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米在湖南,做一份新媒体传播的工作。
她最近感觉到了瓶颈。
这不奇怪。一年时间,基本套路已经摸透,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断重复。重复又是激情最大的敌人,她还单身,想再战两年,所以有点不知所措。
我把阿文的方法推荐给了她。
让她去看看 Instagram、Tumblr、Youtube、Facebook 上那些达人和机构是如何做的。很多情况下,它们的方案更有创意,是开脑洞的不错途径。
她可以把一些好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方案中,完成一次迭代升级。
这种方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对标,也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就是见贤思齐。
02
前几天有朋友在公众号留言,说她准备创业,目标行业是美甲,想要比较稳妥地落地,问我有建议吗。
因为各种原因,接触过许多创业企划书。其基本逻辑无外乎:
第一,分析市场容量,明确行业周期。
从地域、人口、需求、购买力等角度模拟一个大致的年消费额度,中途可能间插着一些经济走势、科技变迁和政策环境分析。
↑ 行业分析
第二,分析对标企业,找到行业痛点。
说明这个行业的关键点,知道对标企业的生存现状,并发现做的不好的地方,这就是机会点,他人做不好的就是你可以施展拳脚的着力点。
↑ 对标企业情况
↑ 行业痛点
第三,给出自己方案,说明预算安排。
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做当地的***」(比如做本地的摩拜单车),然后在它的基础上简单升级,并参照对标的企业做预算,一份方案便成形。
↑ 成本估算
所以可以看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有微创新的跟随者」。
针对她的情况,不如就在当地找一家自己想要参考的美甲店,深入分析其运作模式,打探其盈利情况,并基于此来完成自己的店铺规划。
这最稳妥,也最简单有效。
03
在对标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看起来是「无人区」的局面,也就是无处可对。这一般的原因是只看到行业内的情况,而未把视角移到行业之外。
房地产行业这两年有个激励方法经常见诸报端,叫做员工跟投。
简单来说,就是让跟项目密切相关的人,也投一笔钱到项目上。这样,「公司的项目」变成了「自己的项目」,收益和风险共担,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便调动起来。
↑ 碧桂园的「同心共享」跟投
这个方法对经管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其实就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变形,更早时候是用在了基金、创投领域,其本质都一样,便自然而然引申过来。
所以,看似「无人区」,只是没有把格局打开。格局打开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像篇首李米的案例,把范围从国内移到国外;
一个则是像跟投,将范围从行业内转移到行业外。
04
回到自己。
我的工作内容是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研究分析工作。
在面临自己的成长困境时,最初的方法是对标其他地产企业相关工作,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
第二个则是对标类似工作,比如咨询公司的做法,了解他们的分析思路。他们更强调于方法论,逻辑性。
其中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手段,那就是手绘。
“合格的外资公司咨询顾问是由「1000页法则」造就的。”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于是最近半年,遇到要研究的内容,我都会努力将逻辑在方格本上呈现。这看起来更花时间,但结果是对内容的加深理解,以及对前因后果的清晰认识。
↑ 手绘梳理逻辑
再说一个小细节。每次跟合作方(很多都是知名咨询公司)交流的时候,也会刻意去观察他们的表达方式,并做足笔记。这些都是个人成长必要的环节,公司既然提供了好的平台,那就充分利用。
划重点:
对个人和企业的提升,对标都是非常简单有效的参考思路。
基础款:对标身边的人和同行业的公司。
高阶款:对标其他行业或者其他国家的情况
作者介绍 | 曹将,《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公众号:曹将,微信号:CJPPTAO。
你可能还想读:
如何才能进入更厉害的圈子?
企业眼中,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她的简历百发百中后,总结了这篇简历过关黑技巧
职场中,这三类人正在害死你
这个面试套路,能帮你搞定99%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