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诺辉
改变生命的轨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 ·  3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 ·  3 天前  
江苏新闻  ·  江苏通报20款APP! ·  3 天前  
江苏新闻  ·  江苏通报20款APP!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诺辉

夫妻俩一个早癌一个晚期,医生:这些共同因素要避免!

诺辉  · 公众号  ·  · 2024-05-17 10:37

正文

“我的生活习惯很好,家里没有任何人得过癌,本身也没有一点症状 ,为什么一查就是癌?”
重庆71岁的陈阿姨说,确诊结肠癌的时候,自己和家人都接受不了。

“我儿子都哭了,因为我爱人之前就是结肠癌过世的。”

01
突然的腹痛

陈阿姨说, 爱人的肠癌是突然发现的,事前没有任何症状。

“他晚饭后打算去散步,结果人还没走下去,就抱着肚子就说痛得不行。”

陈阿姨马上给住在附近的弟弟打电话,喊他来帮忙,“刚好我那个侄儿在屋里,他们两个就把我爱人扶到了附二院。”

医生说这种突然的肚子痛,很可能是腹膜炎,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也没有太多处理办法,只能做个化验,然后挂水止痛,等到第二天一查, “是结肠癌,腹痛是肠梗阻引起的。”

当时陈阿姨站在手术室门外,看医生从里面端出一个小盆子,“肠子里的肉全死了,医生说给它冲洗都用了2000毫升的水,有四大瓶水那么多。”

那时爱人已经80岁,因为发现得晚,化疗价值不大,医生最后只给他开了药。“我们都没告诉他得了癌,我哄他吃药都会把上面的说明书撕掉。”

最后那几个月,他又发生了梗阻 ,”陈阿姨只好和爱人说了真相,“他是清明节那天走的, 从发现到走刚好一年左右。

02
没想到自己也会中招

陈阿姨说,爱人其实是有家族史的。“他二姐是结肠癌,哥哥是鼻咽癌,弟弟是胃癌。”

多项研究和meta分析指出, 有一级/二级亲属患肠癌的个体,其发生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 ~ 4.0倍 。一级亲属是指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二级亲属则是自己的叔、伯、姑、舅、姨。

“但我们屋头都没得过癌,所以我就没想过去检查,再加上之前胃出血医生怀疑我是胃癌,结果检查了都不是癌,所以我根本不相信我会得癌症。”

她说自己能早发现,全是偶然,“就是我姐姐有天晚上喊我过来,让我做一下检查,我就做了。”

查出阳性后,她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去照肠镜,一个礼拜后活检出来,医生告诉她: 是乙状结肠腺癌。

“我心态好得很,在医院做手术,同期有5个人,都住一个病房,我是最先出院的,一两个月就恢复了。”

该院消化内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宁波,胃肠肛肠外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王亚旭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早期肠癌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相比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早期消化道癌的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95%以上。

由于发现的及时,手术后医生建议陈阿姨做辅助化疗即可,“做了四次化疗之后,医生就喊我‘没必要吃药了’,今年刚好两年了,情况一直都很好。”

事后陈阿姨表示, 虽然自己不痛不痒也没有便血的情况,但一直都有便秘, 在家的时候两三天才能解,如果换个环境,两三天都可能解不出来。

“之前一直以为是年纪大了排便不好,现在很好,每天都要解。”

03
肠癌怎么早发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专家王良静主任医师提醒,除遗传易感性外, 肠癌确实有较显著的家庭聚集性,若不慎中招,亲人、同居住的家庭成员都应引起重视 。这是因为同在屋檐下的一家人,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差不大,以至于肠道环境和肠道菌群非常相似。

此外,通常认为 年龄超过40岁、肥胖、低体力活动、不良饮食(如红肉和精加工肉类、低纤维、低钙饮食)、饮酒及心理压力等 因素是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满足任意一条,就应该考虑做个预防性筛查。

肠癌筛查手段及频率:

1.免疫法便潜血检测: 利用人血红蛋白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进行检测,可克服传统化学法检测的不足,避免了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显著提升筛查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更适合用于人群筛查。

文献报道,免疫法便潜血检测诊断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和96%,但其检测进展期腺瘤、也就是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偏低,一般仅24%。

体检中心常用的便检用的就是这种,1年1次,一般认为,连续做2次成本效益最佳。

2.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采用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及粪便隐血这3种检测手段,综合分析4个靶点、31个位点,经算法综合评估受检者患肠癌和癌前病变的风险。前面提到的陈阿姨,做的就是这种。

其检测肠癌的灵敏度高于免疫法便潜血检测(95.5% vs 73.8%)。对于癌前病变(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也显著提高(63.5% vs 23.8%)。
癌前病变是肠癌发生前阶段,在这个阶段发现可以100%治愈,阻断肠癌发生。因此,6部肠癌防治国内外权威指南都推荐将其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推荐周期为3年1次或1年1次,居家检测,无创无痛。
3.肠镜: 结肠镜的前端带有摄像装置,进入大肠后,医生可以清晰地看见肠粘膜的微小病变,加上放大、染色、取检等功能,可以判定息肉的性质。

但由于其较差的顺应性(20% ~ 40%)及较高的成本,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将其作为所有初筛阳性者的后续确证检查。

结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内镜下进行癌前病变切除可以有效地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来源:

1.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上海方案(2023年版).中国癌症杂志

2.重医附二院.【重医二院党建】办实事丨呼气检测、肠镜免费做,消化道问题一次了解!宽仁惠民健康行动再出“大招”.  2021-04-0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