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据财政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税收收入为91629亿元,同比增长14.4%;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为418961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如果直接将上述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税收收入增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比对,似乎可以得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7.6个百分点的结论,从而可以印证上述学者“没有减税”的看法。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工作的基本规则,
即比较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统计口径,不能把口径不同的数据直接比较,否则无法得出科学的结果和合理的结论
。
在上述统计数据中,财政部公布的税收收入增速是按照现价计算的,即包括了价格上涨的因素;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即不包括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然上述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计算口径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根据2017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结果,
当年上半年我国的GDP为381490亿元
。按照现价计算,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同比增长为9.8%(418961亿元÷381490亿元=9.8%)。由此可见,如果都按照现价计算,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差距,将会明显小于按照现价计算的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与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的差距。
至于为什么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通过分析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情况可知,上述税收增收主要来自经济增长,包括市场主体(纳税人)大量增多带来了税收的增加,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内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和进口环节税收的大幅度增长,企业利润、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上述税收的增长中都包括了价格上涨的因素;政府采取的减税降费措施有利于减轻企业、个人的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增加税收;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和税收征收管理加强等因素对于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从GDP的构成来看,并非全部GDP都会直接提供税收,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同产业对税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第一产业直接提供的税收很少(特别是农业),第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比较多(特别是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有些税收与GDP并没有直接关系,如进口环节征收的大量税收。所以,不宜认为一国税收收入的增减一定与该国GDP的增减同步。
此外,可以预计,从今年7月至年底,随着一些已经出台和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的陆续实施、发力(如增值税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下调、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扩大、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等),应该会进一步减缓税收收入的增速,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差距也会适当缩小。
从今年6月的情况看,当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国内增值税收入的增幅只有5.3%,可见增幅已经明显下降。
顺便说一句,近年来中国强调税收法定,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税收增减或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或由国务院、财税部门和省级政府依法决定,不可能财税部门随意决定。至于某些越权减免税、增税和变相减免税、增税的做法,则应当依法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