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学习的两种方法
(原文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把握天、地、人事的规律,需要通过每天的不断学习来积累相关知识。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天、地、人事的规律,就需要每天不断地约束自己的欲望,减少自我的意识。
将自我的主观意识减少后再减少,一直减到融入于天、地、人事的法则中去。如此就可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容易成功。
获取王者的地位而统治天下者,就常常以此唯道是从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否则,如果离开天道的法则来以自我的意识行事,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成为众人领袖的。
第一节
“为学”与“为道”并不矛盾
上一章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圣人们怎么会有这种神通呢?
本章就是来讲这个问题的。
老子开头就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是把握、做、行的意思。
“学”字的甲骨文写作“ ”,双手持“爻”以教子的意思。“爻”是卦的基本单位,六爻组成一卦,六十四卦组成《易》。所以“学”字的本义应当是指学习以《易》有关的知识,而《易》是古人对天文、地理及人事规律的总结。
“益”即增加。
以此,
“为学日益”的意思就是说:把握天、地、人事的规律,需要通过每天的不断学习来积累相关知识。”
“道”字的本义是思考、思想。老子借用来表示推动世界得于运行、万物得于生长的那股力量和规律。
“损”即减少。
“为道日损”的意思是说: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天、地、人事的规律,就需要每天不断地约束自己的欲望,减少自我的意识。
我们在学习这一章时,不要将
“为学”与“为道”对立起来。不要以为“为道”所“损”的正是“为学”所“益”的。不要以为“为学”的“益”都是无用功,只有“为道”的“损”才是真理。相反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为学”在先,“为道”在后。只有把“为学”做好了,才可以在“为道”时不迷失方向。如果学没有做好,就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也就难于“为道”了。
这是我们学习此章时一定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原则。否则的话,如果想偷懒,不
“为学”而“为道”,不“益”而“损”,就“损”成傻瓜了。老子可是在传授“取天下”的大学问,而不是在教懒人的傻瓜功。傻瓜功是不需要教的,可以自学成材。
老子在前一章中说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为什么这么厉害啊?
正是通过
“为学而益”的不断学习,而对天地之道及人事的规律胸有成竹的原因。
如果说
“为学日益”是在“知其雄”、“知其白”,那么“为道日损”则是在“守其雌”、“守其黑”。
第二节
“取天下”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