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伍戈经济笔记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他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获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本平台致力于分享经济思想火花,记录研究心路历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伍戈经济笔记

增长的底线

伍戈经济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2-18 17: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核心观点:

1.又至经济增长目标确定时。作为中央经济工作“六稳”之首,稳就业构成经济增长的底线约束。近期降薪裁员消息频现,但官方失业率等指标却仍处低位。当前就业形势究竟是好是坏?未来劳动力市场如何演绎?失业又将如何影响增长目标及宏观政策?

2.从供给角度看,劳动力供给减少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快”变量。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持续减少,城镇劳动力供给增速快速下降,这些供给面的变化实际上有助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

3.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速下行使得劳动力需求也在放缓,与之相关的诸如PMI从业人员等表征就业需求的指标呈现明显下滑。但由于劳动力供给收缩快于劳动力需求下滑,因此前期整体失业率不升反降。当然,局部与结构性失业问题仍难以避免。

4.展望2019年,经济下行将使劳动力需求进一步趋缓,就业市场面临压力。但劳动力供给也在收缩。综合测算,即使实际GDP降至6%,调查失业率仍处5.5%以下,无碍就业目标的实现。若附加2020年经济翻番等考虑,今年GDP最终运行结果或不低于6.2%。


正文:

一、令人困惑的就业?

时至年初,又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时。稳就业位居当前中央经济工作的“六稳”之首,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底线。近期企业降薪裁员的信息频频出现,PMI从业人员等指标一路走低,似乎意味着就业情况有所恶化。但令人困惑的是,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求人倍率等却指向就业向好。当前就业究竟是好是坏?未来就业形势将如何演绎?这些直接关乎经济增长目标的制订以及宏观政策的预判。 失业率是劳动力供需均衡的结果,研判就业市场应综合考虑供需双方的动态变化。


图1:当前就业形势究竟是好是坏?

来源:根据WIND整理


二、就业好与坏:供给视角

从供给角度看,劳动力供给减少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快”变量。 事实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开始转入负增长,城镇劳动力供给也趋势性收缩。根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将继续较快收缩。这些供给面的变化实际上有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


图2: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正在较快收缩

来源:根据WIND、世界银行数据整理

注:1.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城镇就业人员总数+城镇失业人员总数,其中城镇失业人员总数根据失业率数据推算得到;2.老年人口占比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三、就业好与坏:需求视角

劳动力需求是影响就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趋势下行使劳动力需求也在放缓,诸如PMI从业人员等表征就业需求的指标明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经济增速下行使得劳动力需求在放缓,但由于经济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等原因,劳动力需求的降幅小于经济的降幅。


图3:随着经济进一步下行,劳动力需求将持续放缓

来源:根据WIND整理

注:1.由于存在各类型的失业人员,现实中城镇就业人数少于劳动力总体供给人数,因此可用城镇就业人数表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2.2019-2020年城镇劳动力需求是按GDP增速都为6%的水平进行保守预测的。3.为减少月度波动,对PMI从业人员数据进行了半年平均处理。


四、就业好与坏:展望2019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劳动力供给收缩快于劳动力需求下滑,因而失业率不升反降,整体就业市场保持稳健。 展望2019年,经济下行背景下劳动力需求将明显放缓,就业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由于劳动力供给也在进一步收缩,因此即使GDP增速下降为6%,城镇调查失业率也还将处于5.5%以下的温和水平。


图4:即使GDP放缓至6%,调查失业率仍将处于5.5%以下的温和水平

来源:根据WIND整理

注: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序列较短,考虑到调查失业率往往高于登记失业率 1.1个百分点左右,我们据此推算了以前更多年份的调查失业率。2.2019-2020年城镇劳动力需求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按照GDP增速都为6%的水平进行保守预测的。


从近期已公布的地方两会信息来看,各地今年的新增就业人数目标与去年较为接近。预计2019年,中央制订的新增就业人数目标可能维持在1100万左右,与去年大致持平。 近年来,GDP每增长一个点能够带动的新增就业人数在持续上升,我们按照较为保守的标准(GDP一个百分点对应新增205万就业人数)进行测算表明, 2019年 GDP增速 即使降至 6%,也可实现110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人数目标。


图5:GDP增速即使降至6%,也可实现今年新增就业人数目标

来源:根据WIND整理

注:乐观、中性、悲观分别对应2019年实际GDP增速为6.5%、6.3%、6%的三种情形。


总之,2019年维持6%的经济增速就可能实现政府的各类就业目标。 若附加2020年经济翻番的考虑,实际运行中今年的GDP增速或许不会低于6.2%。随着逆周期宏观政策的不断发力,整体失业率或将滞后企稳。当然,局部性、结构性失业问题仍难以避免。


图6:政策底已现,未来失业率将滞后企稳

来源:根据WIND整理


五、基本结论

一是 从供给角度看,劳动力供给减少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快”变量。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持续减少,城镇劳动力供给增速快速下降,这些供给面的变化实际上有助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

二是 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速下行使得劳动力需求也在放缓,与之相关的诸如PMI从业人员等表征就业需求的指标呈现明显下滑。但由于劳动力供给收缩快于劳动力需求下滑,因此前期整体失业率不升反降。当然,局部与结构性失业问题仍难以避免。

三是 展望2019年,经济下行将使劳动力需求进一步趋缓,就业市场面临压力。但劳动力供给也在收缩。综合测算,即使实际GDP降至6%,调查失业率仍处5.5%以下,无碍就业目标的实现。若附加2020年经济翻番等考虑,今年GDP最终运行结果或不低于6.2%。


【作者】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并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宏观预测亚军。清华、复旦、人民大学兼职导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

徐剑、宋陕珊 :宏观研究员。

陈婷婷 :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 杠杆加减之间 ,2019年1月23日

2. 外需非常路 ,2019年1月6日

3. 盲人摸象,感知均衡 ,2018年12月25日

4. 对冲之年:2019 ,2018年12月18日

5. 积极财政会有多积极? 2018年12月4日

6. 地产投资,寒冬是否将至? 2018年11月20日

7. 纾困信用紧缩, 2018年11月12日

8. 预见经济:11月 ,2018年11月6日

9. 供给侧改革下半场 ,2018年10月25日

10. 预见经济:10月 ,2018年10月10日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伍戈经济笔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药物一致性评价  ·  职场 | CRC 的发展前景如何?
7 年前
中国旅游报  ·  共享办公会成为酒店的下一个风口吗?
7 年前
知产团  ·  通信方法专利的江湖之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