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脑洞又给运营小白们
带来免费好课了
前几天,我在微信上面收到了一条这样的留言。
其实,我在后台总是能收到类似的留言。
其中大多是想要进入运营领域的
应届毕业生
,或者只工作了一两年的
初级运营
们
。他们想要入行或是跳槽,但因为学历背景、项目经验等种种原因,还没有找到心仪的运营工作。
看着即将身边的朋友都纷纷收到了心仪的offer,而自己却待在原地,恐慌和对未来的迷茫每日剧增。
在深入了解他们的焦虑和疑惑后,我发现他们身上都存在着这样的
共性
:
● 投了十几份简历了,基本没有什么回应,好不容易得到了面试机会,面试官问了几个问题就懵逼了,感觉目前的能力根本达不到要求;
● 运营岗位的需求好多,写文案、管社群、做活动方案...感觉自己是个打杂的;
● 大家都说运营岗位已经达到饱和了,那我还有机会吗?
通过他们的自述,可以看出这几位同学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1
不知道运营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类同学,大多被“互联网高薪”所吸引,单纯想要以“运营”作为跳板进入互联网行业。
(数据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那么,灵魂式的拷问来了,运营到底是什么呢?
从广义的角度上讲,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
也就是说:
只要有利于推进网站产品的一切事项包括内容输出、活动策划、社群管理、数据分析等都属于运营的工作范围内。
也许这么解释,对于运营还是很模糊。这里以网易爸爸的招聘描述为例,应该会更直观。
从这几份招聘的运营职位描述中,我们可以初步地提炼出运营岗位至少需要干这些:
①内容运营:
除了文案撰写,还要有捕捉热点的敏锐度;
②用户运营:
拉新、促活、留存、转化,增加用户粘性;
③活动策划:
策划活动,为产品做营销;
④数据分析:
收集分析数据,用数据驱动运营;
⑤协同能力:
与其他岗位的运营一起协作配合推广产品。
......
02
没有核心竞争力,陷入碎片化工作
一堆朋友里,小透明总是很容易被忽略,做运营也是一样的道理。
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这4大运营分支,
我们至少要培养出一项很能打的长板来,形成自己职业发展的护城河。
比如用户运营,普通的运营只需要做到 “能交差”,把最常规的手段都囫囵执行一遍,但KPI依旧遥不可及。
但如果要形成长板,至少需要
了解
用户增长的三大阶段
,以及不同阶段的对应策略,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在拉新的基础上,更需要做好留存和融合的工作等等。
03
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运营是一种需要随时保持“学习”的工作岗位,需要不断通过学习来补齐短板,更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告别“打杂”、“反复低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