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日这天写篇日志的习惯,是我从26岁的时候就开始坚持的,
不知不觉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2年时间。希望老的时候再看的时候,能记住更多美好的回忆。当然希望那时候QQ空间和微信公众号都还能正常浏览。
可能在我们看来腾讯这样的巨头公司永远不可能倒,QQ空间和公众号永远也不会关闭。但经过这几年,我不那么坚定了。记得在百度工作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能有后起的公司能取代BAT,但看看现在的百度,已经被很多互联网公司所超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互联网创业很好,给了很多年轻人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稍微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去年36岁的生日,让我挺难忘的,因为28推创始团队成员和28推公司小伙伴第一次给我录了个生日祝福视频。记得上个月在深圳沙龙的时候,我借禾葡兰的办公室,接受了“
波波来了
”的采访。最后李波问我,觉得这辈子最让我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我基本没有思索,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最难忘的就是做了28推,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个28推就是包含了28推创始团队和28推公司。
这几年因为工作,其实好几次过生日都没在重庆,这次也差点也出差了。因为这个月才去了深圳和厦门,所以好几个会议邀请我都婉拒了。我并不是很喜欢出差的人,一个月出差两次,基本就是我的极限,并且这个月底还是公司管理层年度出游,感觉在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其实之前已经忘记了是这个月过生,出差也没看时间,还好今年是在家里过。
平时写文章,感觉都必须有个主题,因此很多心里话没机会表达,而今天趁生日,并没特定的主题,因此可以自由发挥,给身边的朋友们说点心里话。
再说做28推公司的初衷
很多人都知道,我其实算一个很佛系的人,并没有太大的金钱欲望。当初决定做28推公司的时候,其实公众号业务一年还有稳定的收入,再坚持几年也没问题的。当初做28推公司,并没觉得能赚什么钱,只是觉得想重新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做公众号那几年,我感觉不是我自己,对工作很消极,对于身边的朋友也没产生太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长青会和28推创始团队,给予他们的价值输出越来越少。出去参加聚会,别人对我客气,也仅仅因为我以前做过新媒体培训,是某某大咖的老师。而不是因为28推本身,现在有多大的价值。
那个时候就在反思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所以后面就做了28推公司,才有接下来的4-6期的新媒体培训和28推精英会。因为能帮身边人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我也更加的自信。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看赚钱的多少,而是看能否互相成就。有一些大佬再有钱,他事业再成功,但如果无法产生交集,加上微信也不能成为朋友。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么现实。
就像以前28推做公益培训,可能曾经帮助了很多人,但如果28推不能继续输出价值,很多老学员也会把28推遗忘,真正能做到长久无条件的支持,太少太少了。
给公司同事的话
2011年回重庆后,我创业了4次。青叶网络是第一个公司,28推是最后一个公司,期间有两个公司时间比较短暂,就不提了。
青叶网络做得比最早,记得前3年都是居民楼办公,那时候工资给的也低,福利也少。最好的一次团建,就是有次年终的时候带公司小伙伴去金佛山滑雪吧。
现在回想那时候真的不懂创业,完全不会做公司管理,公司梯队没跟上,导致错过了很多行业红利期。当然因为那时候门槛低,做青叶网络也让我赚了第一桶金,但后继乏力。想下那时候因为给员工待遇低,因此对他们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导致团队完全没战斗力,有个别出众的也出去单干了。
因为做青叶网络躺过坑,让我做28推公司一开始就很注重团队这块。公司一来就租了高大上的5A甲级写字楼,租了500平的办公室,但直到现在公司也就30几个人,可想有多宽敞。一来就买社保,第一年就带全公司去泰国游。
当然硬件福利跟上了,对人的要求也会更高,如果不合适的我不会再勉强。我也更关心公司骨干员工的各种情况,从而判断他能否和公司长期走下去。记得在青叶的时候,工资最高的都没超过5000的,而现在的28推公司,成本最低的都不只5000。所以我一直觉得对28推公司现在的小伙伴是问心无愧,而对以前青叶的小伙伴,多少有点遗憾。
因为福利待遇跟上,加上个人管理跟上,还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28推公司这两年发展还不错。基本上我从0培养起来的骨干,也没有一个离职的,从而至少保证公司的一些老业务是比较稳定的,让我也轻松了很多。这一年很多兄弟公司的老板,还来问我怎么做的管理,如何做的绩效等等。
如图:今天看到小六妹的朋友圈,她对28推的公司文化应该是理解比较深刻的
在28推公司从来不喊口号,我也不会画饼,我都是给公司同事能看得到的东西。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像一个老板,有时候跟同事聊天,我会比较直接。我经常会私下问他们,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工资待遇?上升空间?学习机会?还是温馨的工作环境?
这一切可以说28推公司目前都具备,但能否得到更多,那就要看自己的努力。至于公司未来能走多远,更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我经常跟同事说的一句话,如果什么都需要我牟长青来才能搞定,我干嘛要想方设法给你们更好的待遇了。
28推公司中秋节合影
如果你觉得自己付出更大的价值,而公司没给你相应的回报,你想跳槽,我是能理解的。但我一直坚信,在28推公司,只要你能创造价值,公司会给与期待的回报更大,关键是不是真正由你创造的。
今年28推公司业绩比去年提升了30%左右,但年终奖是翻了2.5倍,公司愿意给更多,是希望能激励更多真正在努力的人,但绝对不能是吃大锅饭。但每个公司总会什么样的人都有,对于不愿意自我突破的人,你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能接受一层不变的待遇,我觉得也是OK的。毕竟站在金字塔的总是少数人,总得有人在下面当砖。
给精英会会员的话
其实每次沙龙前和沙龙后,我都会语重心长的给现场的参会者说自己的一些心里话。只是每次都是沙龙结束前的总结,往往说得更好一点,因为是我在沙龙现场坐了4个小时思考出来的。沙龙开始前的致辞,往往会比较官方一点,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28推精英会有3000多会员,真的太多了。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大部分会员,只能按我们的基础服务标准去对待。因为给的这点会费真不高,提供的基础服务,我觉得完全对得起这点会费了。
我在精英会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谁支持28推,我就支持谁。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支持,报个会员是支持?还是参加沙龙就是支持?在我看来这是你的个人需求,不叫支持(当然也有少数是没需求来支持的,但这是很少数的)。就像很多会员,加入精英会对接了很多业务赚钱的时候,想不到我们。但有一单业务合作不愉快的时候,就会埋怨。
12月厦门沙龙合影
在我看来什么是支持,初级的支持是分享个朋友圈,中级的支持是推荐朋友入会,高级的支持就是赞助我们的活动了。而28推也一直愿意给真正支持28推的会员给予更多额外的帮助。毕竟3000多个会员,不可能对每个会员都有额外的帮助,我们自然只能选择对28推有更多额外支持的会员。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最合理的。
我这人心一直很细,特别是对28推的活跃会员都比较关注,就像关注我的员工一样。我比较在意被28推特别照顾过的会员,后续对28推是否也有更多的支持。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是花钱进来的,获得了28推更多的曝光,是理所当然的。但他没反思想下,跟你花同样钱进来的还有3000人,为何别人没有获得更多的推荐和曝光了。对于我们来说,很多时候是可以选择的,只是我们希望能选择,真正懂得感恩的人。
28推对于很多精英会的会员,特别是做商务的会员,28推这个平台不光是个社群,更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商务,成为一个优秀的商务。不要觉得28推这样的平台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外面很多同样的付费社群,不一定有考虑商务的成长。28推为何要考虑的商务成长,因为我觉得我们要对这些商务背后的公司负责,背后的老板负责。因为其中不少老板,就是我的老朋友,我希望他们的人进入28推,能够给公司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给我牟长青的面子,勉强凑个人头。
我说话很直接,可能有的商务听着不爱听,毕竟我是在站在长老板的利益去考虑的,因为我也是老板。就像我之前做了个调查,28推是周五举报活动好,还是在周六举办活动好。同样的调查我放在商务为主的沙龙群的时候,90%都选择了星期五。但我放在全是老板的群里,100%都是选择的星期六。
这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区别,老板不希望占用工作日时间,员工希望能有更多时间过周末。但我心里很明白,最终买单的是老板,我自然要先考虑老板的选择,所以28推沙龙没特殊情况都还是在周六举行。很多公司搞活动很任性的选择在工作日,我一直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考虑的,是不希望公司自己员工加班吗?
给身边行业朋友的心里话
就像前面说的,我心很细。我一直很清楚,哪些是因为需求支持我,哪些是对28推是真心的支持。还有哪些是考虑当前的利益的。当然我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只是我觉得有时候,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只要大家还在这个行业,以后难免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如果我也只是个看当前的利益的人,当初就不可能成立28推创始团队,也不会做3期公益培训了。
每次说到要感谢的人,我总会想到黄志雄和谢匡华,可能因为28推成就了他们现在,但也因为他们的助力,让28推公司这两年发展得比较平稳。今天这里就不说更多的原因,以前的文章也说过多次了,懂的人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