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最先看到的3个单词,就是你的2025 ·  昨天  
知乎日报  ·  为什么黛玉不劝宝玉学习?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回顾 2024,那些「认真过」的人和事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2024,是什么支撑你走过了这一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地震时高层建筑更安全?地震预测没意义?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8-09 22:00

正文



题图:《末日崩塌》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正式测定: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 33.20 度,东经 103.82 度)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关于地震仍然有许多误解与问题,每次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云」等谣言也层出不穷,这次知乎君就来为大家科普关于地震的几个重要知识,同时也祈福灾区人民一切平安。


对于地震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知友:猪小宝3800+ 赞,土木、结构、建筑工程话题优秀回答者)


1


地震不杀人,杀人的是劣质工程。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好的减小了地震的危害。某种程度上,抗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美国从 1811 年到 2014 年一共只有四千人死于地震。1960 年智利 9.4 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小于六千人,2011 年日本 9.0 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小于两万人。反之,2010 年海地 7.0 级地震造成了十六万人死亡,1976 年唐山 7.8 级地震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二十四万。

观点一:「有些地震死人多是因为当地人口多。没办法,谁让他们出生在人口多的地方呢?」


观点二:「正是因为人口多才更应该认真负责的做好抗震工程。明知道人口多,还不做好抗震工程,这其实就是犯罪。不管人口多人口少,都应该尽量避免让无辜的人们在地震中死去。」

您觉得哪个观点更有道理呢?我觉得,对于明事理的人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问题就是「关于地震的误解」,有人愿意归因于「人口密度」随他们的便。

2


地震的震级是对数坐标,每一级对应的地震能量相差 32 倍。比如 9 级地震的能量是 8 级地震的 32 倍,是 7 级地震的整整 1000 倍。即使是震级只大了 0.1,能量也相差了 1.41 倍,几乎多了一半,完全不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只差了一点点。(很简单的数学,1.41 的 10 次方是 32,32 的平方是 1000)


3


高震级地震的规模远远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有的大地震甚至会波及全球。1960 年智利 9.4 级大地震发生 22 个小时之后,地震波跨越整个太平洋到达日本,在日本引起的海啸还造成了接近 200 人的死亡。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力的传递需要时间的例子,地震力从震源智利传递到大洋彼岸的日本用了整整 22 个小时。


4


地震预测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上面的例子,地震发生 22 小时之后依然在万里之外造成了伤亡。你知道地震要来又能怎么样呢?对待地震只有一个态度:假设明天就有地震,假设下一秒就有地震。假设每一所学校明天都要经受地震的考验,假设每一个水坝下一秒就要被地震袭击。简单的类比,我们要的是防弹衣,我们要的不是猜子弹然后躲子弹。


5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没有地震的时候。抗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居安思危,需要枕戈待旦,需要承担「养兵千日」的代价。虽然,我们希望「用兵一时」的那一天永远都不要到来,但是,或早或晚总有用到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了,而平时又没有任何准备,那就只能自食恶果了。

6


对于抗震工程来说,如果工程师做的足够好,那么大家将根本不会意识到工程师的存在。最好的抗震救灾就是根本不会有灾。永远不会有什么「感动 XX」,因为地震来了,一切照常,什么异常都不会发生。消防站、化工厂?结实的很。学校幼儿园?当然是地震中最安全的地方!必须的!注意,我这里的工程师是广义的工程师,包括了所有的测绘、地质、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概预算……也包括相应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7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地震带来的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换句话,天灾总归会有,但是人祸完全可以避免。如果真的居安思危,真的杜绝了人祸,地震没有那么可怕。


8


地震带来的二次灾害往往伤害更大,比如煤气站被震坏导致火灾、化工厂被震坏导致有毒物质泄露、核电站被震坏导致核泄漏、医院被震坏导致无法及时救治伤员、道路被震坏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水坝被震坏导致洪水……比如美国地震中死亡的那四千人有一多半其实是死于地震引起的火灾。


9


为了避免这些次生灾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进所谓的「生命线工程」。比如煤气、天然气管道要在关键节点换装柔性接头,这样地震的时候只会变形但是不会断裂。医院、消防等等应急设施要设置合理的备份,时刻保证万一地震发生,至少还有 plan B。交通规划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尽量保有各种备份道路、备份桥梁,不能一个地区只有一条通行道路,这条通行道路上只有一座桥梁,万一这座桥梁被震坏,整个地区的地面交通都瘫痪,地面救援力量就无法及时赶到。


10


抗震设计是基于概率和统计的设计,不可能百分之一百保证。设防烈度是基于社会经济条件而人为的设计标准。简单说,我们就只有这些钱,所以我们只考虑一定程度以下的地震。如果按更高的设防标准,我们根本盖不起那样房子。


这就好比,你也知道劳斯莱斯安全性能就是好,但是很可惜,真的买不起。万一小概率事件发生,发生了远远大于这个程度的地震,那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灾难性的垮塌,减少次生灾害,只能争取让工程结构坚持足够长的时间让大家逃生,不能保证工程结构最终不破坏。


比如 2011 年日本大地震之后的一个钢框架,虽然围护结构破坏严重,虽然主体结构变形严重,并且基本没有修好的可能,但是至少它没有倒,没有垮塌,住在里面的人有足够的时间逃生。在大地震到来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

11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要比低矮的多层建筑更安全。不仅仅是因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有保证,更重要的原因是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成比例于建筑高度,越高的建筑自振周期越长,通常来说,也就越远离大多数地震的周期。比如下面这张 1972 年尼加拉瓜地震的照片,近处的低矮建筑破坏严重,有的已经垮塌,但是远处的高层建筑安然无恙。




12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 1985 年墨西哥城大地震,由于特殊的地震条件,整个墨西哥城其实是坐落在一个淤积盆地上,就像是整个城市修建在一大碗果冻上面,所以地震周期偏向于高周期,直接导致高层建筑破坏严重,矮房子反而破坏较少。




13


一个很有效的抗震方法就是基础隔震。简单说,就是用橡胶垫把建筑物和大地彻底隔开,建筑物整个坐落在好多个大橡胶垫上。日本的很多建筑物都采用了这种技术,甚至还有在房子屋顶上放置橡胶垫,然后再在上面放另一个小房子的案例。下面照片就是一个实例,每个柱墩之间都是一个大橡胶垫,上面的结构跟大地完全脱开,如果我不告诉你,你是不是还以为这只是些装饰品?




14


在抗震设计里,有时候我们要故意削弱某个地方,就像下面照片里这样,钢梁的端部要故意变窄。这就类似电路中的熔断保险丝,一旦地震来了,这些部位是最先破坏的,但同时也保护了其它更重要的部位。



15


也许你会觉得,「如果没有地震多好呀」。但事实上,地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甜蜜的负担。如果地球没有板壳运动,没有火山,没有地震,没有这些剧烈的地质活动,那地球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大石头球,就像水星和月球,气候也会跟现在大不相同。这样的假设下,地球甚至可能无法演化出生命,更不用说文明。



地震云形成原理是什么?真的能预测地震么?


机构帐号:中国科普博览700+ 赞)


在网上和现实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其中排第一的是:请问这个是地震云吗?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地震云」发展史


相信诡异的云就是地震的先兆,这个思路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


1624 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一本《地震解》,呈送给太宰李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很多关于地震的古代记载中,也都强调之前有怪异的云雾。比如:


1680 年 9 月 9 日云南楚雄 6.5 级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雾弥天」;


1815 年 10 月 23 日山西平陆 6.7 级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云」;


1935 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36 年甘肃天水:「是日天空布满积云,下午一时许聚起大地震」;


1941 年 5 月 5 日黑龙江绥化 6 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一位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


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


键田忠三郎(图片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一书)


从上世纪 40 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


他说「昭和 23 年 6 月 26 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 160 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注:1948 年 6 月 28 日下午 5 点 14 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 7.3 级大地震,死亡 3895 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


「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 30 多年,自称在 1948 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 7 级以上地震,在 1979 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80 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 年在中国出版。


上世纪 80 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


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 1976 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 1981 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 1982 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


而民间的热情更加高涨,日本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


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


随着专业科学认知的发展,「地震云学说」逐渐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但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


什么是「地震云」?


80 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听起来都还很厉害的样子),并且附上了实拍照片。


今天我们回头看,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


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条带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 年)


再比如「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辐射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 年)


再再比如「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



当年拍摄的「干涉条纹状地震云」 (《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 年)


如果说 80 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还试图用一些科学方法来对「地震云」作出一些限制和区隔;那么如今,当「地震云」已经彻底退出科学界后,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则显得更加奔放和随意。


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指为地震云。


而「怪异」是一个主观词,到底什么样是怪异什么样是不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 2016 年 2 月 17 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2010 年 1 月 7 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 7 月 28 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长春透光高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你打开搜索软件,搜一下「地震云照片」,将看到各种高积云、各种层积云、各种卷云、各种卷积云……而它们其实都是天空中再常见不过的云(如果你经常抬头看云的话)。


甚至还有飞机喷出水汽形成的航迹云(俗称「飞机拉线」),也被指「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


航迹云(图片来自网络)


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地震云」的高命中率


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比如,他们说:


中国 5·12 汶川大地震的前 3 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2008 年 6 月 1 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


5·12 汶川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


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


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


我潜心围观过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掌握这些技巧 你也能当地震云专家)


「地震云专家」眼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


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 100%,想降都难。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


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


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500 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即使只算≥5 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 1000 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 5 级以上地震」,他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


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


地震云的「理论依据」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


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


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这些质疑已经被反复提出过多次,然而「地震云专家」们永远视而不见。


心理聚焦效应


「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也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


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


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波状层积云、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


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最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浩越


也在知乎问题「四川阿坝九寨沟县 7.0 级地震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当地地质条件如何?」下进行了回答


说明了最新情况,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周热门文章 Top 3

十分钟学会 Excel 神技,你隔壁桌已经收藏了

这些高性价比出租屋实用神器,你一定用得上

生啤、熟啤、原浆、纯生...扎啤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