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季老湿和他的小伙伴们
N个丑房改造的真实案例纪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季老湿和他的小伙伴们

刘策:租赁蛋糕为什么看起来大却啃不动?主要有三大难点还没有解决

季老湿和他的小伙伴们  · 公众号  ·  · 2018-04-06 21:10

正文


文/刘策


租赁市场蛋糕看起来很大,但为什么这么难啃呢?


如果把吃租赁市场这块蛋糕比喻成开汽车的话 ,除了市场本身不成熟路况差发动机不好之外,还需要三大条件:金融、供应链和好的司机。


金融就像燃油,油量不够自然跑不远;供应链就像轮胎,轮胎质量不行,容易爆胎掉链子;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司机,要是没有好的驾校培养好司机,车再好也开不好,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接下来,笔者从这三个维度分别进行剖析:


一、金融就像燃油,油量不够自然跑不远


租赁市场与一般的行业不一样的是,它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持有不消说,就是包租,所需资金也是惊人的,按照一间房装修等综合成本10万一间算的话,1000间就是一个亿,也就5栋楼的功夫就花完了


而这么多钱哪里来呢?


首先,是股本,这主要靠风险投资,但是目前能够获得亿元级投资的屈指可数,而且对于租赁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很多投资人在租赁行业也是望洋兴叹,太烧钱了。


其次,就是外部融资。之前租赁融资是非常难的,因为重资产模式玩不通,而如果轻资产,缺少资产抵押也很难从银行融到钱,如果是靠租约抵押信用贷,利息非常高,资信好的也要12%以上,一般的可能都到18%-20%了,而公寓这几年进入者多,拿房竞争激烈,所以利润空间并不大,不融资就现金流断掉死掉了,融资了也赚不到钱或者死的晚一点。


当然现在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第一个, 就是像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大机构正在大力开拓租赁市场,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利率只有6%左右,甚至开始介入到最前端成立租赁住房收购基金去收购资产 ,现在覆盖面还有限,但接下来会逐步扩大。之前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对象还是开发商,而现在国家对房地产贷款持收紧态度,租赁也成了金融机构资金的一个新的出口。



第二个,就是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租赁REITs的发展,目前像新派、保利、旭辉都成功发行了租赁REITs,但是受制于合格的满足收益条件的基础资产并不多,所以预计整体规模还有限。


二、供应链就像轮胎,轮胎不行就容易爆胎掉链子


当前,针对开发商的供应链体系和针对租赁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形成鲜明反差。围绕开发商服务的供应商体系非常成熟,总包单位、设计单位、咨询机构等都能够提供标准化的高质量的服务,而对于租赁企业这块,目前供应商体系还正在建设完善中。


第一个,像设计单位,过去设计单位都主要是为开发商服务,但现在像租赁这种小空间,围绕生活场景该如何设计,鲜有单位精通。目前这块也仍然薄弱。


第二个,像技术平台,比如像蘑菇、房总管这类信息平台,像明源云这类SAAS供应商。


第二个,就是家居家电这块,之前这块没有专门针对租赁领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厂商,所以租赁企业基本就靠拼装,效率很低,成本也比较高,而这两年围绕智能家居,智能门锁等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发展很快。像国内家电龙头海尔看中了租购并举下租赁行业发展潜力,果断切入租赁市场,提供基于租赁的整体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行业供应链整体水平,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3月10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期间,海尔发布智慧生活共享战略,提出未来租客住的不是“公寓”而是“家”,致力于打造行业第一的成套智能家居共享运营平台,为租客打造美好生活体验。海尔提出的这次智慧生活共享战略在我看来有两大亮点:


第一,定义场景,占据场景。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大客户总经理刘刚在会上发布了海尔智慧家庭全场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 这个方案把空间分解为厨房、卧室等4个持续迭代的物理空间和全屋空气、全屋安防等7大全屋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定制化成套方案 ,独家实现智慧生活全场景、定制化、智慧成套、一站式服务,破解行业难互通、不主动、未成套、服务碎片四大难题。



第二,链接资源,打造生态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住房租赁行业总经理何卫提出,海尔将链接家电、家具、家居、安防、健康等供应链资源,以及证券基金、银行等金融资源,实现共享用户资源、场景资源和渠道资源。 全面打通前端资源到后端服务,形成完整的生态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降低公寓装修运营成本,又能打造品牌,实现真正的轻资本运作,帮助品牌迅速扩张


三、最根本的还是司机,要是没有好的驾校培养好司机,车再好也开不好,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目前租赁行业发展人才非常稀缺,尤其是好的店长,当然这本身有公寓行业利润不高,所以对人才吸引力还不够的原因,另外,在人才培养和供给维度也是存在缺陷,比如在基础人才这块,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公寓委员会穆林教授的估计,目前公寓接下来这三年行业人才缺口就几十万,而目前全国所有的高校还没有开通公寓专业,这块在前端就存在结构性短缺。


而在高端人才培养这块,由于租赁本身是个新行业,目前行业高管基本都是开发商高管或者酒店高管转过来的,行业还缺少规模化的可复制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行业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就像驾校,为行业培养好司机。

主要有三大玩法:


第一个玩法就是投资孵化模式 。主要聚拢创始人资源,寻求投资孵化,构建地产生态链。像明源地产研究院的地产生态创业营就属于此类,整合了行业专家、投资机构、创始人等资源,致力于挖掘地产生态链的独角兽。


第二个玩法就是服务模式 。以线下服务为主,聚焦研究、咨询、培训。像房东东全教授就是这个模式。


第三个玩法就是平台模式 。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内容平台,像空间研习社陈敏兄的新空间成长营。像新空间成长营这类内容平台,总结其关键点其实核心就是几个方面:


第一个,整合大咖资源 。像新空间成长营以推动行业发展,培育新空间人才作为精神感召力量,整合了毛大庆、金飞豹、许莉、王戈宏、张鹏、俞挺、全林、潘勇堂、黄章林、路应刚等5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媒体大咖过来义务支持,这一点很牛逼,不得不佩服。笔者也受感召,加入了专家组,将与行业大咖和学员一起切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