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头鹰教室
猫头鹰教室为小张聊科研发布课程与会议信息的专属账号,带来小张聊科研最新课程培训信息,并介绍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让您随时可以get到想参加的课程,也为学员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交流的港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猫头鹰教室

10+的文章也能发觉其中的思路架构?

猫头鹰教室  · 公众号  ·  · 2025-04-08 09: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家看文献多了后就会总结出一些发文章的套路,好像现在很多文章都是这个结构: “工具分子” + “功能分子” + “表型热点”

下面就展开说一下:

1. 工具分子

工具分子最好是比较新的分子热点 比如 mRNA 的修饰酶 ,比如 Ac4C 的修饰酶 NAT10 等、 m7G 的修饰酶 METTL1 等, m7G 的修饰酶 NSUN2 等;当然也不局限于 RNA 修饰,蛋白修饰酶也可以,比如蛋白棕榈酰化修饰酶 ZDHHC7 等、蛋白 SUMO 化修饰酶 SENP1 等;也可以向上游拓展,比如组蛋白的乳酸化、泛素化修饰,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找到对应的酶,这样的话逻辑链条就多了一个环节: 组蛋白的乳酸化 / 泛素化修饰酶等—— mRNA/ 蛋白修饰酶。

2. 功能分子

功能分子就是上一步的下游 mRNA 或者蛋白 同样的道理,这些 mRNA 或者蛋白一方面被第一步的 mRNA/ 蛋白修饰酶(以及更上一步的组蛋白的乳酸化 / 泛素化修饰酶等)所影响,另一方面要介导参与下游的表型热点,因此这个功能分子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通过上下两步来共同确定,比如 GPX4 之于铁死亡、 IRE1 α之于内质网应激、 PDL1 之于肿瘤免疫逃逸等。

3. 表型热点

这个地方大家最为熟悉了,比如线粒体自噬、内质网应激等,而这些热点都可以根据最新的主刊等文献报道确定。 因此当我们把这个要素确定下来后,就可以有模式的去筛选符合这样条件的思路了:

1 )我们可以从疾病的表达谱数据(如 RNA-Seq )数据着手,先筛选出可能的 1 工具分子 3 表型热点;

2 )验证 1 工具分子和 3 表型热点在疾病中的作用,并且需要进一步确认 1 工具分子对 3 表型热点的影响与 1 3 分别对疾病的影响相匹配;

3 )根据 1 工具分子下游进行组学研究,比如假如 1 影响的是 RNA 修饰,那就把 1 进行沉默、过表达然后进行对应的组学检测,并加上 RIP-Seq ,这样就可以初步筛选到下游的靶基因;然后探索下游靶基因 2 3 表型热点的关系,有了下游靶基因后进一步验证下游靶基因 A 3 表型热点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相关机制可以结合 A 的特性进行分析,以确定最终影响表型热点的功能分子 2 当然筛选出来的 A 也可能就是 2 )。

4 )这样把 1 2 3 都确定下来后,就可以完善整个研究内容了,从临床、细胞、动物和机制上进行完善, 最后形成一个 “工具分子” + “功能分子” + “表型热点” 的框架。

我发现符合这种研究模式的 10+ 文章(或者中科院一区)非常多,而且这种模式也非常适合国自然申请, 当然我们说这只是一种 “事后诸葛亮 的“研究范式”总结 ,并不代表研究之前就一定可以这么确定能做出来了, 而且最重要的选哪个分子、哪个热点以及科研里面最重要的科研风险——不确定性是没法避免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国自然申请书没法完全做出来的原因。

图片

科研合作,请扫码联系Alice: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