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力资源研究
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输入“微课”获取最新的学习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  10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10 小时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1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下雪啦!今起河南多地将迎雨雪→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力资源研究

炸裂!山东大学生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出院后反手将父母也送了进去...

人力资源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8-05 12:30

正文


那些拼命鸡娃的父母忘记了,自己也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




这两天,看到了一个很荒唐的新闻。

山东淄博,一个叫莫楠(化名)的男生,明明没有生病,却被父母强制送往精神病院。

事情还要从高三那年说起。

莫楠是住校生,每天早上6点要学到晚上11点。

每过三个星期,才能回家一天。

可就是这一天的休息时间,还要被父母逼着学习。

时间久了,莫楠感到身心疲惫,就跟莫母打电话说想请假休息一天。

但被莫母无情拒绝。

莫母说, 除非他生病,否则别想偷懒

可莫楠身体很健康,能有什么病?

他苦求母亲说在学校压力很大,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真的想好好休息一下。

结果你猜怎么着?

莫母觉得自己儿子压力大,是生病的缘故,当即把儿子带到了医院。

在导医的指引下,莫母带儿子看了心理科。

经诊断,医生认为莫楠是过度劳累,建议休息几天再去学校。

莫楠以为自己终于能休息了,谁知道,莫母一听他没病,竟催促他赶紧去学校...

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莫楠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

他只想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

为此,他恳求医生给他开点儿药。

莫楠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都要吃药了就说明我生病了,肯定能休息。”

万万没想到,吃过药后,莫母还是把他送回了学校。

此后,莫楠只要一说自己压力大,莫母就让他服药。

在莫母看来,这药就是为儿子释放压力的法宝...




2017年,莫楠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

因为成绩优异,在大学成功拿到了奖学金。

此外,他善良开朗、乐于助人,班里同学都很喜欢他,并成为了班助。

可是一回到家,这一切都变了。

只要他一跟父母发生矛盾,莫母就说他犯病了,要带他看精神科。

莫楠据理力争,莫母便跑到医院告诉医生,说他病情加重了,需要加大药量。

开完药,拿回家逼迫儿子吃…

为了让父母安心,莫楠只能顺从。

渐渐的,顺从变成了习惯。

“我离开家去上大学,我妈都会隔三岔五打电话叮嘱我要按时吃药。”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9年。

服药两年多的莫楠,健康状况悄无声息间发生了变化:

没吃药前,身高1.83的莫楠,体重是160斤。

吃药后,他的体重飙升到了240斤,而且记忆衰退得厉害。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疫情期间,为了让莫楠专心学习,莫父不允许莫楠出房门。

只要他敢出门,就会被认定不好好学习,受到批评教育。

莫楠只能用拒绝父母进入他房间的方式,表达反抗。

而这种反抗,落在莫父莫母眼里就是行为异常。

于是,他被父母强制带到北京看病,被诊断出抑郁症。

医生说:

“关于肥胖,是因为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中含有激素所致。”

建议停药,找情感咨询师沟通心理问题。

可莫父莫母并没有听进去,她们觉得咨询师太贵。

期间,莫父莫母还在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离婚。

莫父更是表示,离婚后不再支付他的学费。

种种因素之下,莫楠决定暂时休学。
可这一举动非但没让莫父莫母醒悟,反而让她们更加肯定自家儿子就是病得不轻...

更加频繁的带莫楠看病,吃药。

2021年,还把莫楠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住院的83天,是莫楠这一生中的至暗时刻。

接受采访时,莫楠苦笑着说:

“吃了这么多年的药,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没病也被折磨出病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结束了?

并没有。

后面还有更炸裂的故事。

出院没几天,莫楠因过于肥胖,又被父亲送进了减肥训练营...

“我的自由再次被父母支配。”

这一次,莫楠彻底崩溃了。

不过,他并没有继续沉沦,而是开启了报复计划:

一方面收集资料,准备状告当地精神病中心限制人身自由;

另一方面向父母哭诉自己住院期间的遭遇,让她们心生怜悯,‘以身试病’亲自住进精神病院里看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莫楠的父母还真的去了,精神病院还给收了!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好好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人人精神崩溃。

通篇报道看下来,实在太窒息了。

这哪是孩子病了,分明是父母“病”了。

整天逼迫孩子学习,压迫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痛苦。

孩子痛苦的状态,落在父母眼中竟然是生病的表现。

宁愿逼孩子吃药,也不愿从自身找原因,最后把一个没病的优秀孩子逼出病来,实在太可悲了。

好的家庭氛围就像土壤,温暖有养分,滋养孩子的一生;

而不好的家庭氛围,如同慢性毒药,只会把一个孩子逼进绝望的角落。




看完莫楠的故事,想起了去年朋友圈爆火的一篇文章,标题叫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文章中,一个叫林红的精神科医生自述:

“开学不到两周,儿童精神科已经非常忙碌,而开学一个月,儿童病房就会进入住院高峰期,病人很难住进去。”

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压力这么大?”

“现在的家长能正常一点吗?”

“到底是孩子病了还是父母病了?”

是啊,现在孩子压力实在太大了。

上小学时,很多孩子课间10分钟都无法走出教室,原因是为了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上初高中时,没完没了的作业,还有从20点到23点的晚自习,这样的生活,跟坐牢又有什么区别?

即便如此,很多家长也不会停止鸡娃的脚步。

只要孩子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从来没有想过人是一个自主的个体,不是机器。

不给孩子任何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又能健康到哪里去?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像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

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

大多数家长总爱拿自己过来人的经验,高高在上地指点孩子。

表面上是在教育孩子,实则是一种控制和压榨。

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转移到孩子身上,却没有想过,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不是父母的个人财产。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

被诊断出心理疾病的孩子,也许病症是在他们身上,但该吃药的却不该是他们。

该吃药的是父母、学校乃至社会。





有一个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

自己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大概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

每一位家长,都在期待孩子能比自己强、比别人的孩子强。

如果孩子表现出色,这些父母就会安心踏实;

如果孩子表现差劲,这些父母就会焦虑不安,甚至怨恨。

这让我想到了网上的一个笑话。

父亲对孩子说:

“你要好好学习,林肯在你这个年龄时是班里最好的学生。”

孩子回答:

“是啊,可我知道,他在你这个年龄,已经是国家总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10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10 小时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1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下雪啦!今起河南多地将迎雨雪→
2 天前
妙法佛音  ·  【佛典故事】世界上最好的香
8 年前
诗性正义  ·  多一个书店,少一座监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