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蔡皋(著名绘本作家)
文/安妮
我觉得民间故事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重新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其中的精华拿出来,重新编成故事后讲给孩子听。
小时候,我听大人讲民间故事,没有图画书,全凭耳朵去听,大人讲到开心的地方,就会手舞足蹈,带着他的理解将故事的情感传递给听故事的孩子。这个过程其实很过瘾,虽然没有任何的书本,全凭语言,但这就是民间口传文化的魅力,又朴素、又活泼,便于讲述者的参与。这个很好玩,故事的核心不会变,讲述的风格却因人而异,同样一个民间故事体现出一种集体的、由传承人不断演绎的、自由的风格,
我喜欢这种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造。那时,是外婆讲给我听。同样是讲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的那部分,从她口中讲出来的样子永远不变,特别是那些有命运感的诗歌,讲一遍是这个样子,讲两遍还是这个样子。比如,“团团明月,朗朗乾坤”,外婆用这样的排比句、诗歌一样的节奏来讲故事内容时,这些句子都被我记得清清楚楚。她这样的讲故事的态度,至今影响着我的创作,我会在我喜欢的部分加大力度,让小读者们也来感受这样的节奏。
民间故事中天然自带生活哲理,我称那是不平凡的思想价值。它经常会通过一个平凡的人的生活传递出不平凡的生活智慧和生命意义,比如健康的生活态度,什么是乐观和豁达,会让生活出现怎样的转机,都在民间故事里有丰满的体现,是值得我们穷尽一辈子时间挖掘、学习的。而这些精华,我们不可能在第一次给孩子讲时,就全部让他知道,要一遍又一遍地渗透。
第一次读民间故事,要根据故事本身的节奏先让孩子通过图画知道故事的全部样子。作为图画的创作者,我会尽量用画面来传达文字所做不到的事情,通过人物造型、环境细节、色调笔触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立体,让故事中健康而积极的精神通过画笔传递出去。
民间故事的底蕴可以引发人的思考和探索,这就是孩子第二遍、第三遍读甚至慢慢长大后再去体会了。
小时候,外婆给我讲《种莲子开荷花》:种莲子开荷花,磨种子到老家,点点磨,磨开侧,莫等对门黄狗知晓得。
那个时候,我觉得一口气背下来挺好玩儿,又顺溜,又能配合着做游戏。但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种莲子开荷花,磨种子到老家”,为什么老家不能种呢?长大了就明白了,知道人情世故了。原来,《种莲子开荷花》讲的是种莲子与生命成长之间的关系。有些事情在还没有结果的时候过早宣布,就会带来危险,要秘而不宣。一个莲子种在土里,如果被邻居家的狗知道了,它一定会来拱,猪和鸡知道也会来吃莲子了。
我画过很多民间故事的绘本,也是想做到这一点。《百鸟羽衣》这个民间故事,我很喜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种健康和积极的精神在里面。女主人公阿彩豁达、机智、聪明;男主人公阿壮憨厚、勤劳、质朴。两者各有不同,却遥相呼应,十分有趣。在《百鸟羽衣》里,我赞美平凡的生活,画面上的渲染就是:阿壮用锄头去挖地,一块挖出红色的,一块挖出黑色的,那是土壤的颜色,红色和黑色与周边绿地一对比,非常美丽。我就赞美这种平凡生活的动人之处,我会尽量地渲染。
我还喜欢画“家”。《百鸟羽衣》里,我“布置”阿壮和阿彩的家,灵感来自舞台。小时候看戏剧时,剧中人物的家,里里外外全部尽收我眼底,儿时记忆的舞台构成方式被我用到图画书里。孩子的感知力很强,当他们看到这种展开的屋里屋外的情景,想象就起飞了……
在《百鸟羽衣》里,我首先交代的是“劳动”:第一页就是在赞美劳动,阿壮一个人正在挥起锄头耕地。我希望这幅画是有声音的,那声音就是锄头一次次深入土地的声音,深沉而饱满。这种满,也是圆满,代表了主人公的一份自信。阿壮不仅自信,生活得也很安宁。这份自信和安宁是怎么来的?是自给自足的劳动赋予他的。因为勤劳,他也很“富有”,在他的世界里,水中有自由的鸭子,田地里的土地肥沃,农作物茂盛、还有郁郁葱葱的远山相伴。他什么也不缺,他的精神相当富有。我要通过画笔画出平凡生活的劳动之美、田园之美和天地之美。
如果说第一页是我这个创作者刻意给出的一百分,那么翻过来第二页,美好就被打破了——有一天,一位邻居和阿壮开玩笑说:“你这么穷,哪天才能娶上媳妇?”说这个话的人,我把他画成一个物质条件比阿壮好一点的人,他手里拎着一块肥肉,正赶回家要做肉吃呢。这里也在暗示阿壮平时要吃肉是不太容易的。可是他并没觉得没肉吃就是一种缺陷。但是这个人也提醒了他:什么时候找媳妇儿呢?“不如画个美丽的姑娘跟你作伴吧!”幽默的一句话。
再看第三页,阿壮真的听进去了,他用砍柴得的钱去找画师画一个女孩,一个好看的女孩,带回家跟他作伴。这个阿壮其实很浪漫,很有意思的。这个画师也很有趣,当他把画交到阿壮手里时说:“你可得像对待我女儿一样对待她。”这算是我故意埋下的伏笔,实际的台词也是我自己的心声:每一个创作者对待自己的作品都是这样的心情,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有时就在想,现在的小朋友如果有心的话,当他们看到我的的画时,会不会想“我要好好地读这本书,因为里面倾注了画家、作家的情感,这里有他们的爱和期待。”
这个细节,我是第一次公开讲出来,其实会有很多想说的话都隐含在一些画面的细节中,或整个故事的气氛、构成和节奏里,其中蕴含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思考、提问——提问就是参与,真正地参与到故事中来。读书,包括绘本、童话书等任何书,都是需要这种参与,不是只读文字表面的故事,也要看图画,不依赖文字,想想画家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细节,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去画这样的细节,它到底要表现的内涵是什么。这种能力,无论亲子共读或是孩子独立阅读时,第一次看一本书不一定能做到,但不论他在读到第几遍表现出这种能力时(也有的孩子会在首次阅读一本绘本时就有各种问题),家长一定要去鼓励他,真诚地鼓励他!
湖南长沙人,曾供职于湖南少儿出版社,以给孩子们创作图画书为毕生追求。《荒原狐精》于1993年获得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BIB)“金苹果”奖,后更名《宝儿》出版。2002年,作品《桃花源的故事》原作展在日本巡回展出。
《晒龙袍六月六》《孟姜女哭长城》《花木兰》《百鸟羽衣》《三个和尚》等民间题材的故事在她的演绎下换发出新的生命力;《火城——一九三八》《月亮走我也走》《月亮粑粑》等表现旧时长沙风情的作品,更成为这个城市的专属记忆标签。
相关阅读推荐:
老爸把孩子的画P成现实世界,画风炸裂简直笑疯
一位70岁外婆用画笔记录外孙成长:你的出生给了我很多惊喜
1年种出一粒米,2年画出《盘中餐》
三十多年前的一部获国际大奖动画片,现在出绘本了,可以给孩子看看
为孩子备着!——2016年父母必读&红泥巴童书排行榜入围书单
2016中国原创绘本TOP10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