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对父母都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所以才会有上面说的这种种纠结。
曾经有一个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当时孕周只有 30 周,在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还是很高,控制不理想,因为肾脏受到影响,体内大量蛋白从小便里流失,使得两条腿水肿的像是象腿。
更严重的是,因为疾病的原因,胎儿脐带血流阻力非常高,这意味着继续妊娠下去,胎儿将处于慢性缺氧的状态,甚至随时可能死亡。
临床上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无论是从大人的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角度,都应该建议孕妇终止妊娠了。
但是,孕周实在太小,怀孕刚刚 7 个月,而且由于疾病的原因,胎儿的实际大小比相应孕周还要更小一些。
所以,在告诉孕妇和家属我们建议终止妊娠之后,我又告诉了他们关于早产儿的一些可能的风险。
比如出生之后新生儿呼吸的问题,消化道的问题,感染的问题,将来神经发育的问题,等等。
听了我的话,孕妇和家属商量过之后告诉我,他们打算放弃孩子,把这个孩子打掉,因为他们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要面临这么多的风险,要去闯这么多难关。
「但是,这个孩子已经 30 周了啊,他已经是一个人了,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把他打掉。」听了孕妇的决定之后,我告诉她。
「可是医生,您刚才也说过了,孩子生出来之后,要面临很多的风险啊,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无论对这个孩子还是对我们这个家庭,这都是一个负担啊。」孕妇说出了她的顾虑——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的顾虑,换作是我也一样。
「但是,你这次怀孕得了重度子痫前期,预示着下次怀孕再次得这个疾病的风险要明显增高。而且,这次发病的孕周越早,下次再发的风险越大。
像你这样在 30 周就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情况,那么下次怀孕再次发生的几率大约 40%。
那么,如果下次怀孕又是这样,该怎么办?还是打掉吗?那如果第三次又发生了呢?随着年龄的增大,你要承受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到时候怎么办?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会不会也要对这个家庭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呢?」
「或许你会想,要是下次我运气好一点呢,毕竟超过 50% 的几率不会再发了嘛。
但是,就算没有得这种疾病,你能保证整个孕期不得其他的疾病吗?能保证怀孕期间肯定不受到任何外界可能的致畸影响吗?
就算整个孕期都非常顺利,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分娩过程也很顺利,你能保证孩子生下来之后就一定不会得任何疾病吗?
怀孕不过才 9 个月的时间,这其中都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将来你的孩子要生活的时间岂止 9 个月,岂止 9 年,甚至你希望他活 90 年,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能保证不会有任何风险吗?
就算他能保证绝对身体健康,那你是不是也要担心他的学业,他的工作,他将来的家庭呢?
所以说,当你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冒险了,是你在冒险,同时也是让这个孩子来这个世界上冒险,让整个家庭冒险。
如果你不想承受一丁点的风险,那么就真的先不要生孩子。而如果你确定想要生个孩子,那么就应该做好迎接各种风险的准备。
面对风险的时候,应该理性的权衡利弊做出选择,而不是简单的逃避风险。因为逃避风险这件事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后来,经过沟通,孕妇和她的家人最终接受了医生的建议,经过剖宫产分娩了一个 1000g 的宝宝,并且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个病例的最终结局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到这里的各位,
你在怀孕之前,甚至在备孕之前,是不是真的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了呢?
我知道很多人是有所准备的,他们从过来人那里得知,当这个新的家庭成员到来的时候,他们过去的闲适生活可能将一去不回。
尤其是做为母亲,本来她也想去逛逛街买买衣服,想去读读小说看看电视剧,想去听听歌画幅画;但是,一旦生了孩子,这些就全都变成了一堆尿不湿。
过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二人世界,将完全被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混乱生活所代替。
这样的准备,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而且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他们认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但是,你是否进一步想过,即使你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可能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将来一定健康;不要说孩子的将来了,就是怀孕生孩子这短暂的 9 个月,可能都不能保证顺顺利利。
这样的准备,你是不是也已经做好了呢?
就像开头的那些问题一样,很多人一旦意识到某种风险,马上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要放弃这个孩子?
可是,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风险一直存在。你的周围充满了各种细菌和病毒,可能某个你路过的地方正在释放某种毒素,只是这些你都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医学上发现,不管你如何预防,胚胎总有 3% 的畸形率,或许在受精卵分裂伊始,一次偶然的基因复制错误,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所以,临床上把这个 3%称为背景致畸率——一个只要怀孕,就难以逃避的概率。
而如果你关注的视野不仅仅是腹中胎儿,而是这个孩子更远的将来,即使他出生时正常,到出生后同样也是有各种风险的——要冒将来生病的风险,要冒打架受伤的风险,要冒学无所成的风险,将来还要冒事业失败、家庭破裂的风险。
我们被自己的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冒险,然后再把这样的冒险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自己活到这么大,也没碰上什么大的问题嘛。
那是自然,因为如果某一个风险真的实现了,可能你就没有机会再有这样的思考了——现在每个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经典的「幸存者偏差」。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不知道哪里会有地震,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新的病毒流行——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风险」。而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的。
大家不愿意去冒险,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倾家荡产到赌城去试试运气;当你不知道这支股票前景的时候,就选择暂时观望;当你听说明天可能会有暴风雨的时候,你会选择待在家里不出门。
但是,有些风险,却是你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承受的,比如说生孩子——当你决定要生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冒险了。
一旦怀孕分娩,你将没有机会逃避。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孕妇本来为了「逃避」风险,打算选择放弃胎儿;但实际上,这样的逃避也让她处于另一种风险之中——那就是,将来她可能没有孩子,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想要孩子的家庭来说,同样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所以,一旦做出「生个孩子」的决定,你就让自己和这个家庭处于一种「风险」之中,在这里,你只能选择,无法逃避。
我们再来看开头提到的关于宝宝健康的那些问题:这些让准父母纠结的问题,确实使孩子所处风险增大了一点,但是,就像我在《从孕期用药说起》里提到的,当你考察的再全面一点时,这个风险可能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虽然老公没有戒烟戒酒,虽然拍了胸片或者不小心感冒了,胎儿出现问题的风险增大了,但是毕竟这个结局还没有发生,既然已经怀孕了,那么不妨继续下去,因为你也没法保证,即使这次放弃了这个胎儿,下次怀孕就一定不会发生任何意料之外的事。
只有已经确实发生的事情,才能作为做决策的依据;而还没有发生的「风险」,只能用来比较和权衡。
所以,在临床上,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胎儿受到影响,或者已经出现了问题,否则都不会从医学角度建议孕妇终止妊娠的。这个权利在孕妇手里,而当你在做决定的时候,也请考虑得再全面些。
这里倒不是说反正都有这么多风险了,那么怀孕也就不用检查了,一切都听天由命呗。
孕期的检查,医学上的处理,虽然无法做到「确保安全」,但是努力做到,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这里对于风险的强调,是为了提醒各位,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单纯的因为要「避免风险」而做出某种选择,因为这种「避免风险」可能把你带入另外的风险之中,这个另外的风险可能比你正在面对的风险更大,而你却忽略了。
要知道,生育孩子的风险是没办法完全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在各种风险当中,选择风险最小获益最大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