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媒派
腾讯新闻全媒体交流平台,提供行业动态、专业报告、沙龙活动等各类媒体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已堵成红色!此刻江阴大桥……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  2 天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拼手速啦!中国声音中国年专属红包🧧封面来了~ ·  2 天前  
人民网  ·  (包不吓人)蛇年表情包来啦! ·  3 天前  
扬子晚报  ·  周黑鸭,致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媒派

当我们谈论社交网站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全媒派  · 公众号  · 社会  · 2020-03-30 08:36

正文


在社交网站的历史中,2007年值得被记住。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时,著名互联网技术评论博客Read/WriteWeb经过激烈争论,决定将年度最佳IT公司奖颁发给了Facebook,而不是Google。其中的理由是:Facebook打破了传统社交网站的封闭系统,同意用户在网站内获取第三方公司的插件。换句话讲,自此,Facebook将自身的“联结”潜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共写空间。


2007年,在商业视野之外,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社交网站也迎来了它的里程碑作品,关键词仍是“联结”。如果以2007年为坐标回溯,人文社科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针对社交网站的学术研究,但其间的对话仍显残缺,亟待进行整合。


因此,《计算机辅助传播杂志》(JCMC)在2007年推出了一份关于社交网站的专刊,并邀请Danah Boyd和Nicole Ellison两位学者撰写开篇语。在这份开篇语中,两位学者探讨了社交网站的定义、历史与学术版图。其中,他们为社交网站给出的定义,被后续研究广泛引用,也成为社交网站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获得授权,带大家一起来研读社交媒体研究中被引用量最高的一篇论文——《社交网站:定义、历史与学术版图》,看看在这篇论文中,Boyd和Ellision如何定义社交网站?这一定义为社交网站研究带来了什么启发?又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哪些修正?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被引用量:18601)



该如何定义社交网站?


这里需要简单从三个层次解释一下,为什么对于社交网站而言,“定义”是重要的。


其一,定义代表了研究的边界。篡改雷蒙德·卡佛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在谈论社交网站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其二,定义聚焦了研究的视野。我们在定义中将社交网站与其他类型的网站加以区别,其中的区别点,便很有可能是后续研究着力之所在。


其三,定义的演化,也反映着了技术的变迁。社交网站本质上是随技术更新而不断进化的,在下文中,我们会着重谈论这篇论文对社交网站的定义,以及这一定义在后续研究中得到的修正。

在Boyd和Ellison的回顾中,截至2007年,社交网站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1997年建立的Sixdegree.com被视为社交网站的起点,然而,或许是因为太过领先于时代,这家网站在2001年便宣布停止运营。


2003年迎来了社交网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许多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渐进主流。其中的代表性网站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MySpace。


随后,在第三个阶段中,Facebook的出现将社交网站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那么,我们是否能为这些不同的社交网站梳理出一条共同的线索呢?它们究竟有何相同之处,可以被归纳到同样一个名词之下?



在这篇论文中,两位作者对社交网站做出了如下定义:


“我们将社交网站定义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它允许个体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或半公共性质的个人主页;与其他用户建立连接,并在个人主页上呈现联系人的列表;以及观看并穿梭于自己和他人在系统内建立的连接列表。这些连接的本质和命名可能会因网站而异。”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这三个特点略作解读。



社交网站的三大特征


主页


社交网站定义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主页。个人主页是社交媒体的支柱,也是社交网站的基本单位和节点,这是社交网站与即时通讯工具、BBS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按照Boyd和Ellison的说法,个人主页的魔力在于,它让用户“键入自我”(type oneself into being)。例如,用户需要在个人主页中填写一系列问题,例如头像、年龄、居住地、兴趣,以及一系列“关于我”的信息。这一过程便是在进行自我的素描。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社交网站中自我建构与印象管理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便已展开,并成为了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连接


社交网站定义中第二个关键词是连接。作者认为社交网站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它们允许个体与陌生人相遇,而是它们让用户可以展示自己的社交网络。这是社交网站与即时通讯工具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让研究者们感到兴奋的是,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中,这种关系拥有不同的命名——微博称之为“粉丝”(fans)、Twitter称之为“关注者”(followers)、Facebook称之为“朋友”(friends)。那么,在社交网站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更加有趣的是,当社交网站使用“朋友”这一称谓时,“朋友”一词的意味又会发生怎样悄然的变化呢?



穿梭


社交网站定义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穿梭(traverse)。这个词至少有两层维度,其一,人们可以穿梭在自己的朋友列表中,随时查看好友消息,因此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其二,人们往往还可以查看自己的朋友有哪些朋友。回想一下,当Sixdegree.com在命名时使用了“六度空间”的隐喻,其实表达的就是第二层穿梭的价值。


顺着这一思路延展下去,便一定会遇到Caroline Haythornthwaite在2005年对于“潜在连接”(latent ties)的经典研究。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你在穿梭与他人的主页时,同时也在被他人穿梭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隐私和可见性,会成为社交网站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



社交网站定义的变迁


文中介绍的这篇论文自发表至今,已经被上万篇后续研究引用,这些引用大多数聚焦于它为社交网站给出的定义。不过,如果我们站在如今的坐标,去回望十几年前这则定义的话,未免也会感到些许时代的旧痕迹。随着技术的演进,这三个关键词是否发生变化了呢?毕竟,定义只能负责界定“being”,却不能负责预测“becoming”。



2013年,Boyd和Ellison两人再度联手,对这一定义的三个特质提出了更新,简述如下供你参考:


(1)个人主页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社交网站从主页导向的社交,转变为行为导向的社交。主页即使仍旧存在,也不再是静态的自我描述,而是不同类型状态更新的动态组合。


(2)朋友列表不再仅仅是描述了用户的好友圈,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算法,展现了一个用户的社交图谱(social graph)。


(3)社交网站为穿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用户曾经仅仅使用社交网站建立和维系自己的关系圈,因此,穿梭本质上是封闭性的。随着新功能的不断推出,这种封闭性也被不断打破。例如标签(hashtags)让人们可以跳出自己的朋友圈层,在更加公共的层面与陌生人相遇。



相应,Boyd和Ellison也给出了社交网站的新定义:


社交网站是一个网络化的传播平台,参与者拥有独特的、可辨认的个人主页,其中包含了用户本人提供的内容、其他用户提供的内容,以及系统层面的数据内容;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社交关系,并被他人浏览和穿梭;可以消费、生产以及与网站中联系人提供的内容流进行互动。


这种技术和文化层面的变迁,同样可以反映在研究者的旨趣之上,例如算法与隐私、标签社群等研究话题也逐渐浮现并凸显。当然,即便是Boyd和Ellison提供的定义更新,距离本文写作也已经有七年时间。社交网站的特质又有哪些变迁,这些变迁又能为我们的研究与思考提供哪些惊喜呢?


如此看来,美国学者Jeff Pooley所言不假,传播研究注定是一项谦卑的事业,因为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会让我们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不断把一块石头推上山,再眼见它一次又一次地滚回来,直到永远。


注:需要注意,两位作者使用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而非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如果我们对研究者的“措辞”选择做个历时性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时代特色。在2003年到2008年之间,研究论文中使用“社交网站”一词的数量是“社交媒体”的两倍之多,不过,在2009年到2014年,这个关系却反了过来,社交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社交网站这个说法。社交媒体是技术开发者不断开疆扩土的成果,相比社交网站,它的外延更广,或者说,社交网站如今已经屈尊成为了社交媒体的一个子集。参见McCay-Peet & Quan-Haas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