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为什么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是二十四?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9-01-29 06:06

正文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仓央嘉措的忧伤



“小年”历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从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九,磨豆腐扫房子,每天都有事情占着手,一直忙到除夕。


这个节日很有意思。日期不定,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但不管怎样,劳碌了几乎一整年的人们,都会筹划着过一个舒服的新年。


小年,正是过年的开端。


在国内不同地方,小年的日期不太一样。

据萧放考证,

北方多是在腊月二十三,

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


早在宋朝,

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

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

历史是最悠久的。


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

这就要到清朝了。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

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

为了节省开支,

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


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

于腊月二十三祭灶,

自此开始有了

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南北小年不同日,还跟我国古时

“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


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

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这一说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

但在中国古代社会,

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

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职业。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

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

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

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

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

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主要是

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

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地区则要多一些。


另外,海南的小年则在农历十五元宵节。

山东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过的小年,

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区

把过小年和过元宵合在一块,

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无论如何,小年拉开序幕后,人们正式开始“忙年”:打扫屋子,准备新年团圆饭的各种食材。


“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 这里,“写大字”就是写春联,贴在大门上的,会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


“民间认为,送走灶神到过年这段日子,叫‘百无禁忌’,没有灶神管着,做事情比较随心一点。”萧放说,民俗有时也很有“弹性”,很有趣,“实际上是老百姓的自我调节吧”。


祭灶之后,要“赶尘”,就是大扫除,家里的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同时洗澡理发,寓意除掉过去的晦气,迎接吉祥的新年。

你的家乡是哪一天过小年?

有哪些习俗呢?

欢迎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素材来源网络。后台回复 签约作者 即可了解 重酬征稿 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