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众多,惠山古镇是其中之一,具有绝美风光和历史底蕴。文章介绍了惠山古镇的景点,包括九龙山、天下第二泉、惠山寺、龙头河、寄畅园等,并提到了其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惠山古镇的美食和住宿建议。最后提醒游客注意事项。
文章详细介绍了惠山古镇的主要景点,包括九龙山、天下第二泉、惠山寺、龙头河、寄畅园等,并提及了各景点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游客在游览惠山古镇时,应注意选择正规运营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地点,遵守景区的规定和购票规则。
提起古镇你会想起哪个?
是幽静的乌镇,古朴的西塘还是宛如水墨画的宏村?
其实中国古镇众多,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还有许多没被发现的古镇。
尽管它们名气不大,却同样拥有绝美风光,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惠山古镇。
曾有人吟过这样的诗句:“春风袅袅入锡城,四月惠山遍地花。”
这里的锡城指的是无锡。
四月的锡城,是春天的完美缩影,满山开遍,姹紫嫣红。
古镇春景,混着轻柔的熏风,让人迷醉。坐落于无锡西郊的惠山,更是古已有之,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山。
山有九陇,所以无锡人也会叫它九龙山。
惠山之美,只从一件事便能看出来。
清朝康熙、乾隆两帝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100年间,分别七次驾临惠山,并独赞它为“江南第一山”。
在他看来,“惟惠山幽雅闲静”,他就是对惠山情有独钟。
天下第二泉
不得不提的是乾隆皇帝每次到惠山,必做一件风雅事:煮茶品茗。
原来惠山寺历史悠久,景色清幽,寺内的泉水清澈甘甜,被誉为天下第二泉,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们都喜欢在这里集会,博古论今,以茶会友,传为美谈。
茶圣陆羽•二泉映月
南朝古寺惠山泉,裹名来寻第二泉。
贪恋君恩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惠山泉相传经中国唐代陆羽亲品其味,故一名陆子泉,经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水源于若冰洞,呈伏流而出成泉。
泉池先围砌成上、中两池。上池呈八角形,由八根小巧的方柱嵌八块条石以为栏,池深三尺余。池中泉水水质很好,水色透明,甘冽可口。
明代雕刻家杨理特在下池池壁雕刻了一具螭首,这螭首似龙非龙,俗称石龙头,中池泉水则通过石龙头下注到大池之中,终年喷涌不息。
池前建有供茶人品茗的漪澜堂,苏东坡曾在此赋诗曰:“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惠山寺
无锡惠山古镇有一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
进入寺院之后,抬头望去有座石桥,名为金莲桥
,始建于宋朝,已有800多年历史,为三孔石梁桥,长10多米,造型古朴,经过多次修缮,是无锡市目前保存最古老的石桥。
寺中的银杏树是无锡市区树龄最长的树之一。
树高21米,树干直径近2米,腰围需4人合抱。树上寄生一植物“薜荔”也逾200龄。
清朝诗人秦琳曾写下:“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
惠山的河
在惠山古镇,中轴线上就有一条河。古镇的房屋沿河而建,古老祠堂、私家花园密布其间,古韵保存得极为完好。
这条河叫做龙头河。
其实龙头河本是惠山浜的西段,因为乾隆下江南时曾在码头上岸,故从宝善桥至西称龙头河,河的端头还真的有个龙头。
惠山还有一条重要的河叫惠山浜,从无锡古运河的“西关”黄埠墩处直通至惠山古镇的横街口,全长约为1.4公里。
惠山浜在历史上也是通往惠山寺和寄畅园的重要水路,对于当地的交通和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条河流不仅连接了古镇与外界,还为古镇增添了一抹自然的风光。
寄畅园
寄畅园是江南四大园林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
它以高超的借景,凝练的叠山,理水手法,创造出 江南 奇石“介如峰”、知鱼槛、八音涧等二十景。
这里一年四季景不同,春夏的绿树碧水,冬日的雪园情趣,而秋季却是它最绚烂的季节,园内层林尽染,红叶胜火,五彩斑斓,一座 中国风的古典园林变成了西方的油画。
乾隆皇帝曾八次到访寄畅园(秦园),评说“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
回京后乾隆皇帝还在颐和园里仿造了一座寄畅园,名曰“惠山园”。
惠山祠堂群
祠堂及其宗祠谱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无锡惠山古代祠堂群,以公元5世纪的南朝惠山古寺、唐代的天下第二泉为核心,沿着古运河惠山浜、秦园街、绣嶂街市井,连续发育分布形成的这100余处古代祠堂和部分遗址。
在这些古祠堂群中,名声显赫而为读者熟知的政坛人物:
周代奔吴的泰伯,春秋的钱武肃王,战国的春申君,唐代名相李绅、张巡;
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范仲淹;
明代的秦宝、邵宝、顾可久、海瑞;
文人高士中的重量级人物则有东晋画神顾恺之,唐代的”茶圣“陆羽,元代大画家倪云林;
至于祠堂中各种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形态,如会馆公所、书院戏台、酒肆茶楼、门楼牌坊、照壁楼阁、码头桥梁……更是蔚为大观。
除了这些知名的景点外,惠山古镇可谓是一步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