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站上新12座,离家近?来打卡! ·  13 小时前  
小米汽车  ·  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08集)“为什么要在发 ... ·  11 小时前  
比亚迪汽车  ·  不止智驾 全面进化 | ... ·  2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助力通勤一路顺风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2017.11期】小城镇是更符合国情的大战略——专访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7-12-13 17:31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赵  晖

全国小城镇详细调查总策划、工作组织安排总负责人,《说清小城镇》核心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Q
&
A


▷本刊编辑部:很高兴您能接受《小城镇建设》杂志的专访。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策略,为什么小城镇如此重要,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小城镇的作用吗?


赵晖 首先,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上那些已经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欧美发达国家,小城镇发挥了巨大的人口承载作用,如德国70%的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而且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往往是城镇化的高端形态,人居环境质量高于城市,居住的人多为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


其次,小城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小城镇是农民生活圈的核心,其发展对农民增收十分重要。近年来,外出农民工返回小城镇就业创业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新疆、云南、广西等西部省份依靠特色小镇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带动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小城镇可以成为新一批经济增长的“小发动机”。我国城市和县域产业空间采取一点集中式布局,高附加值的二三产业几乎全部集中布局在城区,其他地区只留下农业、农村、农民。实际上,城市及县城以外存在着许多不可移动的资源,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小城镇,可以调动发展潜力,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小城镇经济往往是绿色的、内需的、有文化的,有利于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第四,小城镇有绿色发展优势。北京市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最发达小城镇的7倍,城市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建造和使用能耗是小城镇低层和多层建筑的1.5倍。小城镇的空气质量也更好,各类排放更容易治理,生活比城市更绿色。


第五,小城镇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优势。城市不可避免要建设高层建筑,容易导致千城一面,而小城镇以低层小体量建筑为主,建筑设计更灵活,更容易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蕴藏着大量历史文化资源,每个镇都有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将小城镇建设好,可使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具中国特色,更加丰富多彩。




▷本刊编辑部:您刚才介绍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我国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这些小城镇是否已经发挥出了它们的价值?


赵晖 :虽然小城镇对我国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实际结果看,我国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并不十分协调,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很弱,“小城镇、大战略”没有成为现实。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越来越向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集中;从省市范围来看,人口更多地向地级市、县城集中。我国除县城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有 1.8 万多个,居住在建制镇上的人口仅占城镇人口的 24% ,占全国人口的 12% ,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小城镇还没有成为人们长期稳定的居住地, 人口承载能力还比较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薄弱,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环境脏乱差,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一些镇的人口在减少。此外,小城镇的建设缺乏特色,许多重点镇或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模仿城市,缺乏小城镇特色,缺乏地域、民族和传统文化特色。


小城镇发展得还不够好与我们对小城镇的认识不够清晰有一定关系。现实社会中还普遍存在重城轻镇、“小城镇效率低”、以县城为中心建设等认识上的偏差,这影响了推进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思路和政策,影响了规划和项目实施,也会给国家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带来影响。




▷本刊编辑部:据了解,这次全国小城镇调查的覆盖面很广,调查内容也十分详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


赵晖 :我们实施了全国性抽样和镇区全覆盖式的调查。为保证调查地区的全面性,我们的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 31 个省(区、市),抽样了 121 个小城镇作为详细调查对象。为把握小城镇经济全面情况,对每个镇所有企业和店铺进行全数调查。为把握小城镇空间全面情况,对建成区每一块不同用途的空间进行实地全数调查。对小城镇居民家庭调查难以做到全覆盖,我们在每个镇抽样 120 户进行入户调查,保证样本充足。


我们组织了全国各地专业人员驻镇调查,包括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 13 家科研单位, 1000 多人对全国 121 个小城镇进行了彻底调查研究,投入时间累计超 10000 余人 日,记录了调查家庭每一个成员的信息,确定了镇区所有土地和建筑的功能与属性,访谈了镇区每一种企业的经营状况,走遍了镇区所有商铺,最终我们实际调查了 121 个建制镇, 12000 多户小城镇家庭, 1300 多家企业,访谈了 30000 多家店铺,并绘制了 121 个镇的土地、商铺、住宅等的现状图纸,真正掌握了小城镇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针对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调查。例如,人口调查不仅涉及到每户家庭的所有常住成员,而且涉及该家庭三代以内所有直系亲属;空间调查采用由表及里的认知顺序设计指标。




▷本刊编辑部:与以往的调查研究相比,这次小城镇调查使用的指标及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上有哪些创新?


赵晖 :区别于传统的统计年鉴指标,我们围绕小城镇的“人、生活、经济、空间”四大基本面,创新性地设置了小城镇实用指标,针对镇区家庭、农村村民、企业分别设置了三份问卷,针对镇区实地踏勘设置了城镇空间与建设调查表,此外还设置了基础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总计设置了两百多个问题,采集了一千多项指标。


对于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力图科学、严谨。除了从水平、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基础分析外,还采用画像的方式描绘小城镇的特征,形成了结论客观、表述通俗、形式生动的研究成果,并将大部分指标与城市、农村或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选择一些重要指标进行了多年变化的纵向对比。




▷本刊编辑部:本次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成果已经结集出版成《说清小城镇》一书,作为这本书的核心作者,您能介绍一下这本书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清小城镇的吗?


赵晖 :我们主要从“人、生活、经济、空间”四个基本方面来说清小城镇。


以人说镇。人是小城镇最基本的写照,说清楚小城镇住着什么样的人,就能很大程度说清楚小城镇是什么。人是小城镇最重要的构成细胞,运转着小城镇中的一切活动,因此人的年龄、教育、就业、收入和家庭等结构和特征能够反映出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特征,可以清晰看出小城镇与城市、与农村的不同。小城镇的特性都能在小城镇的人上找到印证,对人的分析可以折射出小城镇的功能和作用,昭示小城镇的未来。


以生活说镇。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说清楚小城镇的生活,是说清小城镇最接地气、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切入点,可以清晰地看出小城镇与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小城镇的生活生动、真实地反映出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揭示出小城镇与生俱来的生活优势,折射出小城镇的吸引力。人们生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能综合地反映出小城镇的历史、自然、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特征和功能,也反映出人们价值观等思想层面的本质。以生活说镇是对以人说镇的一个重要补充。


以经济说镇。经济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有关经济的分析是既有研究中最为普遍的。本次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全面性调查,即对镇的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全部企业和店铺进行调查,以求更清晰地说明小城镇是如何“谋生”与“运转”的,同时也注重解析小城镇经济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空间说镇。空间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小城镇全部活动的重要写照,有什么样的人和活动就塑造出什么样的空间。说清小城镇的空间可以从独特的角度说清小城镇。通过调查、体验、分析小城镇的空间,由表及里地认知问题,展示空间直观印象和现实特色,重点揭示小城镇的由来、形成机制和运转机制,也进一步阐明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特征,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昭示小城镇的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