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融媒体平台“聚力百千万 邮爱惠荆楚”宣传专栏,详细报道恩施邮政围绕“原汁、原味、原产地”,充分发挥“四流合一”优势,大力推进邮政农品基地建设,以基地模式搭建“致富路”,帮助乡村念好“致富经”。
“叔叔阿姨们,你们种的柑橘应该怎样往外寄啊?请抢答!”“送到村里的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邮政统一打包、打标签,免费提供包装箱,当天就能发走。”“回答正确!这是送您的小礼物。”2024年12月10日,在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西陵村,一场别开生面的邮政“乡村振兴村村行”活动吸引了当地村民参与。活动现场,邮政工作人员以互动的方式解读各项业务,以生动的案例科普“防诈秘籍”。同时,结合当地柑橘产业发展需要,为农户配送打包箱、肥料等必备物资。
农民富,乡村兴。去年5月份,巴东邮政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在全县打造了八条“致富邮路”,以季节性专线运营模式覆盖水果主产村社,并将邮路延伸至田间地头,让广大种植户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寄递,免去了往返奔波劳碌。西陵村邮路正是其中的一条。
随着村级寄递站点的逐步升级,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方便与实惠。谈及与巴东邮政的合作,西陵村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站主汪运翠感慨良多:“通过代理邮政的服务与产品,让我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从一个简陋的乡村日杂店,到现如今产品丰富、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网点,自己也从破旧的住房搬进了三层楼房。邮政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无独有偶,雷家坪村柑橘种植户李伟同样尝到了与邮政合作的“甜头”。之前,他习惯于通过熟人介绍和经销商上门收购的方式来销售自家的柑橘,由于渠道不稳定,他经常遇到柑橘积压的情况。2024年以来,当地邮政工作人员主动与他联系,通过邮政自有的渠道为他“搭桥铺路”,也帮他打开了全新的销售思路。
如何帮助村民把当地的土特产品卖出去,这是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道必答题。巴东邮政综合复用人员力量,建立了农村电商运营团队,开通了抖音账号,并运用邮政自有邮乐网平台,开展“产地直播”“溯源直播”“云仓直播”,以多元化、场景化的销售模式将农户和消费市场连接起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据悉,自2024年11月下旬开始,巴东邮政常态化开展抖音、邮乐直播,帮助村民销售各类农产品73.2万元。
巴东县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的王芳,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邮政的助农主播。“在对农品直播之前,我们要严格选品,保证品质,因为每一场直播、每一件商品都代表了邮政的公信力。”王芳如是说。
邮政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据巴东农二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兆华介绍,当地邮政为企业提供了免费仓储、前置仓打包寄递、冷库保鲜、直播带货等必要支持。同时,使用邮政推出的“9元起寄全国”优惠寄产品,件均减少寄递成本1元以上,让企业省下“真金白银”,也让巴东柑橘销售更具价格优势。
东瀼口镇作为巴东县的“窗口镇”“花果园”,其柑橘产业远近闻名。据东瀼口镇党委副书记吴波介绍,在当地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邮政围绕百姓的“急难愁盼”,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帮助种植户解决了融资难、销售难、运输难等核心难题。
吴波口中的“经验做法”,就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全环节、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巴东分公司总经理李雄莺介绍,巴东邮政充分发挥政企协同、板块协同的优势,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围绕农村特色产业链打造“帮你寄”“帮你卖”“帮你贷”的“三帮”服务新模式,助力巴东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巴东的“经验”与“做法”,正是恩施邮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恩施邮政围绕“原汁、原味、原产地”,充分发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邮政农品基地建设,以基地模式搭建“致富路”,帮助乡村念好“致富经”。目前,全州已建成全国级基地2个、省级区域基地6个,15家供应商覆盖全州8个县市,产品涵盖茶叶、大米、腊味、禽蛋、蜂蜜、果蔬等近200款,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农品2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