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瓯江潮
瓯江潮取名于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取瓯江汹涌奔腾之势以共聚实力,取瓯江静谧舒缓之美以共享乡情。瓯江潮微信平台首先是结合瓯江潮qq群系列、瓯江潮网站为在杭温州老乡提供联络平台,进而提炼、传播温州、温州人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冲上热搜!42岁蒋欣自曝秘诀,已坚持3年! ·  2 天前  
杭州日报  ·  刚刚确认!明天下午,抵达杭州! ·  2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春晚后台一幕被曝光!刘谦慌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瓯江潮

20多年前,这个温州人的一句话让青田石有了“石中君子”的美誉...

瓯江潮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10-07 21:42

正文

用一个词形容“青田石”

Qing Tian

想必很多人的脑海中

都会想到这四个字:


「 石 中 君 子 


你一定想不到的是

“石中君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线

竟是20多年前的一场研讨会上

一位温州书法篆刻家说的一句话...

张索原名纯凡,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师承林剑丹先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我的求学之路很幸运”

少年时代接触多位大前辈


得益于一位与武打小说家金庸同名邻居的介绍,少年时的张索接触到了方介堪、徐堇侯、戴学正、吴鹭山等前辈书画名家。林剑丹先生,便是那时结下的师生情缘,“张索”这个名字也是林剑丹先生取的。



张索常常感叹,他在书法篆刻的求学之路上是幸运的,因为一路走来,他得到了许多老师前辈的指导和教诲。


张索的书画和篆刻作品


书法篆刻家 张索:

在那个年代能和老前辈接触是不容易的,我主要的老师是林剑丹老师,我14岁的就跟随他了。后来我大学毕业在博物馆干临时工接触到了方介堪先生,我经常向他请教。因为工作关系,我和韩天衡、张如元老师都有接触,尽管没有磕头拜师,但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对我有很大的指导。


▲张索与恩师林剑丹(左四)、金鉴才(左三)、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左二)等合影。


懵懂的张索,在那时还并不知道他所拜访的前辈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但当时和前辈们的那些交谈、言行,无一不影响着他的后来。



除了在温州悉心教导他的各位老师外,还有让他走出温州,给了他莫大帮助的一些前辈。一个人要懂得感恩,这份感恩,也正体现在张索对老师和前辈们的念念不忘上。张索常说,他很感谢在杭州遇到的金鉴才老师、朱关田老师、余正老师,他们的照顾对于一个从地方出来的年轻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我95%的印章都是青田石”

青田石刀感很强、品性很雅


韩天衡先生曾将青田石比喻为“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祖籍温州的张索对青田石也是情有独钟。或许是老师林剑丹先生刻印只用青田石的缘故,在张索心目中,青田石自然而然也有非同一般的情愫。



张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来过青田,他说青田在他心目当中就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因为搞篆刻的人都知道青田石是最适合篆刻的。所以他对青田石情有独钟,到现在为止所刻的印章95%以上都是青田石,其他石头刻的很少。



为什么不论古往今来,篆刻家们对青田石的感情都是只增不减?人如其名,热爱探“索”的张索,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解答。

1

第一个方面,青田石能够充分体现篆刻家的刀法,这个刀和石的关系是最贴近的。


就像脚印一样,有些石头刻了之后就像人走在沙地里,脚印一提起来沙就塌下来了,就模糊掉了,就留不住。青田石是刀刀留住,只要是微妙的一点点,都留下刀痕,这一点它是非常爽利、锐利的,所以青田石在刀法展现上面,比起其他任何石头都有好处。

2

第二个方面,青田石的色调最贴近中国人的审美。

中国的文人都有一种品格,有一种情结,都是一种以清雅、雅秀,清爽的审美观点。我们在平时很多前辈都喜欢画兰花,兰花的幽、清、淡、雅、秀、逸等等品质在兰花里面得到体现,兰花开起来这种碧绿的感觉青田石就有这种品质。


二十多年前,在一次青田石的研讨会上,张索就提出:青田石是“石中君子”,就像兰花一样,青田石刀感很强、品性很雅。这是可考证的第一次,有人用“石中君子”来形容青田石。


“一方印章要有文化内涵”

青田的篆刻家要走出去


张索还十分重视一方印章背后的故事。在他的眼里,那些名家前辈所刻的印章,都充满了文化内涵的力量,所以他也喜爱收藏,喜欢欣赏那些满载人文精神的作品,热衷学习体会背后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田石雕文化的土壤养育了一批石雕大家。而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本土篆刻家如何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拓展出更广阔的前景?张索认为,“交流”必不可少,而且极其重要。



书法篆刻家 张索:

像这几年篆刻家走到青田,也不光光就是到青田买了石头就走,也有留下来跟青田的篆刻家进行沟通。我觉得沟通很重要,青田能不能出篆刻家,我觉得要把篆刻家留下来。能够走进来,就是青田的篆刻家要走出去,必须要拜师学艺,必须要有沟通。必须要有更多的青田人走出去,让更多的艺术家走进来,这我觉得是非常重要。


精彩节目视频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