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护肤奇扒说
这是个有趣有料的护肤频道,愿你我,永远那么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4 小时前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护肤奇扒说

用护肤品刺痛,是缺水了?

护肤奇扒说  · 公众号  · 美妆  · 2017-10-10 15:02

正文


本篇文章主笔:扒爷


国庆期间去热门景点旅游,真是招罪啊。

花了钱还难受。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使用护肤品时。

记得很多年前,我太太,那个时候还是女朋友,帮我做面部护理,平生首次用了贝佳斯绿泥,结果给我疼得感觉像是在受刑,整个敷脸过程就想着啥时候能结束,赶紧把泥洗掉。


那个时候我也不太懂护肤品,就问:

“为什么这么疼啊?”

答:你的脸太缺水了。


“做完后,脸都全红了,这个护理这么难受,怎么还有人做?”

答:那是在帮你排毒,你毒气重。


从此我拒绝太太给我做护理,宁愿被毒死算了。


皮肤在接触化学品时,可能会出现 “应激反应” ,带来不适感,比如刺痛、泛红、痒等状况。

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过敏和接触性皮炎。

很多时候,会听到别人说,这是因为“缺水”,或是皮肤在“排毒”。

事实上,这些状况,都属于皮肤受到了外界的刺激,主动做出了反应。当出现这种反应时,反而代表皮肤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状态,需要尽量避免持续接触这类产品。



为什么有些产品,别人用都没反应,我用就会有反应呢?

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皮肤屏障和角质层的完整程度,以及免疫细胞膜的耐受程度。

在我们日常的护理行为中,过度清洁和去角质,最容易影响皮肤屏障的健康。

长期接触刺激性的产品,在自由基的伤害下,则会降低免疫细胞膜的耐受度,皮肤就容易发生变态反应。


不少人并没有正确意识到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却听信了缺水和排毒这样的“伪知识”,让自己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当皮肤出现不适的反应后,我通常会给到的一些建议。


正常耐受的皮肤。


耐受性好的皮肤,通常都不太会碰到问题。

如果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 处理的方法就是:先停止使用。

不管你是要祛痘、美白,还是抗老化,你要相信,你期望达到的护理目标一定会有更温和的产品可以帮到你,不要硬抗。

所有的护肤都需要建立在 不给皮肤造成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来进行 ,才是正确的观念。


举个例子。

痘痘肌,通常会需要通过使用药膏来抗痘。而很多祛痘药膏对皮肤来说都算是猛药。

比如,对付脓肿型的大痘痘,过氧苯甲酰对于痤疮杆菌的杀菌抑菌效果都是非常好的,缺点就是刺激性强,很多人用了后,皮肤会出现痒、刺痛等不良反应。

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再继续使用了,可以换克林霉素来试试,相对而言会温和很多。宁可效果慢一点,也不要额外给皮肤造成负担。



如果换上的产品还会有一些刺激,但刺激度不算厉害。可以尝试降低使用频率和单次使用量来调整,尽量让皮肤逐步适应来建立耐受。


对于正常的皮肤来讲。

重中之重,还是做好预防,温和护肤,避免皮肤的耐受力被破坏。

预防工作就不再累述了,实在讲得太多,无非就是别过度清洁,别去折腾毛孔问题,适度使用美白等功效产品。


敏感性皮肤。


敏感皮肤很容易出状况,很多平时用着好好的护肤品,也有可能突然用起来皮肤就不适了,而且你还不一定知道是什么产品造成的问题。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需要尽可能地把护肤品精简下来,然后再通过一件件增加产品的使用,来排查可疑产品,把造成问题的产品,选出来暂时别用。


有几个建议:

1、给自己建立一套应急预案措施。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敏感肌的人需要常备一套应急产品,且经过自己实际使用验证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合理的搭配是一支舒缓水+温和的乳霜。

舒缓水能让皮肤快速地镇定下来,避免因为刺激发展为过敏状态。

一支温和乳霜可以帮助皮肤维持好日常的保湿工作,同时能缓和外界的刺激。


当皮肤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就用这套应急产品过渡一段时间,等皮肤重新稳定下来,再慢慢一件一件把其他产品添加上去。



2、不要同一时间换上好几个新品使用。

买了整套的新品,建议大家换新品时,要安排一个更替顺序,每个新品都间隔几天。

在使用顺序上,清洁产品相对独立,只要是温和型的,基本上都不会和其他产品造成冲突。

乳霜因为工作范围主要在角质层的浅表层和角质层外,所以可以和清洁产品同步换新。

当乳霜使用几天,皮肤状况也比较稳定,可以再添加水,然后再添加精华。

这样的操作,不会给皮肤一下子造成过重的负担,对于敏感肌来说,是比较谨慎的操作方式。



3、添加新的功效性产品,单次使用量要从少量开始,适应了后再慢慢增加。

使用功效性产品,不能一步到位,按照别人的经验涂很多。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的产品要用多少量?

每个人的皮肤都会有差异,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没有标准量的,涂抹量的标准就是涂完后,等皮肤吸收完,面部皮肤很舒适,不油也不干,就是最合适的使用量。

皮肤的舒适感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理信号,就好像我们吃多了会感觉到撑,吃少了会感觉到饿一样。舒适,且不干燥,就是皮肤反馈给我们的信号。


刚开始先从少量使用,没有任何不适,慢慢增加到让自己觉得最舒适的使用量。

带着对护肤品的理解,多尝试后,慢慢对很多问题就会有判断力了,问别人的经验真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