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60余位国内外一线电视人、24场论坛,正在酝酿一场创意风暴……丨中国模式日完整议程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6-05 23: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一多一热一冷”的新样态中,国内外一线制作人、决策者想要和你聊一聊如何制作出更优质的原创节目、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等问题。

中国电视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多一热一冷”的新风貌,即“公益色彩和元素越来越多、文化类节目热起来了、引进节目模式冷下去了”。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代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掀起观众的追看风潮,《加油!向未来》这样的科学类节目关切时代脉动、响应科技创新,收获了不错的反响。中国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原创节目诞生,更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如《中国好歌曲》《天籁之战》《熟悉的味道》等)通过戛纳电视节等国际性的影视交易市场走向全世界。



就在3年前,上海电视节携手世熙传媒推出名为“中国模式日”的子活动。彼时,节目模式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巨大,中国播出的节目模式总数达63档,新引进节目模式达35档。但“中国模式日”的定位,并没有局限在“节目模式”这个话题上,而是想“让更多中国电视人感受国际行业趋势并向全球展示中国节目模式的进步”。


2017年,上海电视节第三届“中国模式日”以功能性、实用性、多元性、生态性为设计初心, 聚集60余位国内外一线制作人、决策者,通过24场行业论坛和一对一会议等活动 ,将在6月11日-12日呈现一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创意风暴。


抛掉模式引进这根拐杖,原创爆款怎么做?

研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爆款节目模式,既是中国电视的使命所在,也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必由之路。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朗读者》总导演田梅,《中国正在说》策划、监制陈加伟,《耳畔中国》制片人、总导演吉青和《诗书中华》总导演王昕轶 将揭秘爆款文化节目背后的主题选择、呈现方式、舞美包装、互动传播秘籍。


《最强大脑》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日本电视台王牌综艺创意人、导演宮森宏樹,《加油!向未来》制片人、总导演王宁,ITV Studios节目模式主管Ella Umansky 则将分享科学类节目的综艺化改造和娱乐化表达经验。



作为联合主办方,《广电时评》深度参与本届中国模式日,主办“2016/17央卫视创新风向”和“电视剧国际合作新图景”两个核心论坛。 《广电时评》特邀央视、江苏卫视等年度创新标杆机构决策者,分享其创新经验——他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人才创意孵化?又将如何独辟蹊径,争雄内容市场?


国际市场新趋势能带来什么新思路?

了解国际电视趋势,才能使中国原创更具竞争力和“走出去”的能力。“中国模式日”为参会者准备了多份含金量极高的全球趋势报告,试图为国内电视人提供新的创意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节目将不再以收视率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社交流量正成为新的标尺。全球电视节目模式数据和研究公司The WIT总裁Virginia Mouseler,特别为“中国模式日”准备了最受社交新媒体用户欢迎的全球无剧本类模式及全球最受亚洲欢迎的剧本类模式推介。



OM TV总裁、《英国好声音》第一季制作人Andrea Hamilton将盘点老牌电视模式创意大国英国主流电视平台2016-2017年的综艺排播策略,并精准预测英国综艺市场的下一个热点模式。从英国到中国,虽然横跨了欧亚和文化差异,但仍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同时,“中国模式日”还将迎来全球最新“爆款”《迷失时空》继2017戛纳电视节后的首秀,创意制作公司Fremantle Media将讲述如何利用IMR专利技术构建综艺新时空。日本富士电视台也将带来他们的新鲜创意与合作经验。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中国模式日”完整日程:



具体门票信息详见中国模式日以下官方渠道:

购票网址:http://www.chinaformats.com/cn/p

购票电话:

任女士:18604360528

王女士:13051665278

王女士:13811239906


以上日程和嘉宾以活动当日实际情况为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