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NU红会
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创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这些年里,我们一直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独立开展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NU红会

【全会】十佳志愿者丨刘彬杨——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BNU红会  · 公众号  ·  · 2024-12-14 15:00

正文


十佳志愿者

刘彬杨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





大一时,我作为防艾禁毒中心的部员,在这个部门经历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听防艾讲座,亲眼见到与艾滋病感染者共事、同毒品犯罪正面交锋的专家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第一次参与同伴教育,和同龄人一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讨论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第一次学习正确用安全套,感慨原来安全套使用有这么多注意事项。第一次自测HIV,才知道可以通过口腔黏屑等多种便捷途径自行检测是否存在HIV感染。那时,我作为 防艾科普知识的学习者 ,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而新奇也就意味着不了解、不熟悉。于是,我在大一学年积极参加部门内的各类活动,努力 提升自己的防艾知识与宣传能力 ,最终有幸留任部长,正式开始为防艾科普尽一己之力。而要进行科普宣传,首先需要具有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初任部长时,我发现很多部员对防艾禁毒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多次主讲 部门例会和同伴教育 ,通过创新小游戏培训HIV自测试剂盒使用技能及安全套使用技能、介绍防艾理论知识,全面提升部门成员的防艾能力。



夯实了部门能力后,又该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科普宣传呢?


基于这个问题,我确定了 线上线下双渠道,校内校外共联合 的科普宣传方式。面向校内,我采取了 举办讲座、外场、拍摄情景剧和推文 等方式。首先,我带领部门策划并拓展高质量讲座师资,多次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陈帅锋副教授、联合国国际人才库成员宋宇坤老师莅临我校开展讲座。



同时,我多次策划并参与科普外场,面对面教授校内师生 HIV自测试剂盒 的使用方法。我还带领部门代表北师大社区自制防艾情景剧,并首次在 海淀知识科普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而面向校外,部门在去年11月受到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邀请,举办首个面向中学生的同伴教育,首次实现跨学段跨学校的防艾联动,成功扩大我校红十字会的科普受众。同年,我校在“海青杯”防艾知识竞赛中累计积分达7203分,进入北京市防艾组织前十五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