见证人
(2)
其中有两个特别的见证人,摩西和以利亚,出现在大灾难时期
撒迦利亚书的预言和启示录的预言,有那些吻合之处?
撒迦利亚书说到以下的预言,与启示录吻合:
(1)
两棵橄榄树,两个受膏者〈亚4:11,
14
〉
(2)
主掌王权〈亚6:13〉
(3)
耶路撒冷的复兴〈亚8:1-8〉
(4)
假牧人(敌基督)〈亚11:15-17〉
(5)
列国围困耶路撒冷(哈米吉多顿大战)〈亚12:1-4〉
(6)
神怎样对待他的子民以色列人
(7)
以色列人怎样接受基督为弥赛亚
(8)
仰望他们所扎的主,为主悲伤、愁苦〈亚12:10〉
(9)
以色列人的悔改,洗罪〈亚13章。
两个见证人的事工是什么?他们见证什么?
威廉讷卫尔(William R Newell)
这样形容两个见证人的事工:
报纸和广播电台大登这消息:两个先知出现在耶路撒冷,身穿毛衣,好像古时的以利亚,大声呼叫说审判临到!
随着他们的见证,耶路撒冷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紧张。他们见证什么呢?
(1)
说那被犹太人拒绝的耶稣,就是全地的主
(2)
指出世人的罪恶
(3)
见证刚过去和正发生的灾难,来自神的审判
(4)
警告更可怕的灾难将临到
(5)
揭穿敌基督的真面目
(6)
说耶路撒冷虽为圣城,但已沦为所多玛和埃及
(7)
说“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帖前2:15,
16
〉
两个见证人的出现,叫全世人都惊奇,就如当年以色列人对以利亚的事工感到惊奇一样。
很久以前,以利亚神秘般消失,摩西也神秘般消失,现在他俩又神秘般出现。他们责备敌基督国的邪恶,揭穿敌基督是撒但的工具,警告人不可与敌基督有任何关系。
他们这样传道,立即受到当权的敌基督的反对,但他俩以硬碰硬,宣称审判临到,就像当年摩西和以利亚的时代一样。
“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出来,烧灭仇敌;凡想要害他们的,都必这样被杀。这二人有权柄,在他们传道的日子,叫天闭塞不下雨;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启11:5-6〉
两个见证人的传道,相信的人多吗?
是有很多相信的,就是那些“其余的”人!
虽然这两个先知的见证,是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主要是对以色列人,但他们的信息却影响全世界。正当他们复活升天时,地大震动,因地震而死的有七千人,“其余的都恐惧,归荣耀给天上的神。”〈启11:12-13〉
〈启12:17〉也说到“其余的儿女
…
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
〈耶23:3-6〉说:“我要将我羊群中所余剩的,从我赶他们到的各国内,召聚出来,领他们归回本圈,他们也必生养众多
….
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
由此可以看出,是有“其余的”,或“所余剩的”,人数必不少。这些其余的,就是两个见证人的负担。
以利亚在旧约时如何呼吁以色列人归向神,现在他也发出同样的声音!他以前怎样求神降火〈王上18:38〉,现在他同样“有火从口中出来,烧灭仇敌。”
圣经旧约最后的一句话说:“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4:5-6〉
就像施洗约翰是预备基督第一次来的先锋,现在的以利亚和他的同伴摩西,再次来作使者,预备主的道。这也应验了主的话,施洗约翰被斩后,主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
门徒在黑门山看到主变形象时,也看到以利亚和摩西,他们明白同一位以利亚将来要来,复兴以色列的一切,完成神的计划。
11:5
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出来,烧灭仇敌。凡想要害他们的,都必这样被杀。
11:6
这二人有权柄,在他们传道的日子叫天闭塞不下雨,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
“叫天闭塞不下雨”,这是以利亚曾经行过的神迹。
“叫水变为血”,这是摩西曾经行过的神迹。
“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摩西在埃及法老王面前曾经用各样的灾祸,使法老王服从他的要求,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11:7
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那从无底坑里上来的兽必与他们交战,并且得胜,把他们杀了。
两个见证人何时开始作见证?何时被敌基督杀死?
启示录没有明说两个见证人何时开始作见证,但却清楚说他们被敌基督杀死是在第六号。他们“传道1260天”(即三年半),可知是在第六号之前就已经传道1260天了。所以,他们开始作见证,可能是在敌基督一显露不久后就开始了。
为什么神允许敌基督杀死两个见证人?
两个见证人所作的见证,已告一段落,神准备给世人一个神迹,来教训不信的世人。神让两个先知被杀死,给敌基督短暂的胜利,但三天半后从死里复活,驾云升天。
可以这么说,两个见证人重演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升天。主耶稣在耶路撒冷受死,三天后复活,四十天显现,然后驾云升天;这两个见证人也一样在耶路撒冷被杀,三天半后复活,驾云升天。值得注意的是,这事都发生在耶路撒冷,“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启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