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是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报,1950年3月4日创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昆明信息港  ·  突发!一飞机失联! ·  昨天  
春城晚报  ·  云南人贡献超亿元!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刚刚,知名景区道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日报

致敬!2024年第一批“云南好人”名单发布,这些人入选→

云南日报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09-09 13:28

正文

一起来看他们的事迹

↓↓↓

李华沧,男,布朗族,1985年5月生,临沧市凤庆县华意盲人推拿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华沧幼年时因病双目失明,后在凤庆县残联的帮助下赴昆明学习保健按摩。2013年,李华沧回家创业,开起了凤庆县第一家盲人推拿服务店,后又升级为盲人推拿服务中心。2014年以来,他创办了2家盲人按摩店,为盲友们提供就业岗位10多个,培训200多人(次),教会了盲友们许多实用技能。2023年,他被推选为临沧市盲人协会主席和凤庆县盲人协会主席,并当选为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他积极为临沧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先后获得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史荣仙,女,哈尼族,1967年7月生,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街道龙源社区十二居民组居民。史荣仙乐于助人,只要邻居有急事、难事,她都会主动去帮忙。30多年来,她帮助许多年轻夫妇照顾孩子,被称为“荣仙妈妈”。她还救起过落水老人,经常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每天带领居民小组群众开展广场舞等文体活动。2024年,她的家庭获评西双版纳州“最美家庭”。多年来,史荣仙用爱心、热心、细心、善心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真善美”的赞歌。

李红富,男,1985年1月生,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1995年,10岁的李红富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腿,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身残志坚的李红富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成功脱贫致富。脱贫后,他不忘热心帮助他人,不忘回馈邻里乡亲,聘请当地村民、残疾人、老弱群体为零工或季节工,为许多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李红富通过建立残友微信群,帮助残友们就业,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和尊重。他先后荣获2018年普洱市残疾人技能竞赛木雕组第二名、2021年云南省残疾人工艺品工美杯木雕铜奖,2022年、2023年普洱市残疾人创业示范户和领军人才。

刘增元,男,1937年4月生,中共党员,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章斐村委会大营村一组村民。1978年从玉溪市易门矿务局退休后,他主动为家乡义务修桥铺路,28年坚持在荒山植树,靠着肩挑背驮石块等材料先后筑坝10余道。刘增元年近古稀入党后,4次交纳大额党费,更加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捐物。他说,“听党话、跟党走”是他一生的信念。87载春秋,他以岁月为纸,用生命为笔,书写了一段感动人心的传奇。

赵新民,男,1952年6月生,中共党员,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康巴新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新民成立公司后,帮助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他出资为村里修建公路、便桥和水池,积极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帮助村里的残疾人员、老人和困难户,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赵新民1994年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荣获第六届全国“创业之星”称号,2014年5月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荣获迪庆州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

李明,男,汉族,1988年1月生,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天宝寺村委会朱家圩村村民。2023年9月11日凌晨,朱家圩村一户村民家突发火灾,李明挺身而出,冲入火海,伸出援手,和县消防救援大队、当地群众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未造成其他邻居的生命财产损失,挽救了一个家庭。2023年,李明被评为“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王文国,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保山市隆阳区永盛街道羊邑社区清水沟4组村民。2023年4月8日,永盛街道羊邑社区大寨子链子桥小河口东侧河边有学生不慎掉入水中,该河段为一处“V”形转口,是河道的聚水点,水流湍急且暗流较多,非常危险。年近花甲的王文国在听说有人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跳入浑浊的水中,勇救两名落水学生,2023年先后被评为“保山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保山好人”。

李亚杰,男,1965年1月生,红河州蒙自市锦华路世纪花园小区居民。李亚杰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2022年已被切除左侧一叶肺,靠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走出了患病的阴霾。2023年6月25日,李亚杰和妻子正在蒙自市南湖西路散步,遇到一名女子正在水中挣扎。他不顾自身安危,立刻跳入湖中将落水女子救起。在蒙自市天马物业公司担任小区保安的18年间,李亚杰曾2次冲进失火的居民家中灭火,多次为因店主粗心未上锁的商铺和超市守夜。李亚杰不仅以乐观的态度直面人生,而且还尽力帮助身边的人,用行动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岩吨,男,傣族,1966年12月生,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江北街道曼各社区曼各居民小组居民。2024年3月15日13时,正好在澜沧江边的岩吨忽然听到有人呼救,于是他奋不顾身扎进冰冷的江水中,成功救起1名落水男子。岩吨曾担任村主任,任职期间累计排查调解群众矛盾纠纷100余起,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很多难题。离任后,他带领曼各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爱心帮扶等志愿活动,得到了社区广大群众的称赞。

和仕中,男,白族,1971年1月生,怒江州兰坪县营盘镇恩棋村委会梭罗寨村村民。2024年3月24日,和仕中在赶集途中遇到有人落水。危急时刻,50多岁的和仕中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跳进冰冷的澜沧江中,营救落水少年。和仕中的第一轮施救,将少年托举前行了20多米,为后续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在及时赶到的民警的支援下成功将少年救上岸。

罗霄,男,白族,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三合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他始终怀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区建设奉献,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初心,二十多年如一日,努力为社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他提出了“一心三合四加力”,重塑“文化惠民”党建品牌,社区治理得越来越好。他义务照顾辖区内一名生活困难的老人,并资助多名大学生,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誉。罗霄的故事,是一首感人的赞歌,是对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黄道军,男,汉族,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昭通市彝良县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磨浮作业经理。他23年扎根浮选岗位,积极向行业专家请教,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技能。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推动彝良驰宏铅锌选矿工艺迈上新台阶。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中国铜业“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3年摘得云南省第二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矿石处理工(铅锌选矿)技能竞赛“状元”桂冠。

邹存涛,男,2001年6月生,共青团员,昭通市昭阳区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队员。工作以来,他苦练本领、敢挑重担、勤奋备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2023年5月,邹存涛所在大队接到报警,有女生在某处一栋楼的楼顶欲跳楼轻生。危急关头,他沉着冷静耐心劝导,用一杯奶茶机智地挽救了轻生女生的生命。《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深度报道,他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奶茶涛”。

李建开,男,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曲靖市罗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自1997年7月投身农业工作以来,他一直在农业领域默默耕耘着,以执着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不断尝试农业技术创新。李建开在农业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获得了22项专利授权,发表了2部著作、33篇科技论文,主持研究了3项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先后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等20余项荣誉。

余林,男,1965年2月生,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余林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21年来,余林始终把化解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常年坚守在调解第一线,成功化解3000余起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率超过92%。他将自己调解的案件纠纷整理成120多万字的卷宗,总结出“庭审式调解法”“自然调解法”等调解技巧,并到弥勒市各乡镇以及红河州各县市开展调解技巧培训交流,将自己20余年的调解经验倾囊相授。余林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司法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阿本枝,男,彝族,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理州南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编导、国家二级演员(退休)。40多年来,阿本枝全身心投入到南涧跳菜这一独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中,从一名普通农村彝族青年成长为传播南涧跳菜文化的领头人,使得南涧跳菜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他的努力下,南涧跳菜成功申遗,并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阿本枝退休后,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基层”等活动,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志愿宣讲。阿本枝的家庭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云南省最美家庭”等称号。

廖昌茂,男,汉族,1981年5月生,中共党员,德宏州梁河县公安局第六党支部书记、刑侦大队大队长。2015年廖昌茂担任梁河刑侦大队大队长以来,该大队综合破案率和现行案件破案率一直稳居德宏州第一。在廖昌茂的带领下,梁河刑侦大队成功破获了沉积多年的命案积案和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梁河县实现了连续16年现行命案全破。廖昌茂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两次被评为德宏州“十佳破案能手”,202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王斌,男,白族,1972年4月生,中共党员,怒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科普宣教股股长。王斌坚守高黎贡山29年,在濒危物种记录、保护、宣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长年累月的钻研,王斌成长为保护区的乡土专家、动物专家、摄影专家,是中国自然摄影专业团队“西南山地”的签约摄影师。在做好记录工作的同时,他还认真研究网络宣传,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先后获得“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60周年”生态摄影比赛银奖、“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荣誉。

王平,男,汉族,1966年11月生,临沧市永德县委宣传部干部。参加工作至今,王平驻守棠梨山电视差转台40年。他努力钻研技术,克服各种困难,独立排除了无数的机器设备故障。多年来,不论发生什么故障,王平都会认真记录故障原因、维修经过和维修方法,他还自学了电视差频转播、卫星地面接收等技术。王平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全县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得云南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曾荻舒,女,拉祜族,1987年8月生,中共党员,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长青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工作站副站长。在她1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曾荻舒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2012年,奶奶病情恶化,曾荻舒与男友放弃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昆明照料护理老人。后来,爷爷也患上了严重疾病,曾荻舒和丈夫又担起了照顾爷爷的责任。在她和丈夫的影响下,如今他们5岁的女儿也学会了关心老人。一家人共同用真情书写着亲情与善良的感人故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昆明信息港  ·  突发!一飞机失联!
昨天
春城晚报  ·  云南人贡献超亿元!
2 天前
春城晚报  ·  刚刚,知名景区道歉!
2 天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叶挺九个子女的最终结局
8 年前
东七门  ·  人生没有高潮吃什么?
7 年前
大叔爱吐槽  ·  日本设计的中国风泳装,你们感受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