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系列电影中,有这样一些台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哪吒的母亲对哪吒说:“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敖丙的父亲对敖丙说:“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其实,成见是可以打破的。打破成见的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中。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议论文事例支撑示范)
苏炳添便是主动打破成见的典范。在田径赛场上,长久以来,亚洲人在短跑项目上被贴上“先天不足”的标签,舆论普遍认为黄种人很难在短距离竞赛中与欧美选手抗衡,这一观点成为禁锢亚洲短跑运动员的成见。然而,苏炳添没有屈服于这种偏见。他主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科学训练方法,大胆改进跑步技术,从起跑姿势到步幅频率,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训练中,他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即便遭遇伤病挫折也从未放弃。最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功闯入决赛,让全世界看到了亚洲速度。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拼搏精神,打破了世人对亚洲人短跑能力的成见,证明了只要主动作为,就能够突破限制,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① 刚升入初中,我就被同学们当成了 “体育困难户”。上体育课跑步时,我总是落在队伍的最后面,体能测试的成绩也惨不忍睹。同学们课间谈论体育赛事,我只能默默听着,因为自己的体育表现,大家都觉得我对运动一窍不通,甚至还开玩笑说我是“运动绝缘体”。
② 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即将来临,每个班级都要选派选手参加各项比赛。我所在的班级在短跑项目上缺人,体育委员看着报名单,愁眉苦脸。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冲动,鬼使神差地举起了手,说:“我想试试100米短跑。”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有同学忍不住说:“你跑那么慢,去参加比赛,不是给咱们班丢人吗?”那一刻,我的脸涨得通红,但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家刮目相看。
③ 从那一天起,我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清晨,天还没亮,我就来到操场,沿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一开始,没跑几步我就气喘吁吁,脚步也越来越沉重,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晚上写完作业,我还会在小区的空地上练习起跑和冲刺。为了纠正跑步姿势,我在网上搜索各种教学视频,一帧一帧地模仿学习。妈妈看到我如此拼命,心疼地说:“别太累着自己,尽力就好。”我却坚定地回答:“我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