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医保局1月20日表示,近日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决定1月21日由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据东方网此前报道,在日前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
郑民华委员表示,药品集采对降低医保和患者负担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有患者和医生反映,一些药物的质量可能不稳定,存在“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等情况。随后,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和共鸣。
对此,国家医保部门高度重视,并将联合多部门赴上海专门听取相关意见建议、搜集相关问题线索,体现了接受监督的诚意和致力于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务实态度。
集采背景下,药物质量的稳定性,一头关乎患者权益乃至生命健康,一头关系到药物集采的社会认同度和政府公信力,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而来自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的反馈,之于进一步优化集采制度,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价值。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这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上带来的积极作用,可谓有目共睹。同时,药品集采节约的费用,也为国内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注入了新动力。但一段时间以来,从患者到医护人员,关于一些集采药物效果不佳、进口药难开等问题的反馈也客观存在。
事实上,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集采药物质量,更好满足患者和临床用药需求,包括上述提案及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已给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方向。如优化完善集采政策,改变单纯低价、熔断等机制,以价格、质量、成本、发展为导向,避免恶性竞争。这里面,强化对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就是一个关键。
客观来说,这方面已有严格的体系化措施。如此前相关部门就表示,对中选药品,药监部门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降价不降质”。但实践中,中选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质量和疗效,还需要多获取来自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实时反馈,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评估,并完善退出机制。
考虑到集采药物普及后,临床用药结构发生的变化,相关专家也建议,还有必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集采政策、合理用药原则等方面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具备配伍集采和原研药品替代联合等使用能力,并利用智能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医生合理用药。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不断完善与集采药物普及相适应的配套工作。
此外,还要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部分集采药物在临床上引发的疗效争议,可能也与医护人员和患者在药物使用上的选择空间缩小不无关系。
像过去一些原研药和仿制药能够并存、相互补充,往往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但如今,随着一些原研药被“挤出”,或不排除让一些集采药物的疗效偏差被放大。因此,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报销政策,在保障集采药物使用率的同时,也为原研药留下必要的空间,从而保障好患者用药的可选择性,同样值得重视。
总之,临床用药是一件高度专业化和复杂性的事情。集采药物加速普及,对临床和患者体验到底带来怎样的影响,就应在广泛听取一线专业意见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科学的评估。
无论如何,集采药物不断普及,有两点应该是不容动摇的共识。一是降低成本不应以降低药效为前提;二是给医患提供充分的用药选择空间,本身也是控制医疗负担的应有之义。
而药物集采作为一种降低医疗负担的积极行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地以制度优化来回应解决,就一定能实现医疗减负和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的双赢。这也是此番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将赴上海专门听取相关意见建议、搜集相关问题线索的意义所在。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