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理论大缸
网址www.sociologicaltheory.cn以抢二道贩子饭碗为目标,传达学习Sociological Theory等英文期刊前沿经典有关精神,抓好摘译推送中心工作,把推动汉语社会学理论发展作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个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理论大缸

大师丨如何研究社会学和传播学大师「戈夫曼」?40本必读中英文专著!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3-18 19: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缸第1026期

编译/胡恬、 校订/兰雅婷

按语/孙宇凡、 排版/子晨



戈夫曼 ,是社会学、传播学、组织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必读大师!据伦敦政经学院老师的统计,他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等经典名著已经成为位列全球top25的名著之一。


*戈夫曼


所以,你可能听过的污名化、前台/后台、印象管理、表演等概念,都来自他的思想。甚至,他还专门发展了中国特色概念—— “面子” !如今,任何关于直播、朋友圈等互动现象的研究,都离不开这些概念。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学者统计过,他的名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 至少有225个概念 !所以,如果你想做研究、找概念、找框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翻戈夫曼的著作,查找适合你的概念就行了!很多学者就是这么干的。


*豆瓣截图


那么,究竟要怎么入门学习戈夫曼的作品呢?有哪些经典的一手作品?又有哪些研究戈夫曼的二手文献呢?


牛津大学 的平台邀请了两位英国教授Greg Smith和 Robert Philburn专门撰写了一份研究书目,就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好用!全文近6000字!我觉得这个书单有几个特点:

  • 很系统! 这些主题及其书目不是零碎的,而是非常有结构的——从戈夫曼一手作品、到二手研究专著、再到研究论文集、最后是戈夫曼与其它思想家的比较研究!

  • 很扎实! 这个书目并不是贪多贪新,而是分享了最重要的作品,就像这里收录的研究戈夫曼的作品,都是多年来经历时间考验的重要二手文献。

  • 有中译! 我们专门挑选列出了书单里有中译本的作品,帮你快速上手!

  • 有推荐! 针对每一个主题,我们挑选了特别有意思的书籍,并为它们撰写了推荐语。我们系统整理了这些文献,希望帮到你。

  • 再补货! 我最后还增列了前年出版和去年年底刚出版的2本戈夫曼的生平研究,是难得一见的传记研究,值得推荐!


让我们 收藏 这份书单!慢慢阅读和消化,一起系统学习和应用吧!


来源 | 本文首次发布于“宇凡聊学术”

点击名片关注👇🏻,查看更多学术技能分享



戈夫曼的经典著作12本


  • 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增订版在Anchor Books出版社出版,成为戈夫曼的代表作。戈夫曼很快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声誉,在1963年底之前又出版了四本书。

  • 1961年的作品《精神病院》 (Asylums) 分析了精神病人的处境;1961年的另一部作品《交遇》 (Encounters) 对互动中趣味和身份动员的作用进行了技术分析。

  • 1963年发表的《公共场所的行为》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和1971年的《公共场所中的关系》 (Relations in public) 两部著作涉及公共场合中共同在场行为的各个方面;

  • 1963年的《污名》 (Stigma) 是对身份偏差研究的经典文献;

  • 1967年的《互动仪式》 (Interaction ritual) 和1969年的《策略性互动》 (Strategic interaction) 探讨了面对面交往中的计算和风险;

  • 1974年的《框架分析》 (Frame analysis) 围绕“框架”概念重新构建了他的社会学。

  • 1979年的《性别广告》 (Gender Advertisements) 是视觉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 1982年的《对话的形式》 (Forms of talk) 对“对话互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污名》(Stigma)

*《性别广告》(Gender Advertisements)


下面一本本介绍:


1. Goffman, Erving. 1956.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 Edinburgh: Univ. of Edinburgh,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re.

【中译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推荐: 戈夫曼对历史悠久的“拟剧”这一隐喻进行了调整和发展,以揭示“面对面行为”的具体细节。 戈夫曼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并以巧妙的方式发展了他的戏剧化视角。 他概述了六项戏剧学“原则”:表演、团队、地区和地区行为、角色差异、出格交流和印象管理艺术。这不是对行为形式的静态分类,而是对投射和维持情境定义的动态问题进行分析。


值得一说的是,这本书之所以当时在爱丁堡大学出版,是因为戈夫曼当时在我们学校当助理。他硕士毕业后来了我们系,帮助做一些社会调查。在读博的时候,他又在苏格兰的设得兰岛做了田野调查——这段往事,如今也成为这个小岛旅游宣传的卖点之一。不过,据说当地人当时觉得戈夫曼怪怪的——因为他总是喜欢静静地窥视大家在家里是怎么互动的!


2.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 New York: Anchor Books.

推荐: 1959年的新版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与1956年的版本保留了相同的章节结构,但 扩充了内容 。除了早先版本中已包含的戏剧学概念外,还增加了新的插图,而之前在脚注中提到的插图则被移至正文中。


3. Goffman, Erving. 1961a.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 New York: Anchor Books.

【中译本】《精神病院:论精神病患与其他被收容者的社会处境》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精神病院》

推荐: 本书以在华盛顿特区圣伊丽莎白医院一年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共撰写了四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探讨了精神病院作为一个封闭环境的特征,将其视为一个“完全的机构”;第二篇文章探讨了精神病人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框架(他们的 “道德生涯”)的变化;第三篇文章分析了医院丰富的 “底层生活”,通过这些生活,病人可以表达与医院所提出的社会存在模式的距离;第四篇文章是对精神病院的批判。


4. Goffman, Erving. 1961b. Encounters: Two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interaction . Indianapolis: Bobbs Merrill.

推荐: “Encounters”是指参与者保持单一的认知和视觉注意力的互动。对“游戏中的乐趣 ”的研究表明了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在封闭的互动中选择更广泛的社会属性的“膜”的重要性。作为功能主义角色理论的替代理论,“角色距离”捕捉到了互动行为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玩笑、讽刺和自嘲,这意味着自我与当前角色要求所暗示的不同。


5. Goffman, Erving. 1963a.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Notes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gatherings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中译本】《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公共场所的行为》

推荐: 该书研究的不是公共场所本身,而是其中典型的互动类型。书中介绍了 非聚焦互动和聚焦互动 的主要概念,非聚焦互动是指人们在他人面前追求自己的关注点,而聚焦互动则是指人们合作维持单一的关注点。书中还包括对情境礼仪、公民注意力不集中、肢体习惯用语、介入和参与的重要讨论。


6. Goffman, Erving. 1963b.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中译本】《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商务印书馆,2009年。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推荐: 该书探讨了在某种情况下不被完全接受的人的处境和关系。书中通过对残疾、种族、犯罪、偏差等社会问题的研究,展示了 “失信者 ”和“可失信者”如何处理与“正常人”的关系 。本书对社会身份、个人身份、自我身份或感觉身份进行了有效区分,并引入了现在流行的“ 身份政治 ”概念。


7. Goffman, Erving.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 New York: Anchor Books.

推荐: 该书汇集了主要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期刊文章,内容涉及面子工夫、恭敬和举止、尴尬、交往疏离以及精神症状,每篇文章都展示了 交往社会学如何关注“不是人和他们的时刻”,而是“时刻和他们的人” (第3页)。其中还包括他根据对内华达州赌场赌博情况的观察而撰写的新研究报告“Where the Action Is”。戈夫曼对“致命”活动和情境(即那些既有问题又有后果的活动和情境)的关注促进了对赌博和其他高风险活动的进一步研究。


8. Goffman, Erving. 1969. Strategic interaction . Philadelphia: Univ. of Philadelphia Press.

*《Strategic interaction》

推荐: 本书的两个章节探讨了欺骗和算计在 “ 相互互动 ”中的作用。“表达游戏”探讨了”人类获取、揭示和隐藏信息的一种普遍能力"(第4页),重点是对他人意图的推断。“战略互动”探讨了在相互决定命运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基础。这两章使米德的“采取他人的态度”概念及其有时隐含的简单的主体间性概念变得更加复杂。


9. Goffman, Erving. 1971. Relations in public: Microstudies of the public order . New York: Basic Books.

推荐: 该书延续了《公共场所的行为》一书中关于“ 非集中性交往 ”和“ 集中性交往 ”的论述。书中的六个独立章节探讨了“单身”和“同居”、有助于维护自我的个人领地类型、“支持性交流”和“补救性交流”,这些交流使日常交往井然有序。“联结符号”和“正常外观”使人际关系、场所和情境变得有意义。本文附录包含了1969年的文章《地方的疯狂》,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传记色彩,概述了精神病患者在家中造成的破坏。


10.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

【中译本】《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

推荐: 戈夫曼的这本著作酝酿十年之久,显然是他的一部代表作,探索了社会生活的经验层面。该书提供了一种概念术语,以解决“ 这里发生了什么? ”这一基本实际问题。虽然经验是通过主要框架来感知的,但这些框架也可能转变为关键点和捏造内容。如何建立框架及其脆弱性是分析的主要关注点。这一概念框架将在戏剧框架(第5章)和谈话(第13章)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11. Goffman, Erving. 1979. Gender advertisements . London and Basingstoke, UK: Macmillan.

推荐: 本书通过五百多幅广告和其他公开图片,分析了广告图片中的性别展示方式。戈夫曼对图片进行了“ 图像模式分析 ”,其主要主题包括:相对尺寸、女性涉及、功能等级、家庭、从属关系的仪式化以及特许退出,这些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性别差异。 戈夫曼的这本书比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著名的表演性理论早了十多年。


12. Goffman, Erving. 1981a. Forms of talk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推荐: 本书五章中的三章此前已出版。“回复与回应”对会话分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表面上更为开放的参照-回应模式。“回应的呐喊”为非词汇语篇社会学提供了论据。“立足点”是关于对齐的一般性陈述:共同对话者的身份如何在我们如何产生或接受谈话中体现出来。“演讲”将前述方法的大部分应用于仪式性演讲。“广播谈话”集中讨论了DJ的语音错误,以了解普通谈话中不完美之处的特点。



研究戈夫曼的综合专著


有关戈夫曼著作的书籍相比他应有的声誉要少,这或许证明他的著作对批评评价提出了重大挑战。 Burns(1992)的评论对于戈夫曼著作的细心读者来说仍然是一本重要的著作。 他对戈夫曼的文章和著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突出其成就,揭露其不足,并勾勒出它们与更广泛的思想潮流之间的联系。


确定戈夫曼社会学的主导主题是专著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Manning(1992)指出, 信任与策略之间的紧张关系 贯穿于戈夫曼的著作中。Scheff(2006)认为戈夫曼是情感社会学兴起的领军人物,而Winkin和Leeds-Hurwitz(2014)则强调了戈夫曼被忽视的对 媒体和传播理论 的贡献。Manning(1992)、Smith(2006)、Leeds-Hurwitz(2014)以及Jacobsen Kristiansen(2015)分别探讨了戈夫曼的研究方法这一难题。


*Tom Burns


13. Burns, Tom. 1992. Erving Goffman. London: Routledge.

推荐: 值得一说的是,Tom Burns是我们爱丁堡大学的老师。爱大图书馆还保留了他的很多手稿、访谈稿,甚至包括他晚年一本未完成专著的手稿!他和戈夫曼也是多年朋友,所以这本书的质量才得以保障。


14. Collins, Randall. 1980. Erving Goffm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theory . In The View from Goffman. Edited by Jason Ditton, 170–209. London and Basingstoke, UK: Macmillan.


15. Jacobsen, Michael Hviid, and Søren Kristiansen. 2015. The social thought of Erving Goffman . London: SAGE.


16. Manning, Philip. 1992. Erving Goffman and modern sociology . Cambridge, MA: Polity.


17. Scheff, Thomas J. 2006. Goffman unbound! A new paradigm for social science . Boulder, CO: Paradigm.


18. Smith, Greg. 2006. Erving Goffman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 Williams, Robin. 1998. Erving Goffman. In Key sociological thinkers. Edited by Rob Stones, 151–162. London: Macmillan.

【中译本】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

推荐: 这本书也有中译本了,里面仍有戈夫曼的章节。


20. Winkin, Yves, and Wendy Leeds-Hurwitz. 2014. Erving Goffma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 Oxford: Peter Lang.

*《Erving Goffma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研究戈夫曼的必读论文集


Ditton(1980)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批评界对戈夫曼的许多关注;Drew和Wootton(1988)收录了1986年在约克举行的戈夫曼重要会议上重要发言者的章节;Riggins(1990)收录了参加1987年印度迈索尔戈夫曼会议的北美和印度学者的论文;Smith(1999)和Treviño(2003)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对戈夫曼的重新评价;Jacobsen(2010)对21世纪早期的关注也有类似的作用;


Lemert和Branaman(1997)汇集了戈夫曼所有著作的摘录 ,而Fine和Smith(2000)则汇集了直至本世纪末的大量重要批评文献。


*Charles Lemert


21. Ditton, Jason, ed. 1980. The view from Goffman . London and Basingstoke, UK: Macmillan.


22. Drew, Paul, and Anthony Wootton, eds. 1988. Erving Goffman: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order . Cambridge, MA: Polity.


23. Fine, Gary Alan, and Gregory W. H. Smith, eds. 2000. Erving Goffman . 4 vols. Sage Master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London: Sage.

推荐: 这本书也是Sage的《现代社会思想大师》丛书之一,是汇集了20世纪对这些大师的研究的重要文献,所以质量非常高!编者Gary Fine也是研究象征互动论的当代重要学者。


24. Jacobsen, Michael Hviid, ed. 2010. The contemporary Goffman . London: Routledge.


25. Lemert, Charles, and Ann Branaman, eds. 1997. The Goffman reader . Malden, MA: Blackwell.

26. Riggins, Stephen H., ed. 1990. Beyond Goffman: Studies on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7. Smith, Greg, ed. 1999. Goffma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Studies in a sociological legacy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8. Treviño, Javier, ed. 2003. Goffman’s legacy .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The Goffman reader》

*《Goffman’s legacy》



戈夫曼与其他思想家的比较研究


“专著和综述”中列出的所有书籍都将戈夫曼与社会学的经典人物和当代观点联系起来。


戈夫曼避免直接回答批评者——1981年的作品 A reply to Denzin and Keller 是唯一的例外。 Verhoeven(1993)的作品是戈夫曼唯一一篇内容广泛的英文访谈。 Gouldner(1970)和Manning(1976)的文章分别论述了戈夫曼的社会学所揭示的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转变。


*《A reply to Denzin and Keller》截图


Winkin(1988)年的作品评估了戈夫曼的传记轨迹。 Shalin(2009)的作品提供了大量与戈夫曼相识者的在线访谈。 Davis(1997)、Leib(2017)和Schegloff(1988)的作品分别比较了戈夫曼与西美尔、福柯对会话分析的贡献。Bennett(1994)的作品是一位著名作家和剧作家对戈夫曼的赞赏。


29. Bennett, Alan. 1994. Cold Sweat . London Review of Books 3.19 (15 October):12–13.


30. Davis, Murray S. 1997. Georg Simmel and Erving Goffman: Legitimators of the soc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 QualitativeSociology 20.3: 369–388.


31. Goffman, Erving. 1981b. A reply to Denzin and Keller .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0.1: 60–68.


32. Gouldner, Alvin. 1970. Other symptoms of the crisis. In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 By Alvin Gouldner, 378–390. New York: Basic Books.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33. Leib, Robert S. 2017. Spaces of the self: Foucault and Goffman on the micro-physics of discipline . Philosophy Today 61.1: 189–210.


34. Manning, Peter K. 1976. The decline of civility: A comment on Erving Goffman’s sociology .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13.1: 13–25.


35. Schegloff, Emanuel A. 1988. Goffman and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 In ErvingGoffman: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order . Edited by Paul Drew and Anthony Wootton, 89–135.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36. Shalin, Dmitri N. 2009. Bios Sociologicus: The Erving Goffman Archives . Digital Scholarship@UNLV.


37. Verhoeven, Jef, C. 1993. An interview with Erving Goffman, 1980 .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26.3: 317–348.


38. Winkin, Yves. 1988. Erving Goffman: Portrait du sociologue en jeune homme. In Erving Goffman, Les Moments and Leurs Hommes . Edited by Yves Winkin, 11–92. Paris: Seuil/Minuit.


*Bios Sociologicus: The Erving Goffman Archives官网截图


最后, 我再推荐两本前沿的戈夫曼研究作品 ,补齐40本,也许大家会感兴趣!


39. Jaworski, Gary. 2023. Erving Goffman and the Cold War . Lanham: Lexington.

推荐: 这本书反映了近些年对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学者的研究趋势——这些看似和政治无关的学者,是如何和“冷战”有关。这种关系并不止是关于学者如何参与冷战有关的项目,也涉及如何以美国为范本对“非美国”进行分析。


40. Shalin, Dmitri N. 2024. Erving Manuel Goffman: Biographical Sources of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 1st edition. Routledge.

推荐: 这本书在去年年底刚刚出版。你可能以为戈夫曼这样的大师,应该有不少学者传记。其实并不是。目前,我只知道两本,一本是来自比利时学者的法语作品,另一本就是这个。Shalin是前苏联学者,年纪很大的时候又跑到了美国读书和留任。他收藏了非常多的美国社会学家档案,其中部分公布在网上。这本书,就是他访谈了戈夫曼的亲戚朋友,又找到戈夫曼的很多档案写出来的作品,非常难得——因为戈夫曼很少也不愿意曝光个人生活,甚至不太拍照,所以给后世的生平写作留下了难题。


*Erving Goffman and the Cold War

*Erving Manuel Goffman: Biographical Sources of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相关推送

马克斯·韦伯研究:20个主题和100本必读书单

书单 | 物质理论:从马克思到算法研究的60本必读书籍

如何系统学习理论、搭建理论地图?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50位社会学大师(万字长文,宜收藏)


这是社会学理论大缸的第 1026 期推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