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侦探君被圈内一个趣闻给笑哭。
话说,有一
老员工,和老东家互相把彼此告上了法庭
。老员工要到了老东家扣过的3万工资,老东家追回了已经发给老员工的11.58万元奖金。
为了这十几万,
双方一来一往就打了5场官司
。事情到这一步恐怕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了。毕竟都不是差钱的人。
这老员工名叫倪进,他的老东家就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证券”),倪进曾在该公司做航天通信再融资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2016年7月,倪进从中信建投证券离职。仔细算算,自2006年8月9日至2016年6月30日,
倪进在中信建投证券工作了近10年
。
而且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在倪进和中信建投证券这场你来我往的互撕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5月26日,倪进申请劳动仲裁。
也就是说,一个10年的老员工离职快一年了,突然和老东家诉诸法庭。究竟怎么回事,侦探君通过
5场官司5份文书给吃瓜群众们还原一下始末
。
这得先从6年前的一份忠诚奖开始。
2013年,倪进还在中信建投证券任职,
中信建投证券授予了倪进2013年度额度为20万元的忠诚奖金
。
双方的导火索就此埋下。
一般来说,
忠诚奖属于公司董事会设立的额外奖励,不与业绩挂钩,是员工未来一定时间内继续为公司服务的一种附条件的奖励
。
据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该忠诚奖是激励和稳定人才用的,只针对那些对公司具有特殊效用和提供相对贡献的高职级人员发放。员工获得该奖时都会签订忠诚奖信托计划承诺书及员工承诺书。
重要的是,
该奖有三年锁定期,也就是说从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结束,倪进才能拿到这20万
。
谁知,倪进没有等到三年锁定期结束,还差6个月就提前离职走人了。不过,当时,双方也没闹出什么事体。
本应从此你走你的康庄大道,我过我的独木小桥。虽说都在一个圈里混,但到底交集少了些。
坏就坏在2017年1月11日,这个三条光棍的日子,发放忠诚奖的员工一手抖,把一份交完税后的11.58万元忠诚奖委托中信信托公司汇入了倪进银行账户里
。
于是,中信建投证券多次派人向倪进催要这“误进”了他口袋的11.58万。不过,倪进表示这是自己应得的,并未归还。
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不知是谁先放了狠话,顺带牵出了一桩旧事。
据裁判文书网显示,这件事公开闹起来是2017年5月26日。倪进曾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中信建投证券支付曾经扣掉的一个月工资3.29万元。
原来,
倪进任职中信建投证券的时候,曾是航天通信再融资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2014年5月,浙江证监局发现航天通信再融资募投项目存在虚假交易、代理业务确认收入有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倪进因为“未能尽职”被约监管谈话。2015年5月,中信建投证券也对此事问责,扣了倪进当月的工资。
于是,
倪进状告中信建投证券要工资,双方打了两场官司。中信建投证券状告倪进要奖金,双方又打了三场官司
。
旧怨又添新仇,双方就在这两桩官司之间告来告去,打了1年多。
最终,中信建投证券给倪进3.29万元,倪进把11.58万元还给中信建投证券。
想捞个大的,还吃不下,想扣个小的,还得吐出来。算上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场官司谁也没捞到好处,估计还赔进去不少,令人哭笑不得。
说起来,中信建投证券(6066.HK,601066.SH)是一家同时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公司。
2017年,中信建投证券总资产2059亿元,行业排名第10;管理的资产规模达6573.84亿元,行业第7,在业内算得上是头部企业了。
而且和同行相比,中信建投证券薪酬向来不错,工资高、奖金多。江湖一直有传闻中信建投证券“薪酬超越99%券商”,有“99司”的称号。
中信建投证券在A股上市时,招股书曾披露,2015年至2016年公司平均工资为58万元、72万元,比当时北京地区同行业平均工资高出24%和92%。
前几年有消息传出,中信建投证券不少员工光年终奖就有600多万。
年终奖一向是行业内人才流动的指向标
。不少人听闻这个消息,估计心都动了一下。但据其内部高管透露,奖金不少,但拿到手的不到三分之一。
原来,公司VP级别以上的员工年终奖被切割成“激励奖金和忠诚奖金”,激励奖当年兑现,忠诚奖则是工作三年后兑现,占奖金的三分之二。
这个忠诚奖就是引发上文一系列纠纷的来源。
忠诚奖,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了让“人才”一心一意留在公司,一般针对的就是高管或者是对公司有“贡献”的人
。
直白点就是,“你在我这干满期限之后,我会给你一笔钱,但这笔钱得先存在我这儿。”
有人说,金融圈水深钱多,主要就是拉人、挖人、抢人,人才竞争分外激烈。
小券商能弯道超车全靠此道。因此,为了稳定人员,尤其是有“潜力”的员工,各大企业“留人”的花招可不少。
首先就是激励制度,向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倾斜。比如,某券商制定“662”奖金分配比例。
大体就是投行业务项目中,承揽、承销、承做的员工按照6:2:2的比例分配项目奖励
。
相比较工作量大、人数多的承销、承做工作组,反而人少、有人脉、有背景的
承揽人员能分到更多奖励
。
其次,
业内还有一种“留人”形式也比较常见,那就是年终奖递延,硬生生把“年终奖”变成了“年中奖”
。
2018年5月,兴业证券发布了《绩效奖励递延管理办法》。所有员工绩效奖励根据岗位递延10%-30%。其中,中层及业务部门员工年终奖的15%被递延至未来三年发放。
为了防止员工跳槽,真是敢冒大不韪啊。
为了防止员工跳槽到同业机构,金融圈的公司还有各种竞业限制条款。
比如,限制离职员工不能到特定的同业机构任职,或者有长达一年的脱密期。
之前,招商银行有一个80后女职员,跳槽后被认为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招商银行向其索赔247万。
关键是吧,这个女职员就是个一般工作人员……
很多网友都吐槽,有很多公司都有这种竞业限制条款,不签不能上岗,签了可能后悔
。
某种意义上条件更加“苛刻”,要求
离职后返还并赔偿的忠诚奖
,也属于变种的竞业限制合同。
不过,即使这样也架不住跳槽的。上述签了三年期忠诚奖的倪进,辞职后就去了长城国瑞证券。
老球迷都知道,在球界也有忠诚奖一说。当初“瑞典神塔”伊布为了原球队390万英镑的忠诚奖金,推迟了与曼联俱乐部的合约。
可见,用一大笔奖金把人才圈住个几年,是职场常见的招数之一。不过这里面也埋着不少雷,使用需谨慎,一不小心就会像中信建投证券这样闹上法庭。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是时候找个新对象了。
各位小伙伴还见过企业“圈人”其他鬼怪招数吗?评论中聊聊。
吃了汤圆 才算圆满
颗颗饱满 软糯香甜
侦探君准备的优惠券一定记得领取哦~
领取优惠券后,点击立即使用,进入侦藏小馆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