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1日—3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一行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调研旅游扶贫。三天时间里,调研组冒着寒风、顶着飘雪,深入阿尔山市的门山景区、乡乡消费扶贫体验店、西口村、白狼镇、洮源新村、鹿村、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详细了解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深入研究指导发展方向,并就继续扎实做好旅游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艾丽华,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魏洪涛,内蒙古旅发委、兴安盟、阿尔山市相关负责人,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室负责人,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青旅、《时尚》杂志社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西口村是阿尔山明水河镇的一个行政村,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带湿润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湿润,年平均温度为零下3.2摄氏度。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西口村依然有不少困难群众。
李金早一行从市区驱车近两小时来到西口村。甫一抵达,在了解了村情村貌之后,调研组的同志们直接走入白宏宇、张宏军、刘学民等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
调研组的同志们与乡亲们坐在炕上攀起了家常,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开拓脱贫思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参与发展旅游业实现家庭增收,过上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张宏军说,“政府这些年一直关心着我们贫困户,驻村干部跟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千方百计为我们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青年牧民白宏宇通过养羊已经有了年均4万左右的纯收入,日子正在逐渐好起来。
走访中,贫困户们纷纷表示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将更加勤劳工作,力争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国家旅游局机关党委还向西口村和鹿村党支部捐赠二十万元,用于完善两村党支部建设,以党建促脱贫,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先锋带头作用。
近年来,阿尔山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旅游人次不断增加,服务环境持续优化。2016年,阿尔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5亿元。今年1—10月份,阿尔山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9%。
在阿尔山召开的国家旅游局定点扶贫调研座谈会上,李金早强调,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始终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定点帮扶阿尔山市的过程中,国家旅游局始终坚持全面帮扶、强化产业、加大协调等原则,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积极帮助阿尔山找准旅游发展的特色之路”,调研组建议,“阿尔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真正发挥出“旅游+”的辐射力、融合力、拉动力,在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好文章。”
阿尔山的白狼镇正在探索精准扶贫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中“旅游+农牧业”,建设了以“林下植物采摘体验园”和“旅游扶贫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旅游项目;“旅游+工业”,在蓝海远望山水厂、汇东水知道公司开辟了工业游线路;“旅游+节庆”中,组织承办了圣水节、杜鹃节、滚水节、林俗文化节等等。
在洮源新村,调研组详细考察了农家乐的经营情况,强调乡村旅游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不能唯利是图,要积极培训农牧民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诚信经营,形成经营特色,共同做大做好旅游市场。
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介绍,“我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原则是,宁留空白,不留遗憾。”调研组强调,阿尔山发展旅游业要符合自己特点和定位,充分保护利用好生态资源,让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阿尔山得到生动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