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了数据的人,同时也掌握了数据霸权。”
2014年,以色列历史学家
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了著名的
《人类简史》
,讲述了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间,人类如何能从猿类走入文明社会。2016年,赫拉利又出版了
《未来简史》
,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思考了千百年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2018年,
赫拉利新作品《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出版,这本书试图触摸当代世界的脉搏,讨论了
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21个重大议题
,涉及政治,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恐怖主义,宗教,文化演变,战争,民族,教育等等领域。以庖丁解牛般的手法,完整地展现了赫拉利眼中的21世纪人类社会图景。
柴柴在第一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并制作了解读视频。
视频
版
↓↓
看完视频请注意
文末福利
↓↓
↑↑
一定记得要看
文末福利
哦
↑↑
在尤瓦尔·赫拉利看来,21世纪的的一个核心主题是:
大数据将彻底颠覆人类的生活方式。掌握了数据的人,也同时掌握了一种“数据霸权”。
让我们先从人类自身开始说起。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类的主流价值观是
“自由主义”
,认为“人要追随自己内心的选择。”
但是最近的人脑科学研究显示,人类的种种感受既不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灵性,也不代表“自由意志”。
快乐,嫉妒,愤怒,悲伤等“感受”,只是
哺乳动物都有的生化机制而已。
而英国是否脱欧,她和他谁当总统,这些所谓的观点也并不源于“自由意志”,只是几百万个神经元在计算着
生存和繁殖的可能性
时,所“涌现”出一些“想法”而已。
人类“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脑信息输入能力有限,逻辑处理能力不强,容易被不相干因素干扰,得出结论也很盲目。
人很容易被煽动,被灌输想法,并且还会真的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
人类曾经以为,互联网技术会掀起新的“启蒙运动”。但信息的通道被打通的同时,潘多拉魔盒也被打开,人们又陷入了
假信息的漩涡
。
信息变多了,盲目却没能变少。
赫拉利阐述完这个观点后,就该让大数据出场了。
今天的人类,在努力寻找
一种解决方案,希望它比我们自己更知道“我需要什么”
,更能帮助我们做出最有利的选择。这种方案,就是大数据。
今天的互联网服务,已经进入
“兴趣推荐”
时代。尽管人们在嘴上说着:“这不是我喜欢的内容”,但身体都是诚实的:
数据显示,资讯、社交、电商等等软件,只要采取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荐机制,用户的点击数,使用时长,都会有大幅提升。
——大数据对生活的渗透还远不仅如此,它甚至可以
接管你的思考过程,你所要做的只是等待结果。
在未来,大数据完全可以通过分析人的行为习惯和偏好,来告诉一位英国人如何在脱欧公投中投票;也可以告诉一位高三学生,在填志愿时到底应该选择学法律还是经济;
而赫拉利眼中的大数据时代,甚至比这
更具想象力
。辅以其他技术的加成,大数据能做的事情还可以更深远。
比如结合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就可以
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物统计数据流
,早在人体感知到异样之前,就找到病毒或者癌细胞的动向。
赫拉利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在抽烟的人,可能会突然收到自己体内生物传感器的报告:“刚刚在你左肺部检测到17个癌细胞。”如果想消灭它们,就需要遵循人工智能给你的布置的防治措施。
由于掌握着每个人的体质,DNA特性,经历,习惯等资料,
大数据就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的健康保护方案。
逐渐地,
人们会不由分说地相信大数据,即便你看不懂它。
因为事实证明,它总会比我们自己做选择更好。
人类社会因此会进入到赫拉利所预测的
“数字独裁”
状态:
大数据像一个“黑箱“,你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你只会乖乖地照着它的建议做。
但是这个黑箱之中的代码,又埋藏着怎样巨大的利益?存在着怎样复杂的博弈?我们不得而知。
它给你推荐的信息,商品,甚至人生选择,真的是最符合你利益的吗?还是最符合另一些人利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