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薛和畅 留言说:
钱哥,我96年的北漂应届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很迷茫,面试面得都烦了,想干互联网,其他的说实话也不知道自己想从事哪个岗位,不懂代码。求给些建议啊,哪个行业公司有前景啊?刚毕业月薪过万现实不?
薛同学你好啊~
我刚工作时觉得公司里的85后都老,心态老,长得也老。
后来公司开始出现95后同事,我想,自己在他们眼里,也是这德行吧...
这两年猪饲料、毒鸡汤吃得有点儿多,也偶尔迷茫,但我自认为处理得还不错。
因为站在当下看刚毕业时的迷茫,真的有些多余。几年后回头看现在的烦恼,应该也是杞人忧天。
既然如此,别闹心,北京比老家好,来了就认真玩儿。
说回找工作,互联网公司,技术岗你干不了,还可以试试产品类、市场类、运营类的岗位。
我觉得最有前景的是「运营」岗
,也很适合你,这类岗位要求相对低很多。
如果你做得还不错,跳一次槽,第二份工作月薪过万还是很可期的。
未来互联网行业会越来越重视运营的价值,这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早期是工具优先,产品岗很吃香,行业需要一群人来设计产品解决具体需求。
所以工具类产品最先抓住了互联网红利—浏览器、输入法、地图导航、安全管家、通讯工具、交易撮合...
产品有了,市场开始跑马圈地,大肆投放,一线城市饱和后,渠道下沉做二三四线城市...
当大部分需求都被解决,大部分市场都被占领,窗口期关闭,产品岗没那么重要了,市场岗终究是花钱的,一旦砍预算,发挥空间也很有限。
运营会愈发受到公司的重视,
互联网深耕阶段需要运营
。
很多互联网产品的「社区」属性越来越强—
拉勾猎聘是找工作社区、知乎是有趣知识社区、雪球是炒股讨论社区、网易严选是新中产消费升级社区、汽车之家是车友社区、豆瓣是文艺青年灵魂交流社区、A站B站是二次元社区,快手抖音是草根自我展示社区、淘宝是万能商品交易社区...
赋予社区生命,定义社区的,只能是运营岗位。
运营决定了一个社区的基调,通过UGC和PGC机制把社区填满;
维护社区和KOL、网红们的关系,保证他们不流失,激励他们有动力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内容;
如何保证流量分配,设定怎样的算法规则让社区内的流量更公平,如何稳定头部内容,如何发掘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并加以扶持;
如何吸引更多的新用户,用户来了如何提高粘性,刺激社区内的消费...
运营越来越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根本驱动力。
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活动策划... 也许你的第一份工作只是微不足道的运营岗位,可能只负责社区里的小板块,或者打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
但运营岗位战术打法之丰富,足够用整个职业生涯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