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诸多迹象已经表明,中美两国正掀起新一轮“
军事武器革命
”。
2017年,诸多迹象已经表明,中美两国正掀起新一轮“军事武器革命”。2017年,诸多迹象已经表明,中美两国正掀起新一轮“
军事武器革命
”。
2017年,诸多迹象已经表明,中美两国正掀起新一轮“
军事武器革命
”。
2017年,诸多迹象已经表明,中美两国正掀起新一轮“
军事武器革命
”。
纵观世界战争史,“军武革命”的发展方向,就是各军事强国在未来大规模装备的军事武器。
一战之前,军武革命的对象是海军,当时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玩命的搞战列舰。一战之后到二战时期,军武革命的对象是海军和空军,航母代替了战列舰,成为海军发展方向;空军则将传统的平面作战升级为三位一体的“
立体作战
”。
冷战时代,“
核子能
”成了军武革命的新贵,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伽马弹让美苏等大国趋之若鹜。时至今日,中美已进入四代核武量产阶段。
一种武器的出现若能掀起新的军武革命,它必将具备三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玩儿命的搞它;第二,它的出现必将颠覆现有的作战模式, 继而催生新的“战法”。第三,抢占制高点的国家将成为新的“
军事帝国
”,正如英国之于战列舰、美国之于航母。
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短短十天之内,中美俄三国先后进行了一场导弹试验,引发外界轰动。我们来看三条新闻——
俄罗斯:10月26日,俄罗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演习,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亲自指挥了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
美国:11月2日,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SSP)主任特里·本尼迪特海军中将宣布,美国海军进行了首次“
常规全球快速打击
”导弹试射,试飞取得了成功,这种导弹使用了”常规快速打击机动再入器”技术——也就是高超声速助推滑翔技术。
中国:11月9日,香港《南华早报》称,从中国发布的民航NOTAM系统禁航区通告看,上周日(11月5日)早晨9时-10时,在此前进行过多次洲际导弹试射的中国西部地区上空,可能进行了一次东风-41洲际导弹飞行试验。
坦白来讲,俄罗斯这次导弹试射除了“政治警告”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中美两国就不一样了,这两场试验是未来军事武器革命的重要装备:
高超音速武器
。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喷月子:按照新闻报道,只有美国进行的是高超音速武器实验。而中国试射的东风41和俄罗斯一样,都属于洲际弹道导弹实验,跟高超音速武器有半毛钱关系?强行装B,最为致命,这波“
中吹
”非常失败,差评!
各位看官不要急,且听月子慢慢道来。这事,还得从东风41唠嗑起....
东风-41导弹是中国目前最受重视的洲际导弹项目,该导弹射程达到
12000-14000公里
,可覆盖美国全境。2012年,中国首次进行了东风41试射。距今为止,如果5号试射的是DF41,那么,这将是有外电报道记录的第8次东风-41导弹试射。
不过,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国的DF41试射项目就变得非常不简单了。
2017年1月15日,根据外媒的消息,中国进行了一次东风41导弹发射实验。导弹从从位于中国山西五寨附近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经过2400千米的飞行之后,“命中”了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靶场的目标。咋呼一看,并没有什么“大新闻”,但大家注意一点:
落区面积
。
从禁航区显示的数据来看,这次试射落区面积大得逆天,约合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一个福建省的大小。要知道,在去年4月12日的发射实验中,落区的面积才6000平方公里。换而言之,1月15日试验的落区面积为上次试射的21倍大。
根据禁航通告绘制的禁航区位置
落区面积急剧扩大本身就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通常而言,一个单弹头飞行试验的落区面积不会超过100*60公里的范围,几十倍于这个面积只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DF41导弹进行的是分导式多弹头实验。
第二,这次试射可能在测试
助推-滑翔弹道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
究竟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呢?对此,法国《东方钟摆》做了一份对比,以法国M4A六枚分导式弹道导弹为例,其落区面积最大范围是150*350公里,也就是52500平方公里。如果将分导弹头数量翻倍,也才10万五千平方公里,注意,这还是往最大上限顶格算的。要知道,世界上携带分弹头数量最多的三叉戟2型潜射弹道导弹也才装12枚分导弹头。
美国潜射三叉戟导弹
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试验,落区面积高达1250000平方公里,比十二枚分导弹头试验落区的面积还大。如此,中国年初试射DF41的真实情况只有一种:
测试助推-滑翔弹道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
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中国在5号试射的DF41也可能是在测试高超音速武器系统。那么,问题来了:中美为何如此重视高超音速武器呢?
答案很简单,两个字:
突防
。
打仗其实跟打架一样,奉行三字理论:
快、准、狠
。通常来说就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高超音速武器就是这样的道理,其入门时速最低不少于
6马赫
。
也许会有小伙伴不明白,若单纯以速度划分,时速在
10~20马赫
的弹道导弹狂甩基础时速6马赫的高超音速武器。如此看来,高超音速武器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弹道导弹的特点。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可分为三个阶段:
助推段:
导弹发射到发动机关机阶段——自由飞行段:
发动机关机后弹头与弹体分离,弹头在大气层之外飞行的阶段——再入段:
弹头返回大气层直至弹头击中目标的阶段
。简单来讲,弹道导弹是一类以抛物线运动方式来攻击目标的导弹,起抛——高潮——落地。
这种运动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导弹运动轨迹固定
。
导弹运动轨迹固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敌国拥有强大的全球监控能力,你家导弹起飞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运动轨迹计算出落弹点,然后组织力量轻而易举的将其拦截。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当今最强大的反导系统: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反导的首要任务不是拦截,而是即时发现、即时判断、即时追踪。因此,美国在极力在全球扩建自己的反导体系,就是想在敌国发射导弹后就近将其击落。从这点来看,属于美国反导体系的国家其实就是美国“反导战争”的炮灰。
如上文所言,美国的反导系统确实很强大,但也局限于一点:不论是美国的TMD和NMD,还是中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都属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范畴。
这种弊端,在利用弹道导弹打航母的时候尤为突出。
冷战时期,苏联曾尝试利用弹道导弹的高速度突防美军舰队防空体系,一举击沉美军航母。但是,弹道导弹的运动轨迹相对固定,而舰队却是高速移动的目标,再加上美军本身拥有强大全球监测/掌控能力。等你弹道导弹打过来的时候,美军早就跑远了。
直到DF21D出现之后,弹道导弹才做到了打航母的梦想,它主要解决了两个老大难的问题:
1.弹道导弹变轨技术。2.战场实时监控与传输技术。
受制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射程及体系配合的因素,DF21D的作战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限于西太平地区。你要是非让它去打东太平洋,唔,也不是太...难,先问问海军陆战队可不可以在太平洋中部抢个岛,然后再把21D送过去...
很显然,通过抢滩登陆去扩大DF21D攻击范围就是一场春梦。那么,针对如今各国越来越严密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打造出全新的“突防武器”成了中美两国新的技术难题,这种全新的突防武器就是高超音速武器。
现今的导弹分为两种,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前文说过,弹道导弹虽然速度极快,但轨道固定,容易被拦截;另外,常规弹道导弹的精准度现有不足,攻击容易出偏差(中美俄的弹道导弹都是以投掷核力量为主,精度不是首要追求),而巡航导弹则完全相反。从气动布局来说,巡航导弹勉强是无人机的一种,它可以做机动变轨,精准度高,但巡航导弹速度慢,敌国拥有充分的拦截时间。
高超音速武器突破了两者的梏制,它同时具备
远程、高速度、高精度、机动灵活
的特点。更牛逼的是,高超音速武器还可以通过改变气动布局和机体材料实现隐身化。
这样一来,当前各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高超音速武器面前就如同虚设。很简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建立在检测—发现—计算—跟踪—拦截的基础上的,前提是能够发现和精准计算出运动轨迹,但高超音速武器完全不按套路来。
首先,你能否发现它是个问题,按照目前公布的资料,中美两国已将高超音速武器带入隐身化时代。其次,你能否计算轨迹也是个大问题,因为它机动性强,走位极其风骚。
无法发现意味着无法追踪,无法计算轨迹意味着无法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颠覆了现有的导弹防御体系,创造了新的战争“
制高点
”。
在“高速突防”概念的冲击下,原本只有6马赫的高超音速武器如今已经提高到10马赫,速度逼停弹道导弹。
美国是最早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但成果略微尴尬。2010年,波音公司研发的X37B首飞成功,其最高时速突破25马赫。但是,X37B并不具备作战功能,所以它不算是高超音速武器,而是高超音速飞行器。
2014年8月25日,美国在阿拉斯加发射中心测试的高超音速武器在起飞后4秒坠毁。当年10月,美国陆军AHW高超声速导弹发射失败,试验场严重损毁。据传,当年8月7日,中国进行的超音速武器试验也以失败而告终。
14年美军实验高超音速武器失败爆炸瞬间现场拍摄
很幸运,目前世界上进行高超音速武器飞行试验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最成功的也是中国,从2014年到2016年4月,中国已经成功进行了七次DF-ZF高超音速飞行试验。
10月8日,中国央视播放了4种不同飞行器或导弹的图片。美国情报机构确信,这是高超音速攻击飞行器的实体模型,包括已知的DF-ZF。
关于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实验,我们来看一条新闻。
香港中通社11月23日引述中国航天界消息人士的话透露:
中国一南一北两大航天发射场当天分别进行2项高精尖试验任务,一个是重型大运载火箭合练转场,一个是最先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试验。这是中国第6次测试高超音速飞行器,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8月19日,发射地点也是五寨。
美国情报部门对DF-ZF进行过评估,认为它是能够携带核武器的飞行器,其机动性和速度使这款武器可以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军事专家称,中国也可以使用DF-ZF进行常规武器全球快速打击。
中国首次进行高超音速武器实验是在2014年,当时该武器代号为“
Wu.14
”。1月9日,美国媒体最先报道称:中国军方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超级武器,“
目的是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
”。对此,中国国防部在15日作出回应表示,我们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据传,Wu14的时速达到了10马赫。
理论上,Wu14的实验成功,使我国拥有了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当然,不仅是美国,其他国家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无法拦截Wu14。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技术问题,高超音速武器的任务就是突破现有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
现在,美国国防部和参联会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借口,就是追赶中国领先的高超音速武器技术。
从根源来讲,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颠覆了当今世界的防御体系,作战模式也将因此改变。它的出现,不仅使数万亿美元的导弹防御系统形同虚设,还使中国首次拥有了瞬时打击全球的能力!
时至今日,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只拥有研发和生产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却未曾具备有效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
福祸相依、矛盾互交,搞出高超音速武器后,中美两国两军的重点就会放在建立以拦截“高超音速武器”为核心的国家防御系统方面,然后又会陷入防御—突破—再防御—再突破的循环....而科学技术,就是在矛与盾的不断转换之间,取得伟大的进步。
诶,战争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折腾
!
作者: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