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严重低估的行业,安防正从之前的传统安防企业,快速进入到AI创业公司、ICT互联网通信企业、传统安防企业三雄争霸的局面。
有人说,在未知的黑暗森林中,以价格战为主流的“降维打击战术”频发,传统企业以此扩大“点”的份额;未来,新晋对手将从更高的云端俯冲,对“面”进行“升维攻击”,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无核心壁垒者,无以成大业。”
张鹏国也向雷锋网阐明了他的观点。
他说,任何新技术的落地,不会在技术的喧嚣期,而是在喧嚣过后的沉静期,是真正开始接触用户需求、真的开始点滴改进的时候。
行业中有太多公司只想做轻松的事情,太多的公司想通过一个概念就能获得成功。没有人去下苦力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解决人、车、路、灯、杆、光的问题。
“我们选择从苦活、脏活、累活做起,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张鹏国强调,“另外从技术角度出发,安防还是一个融合通信(CT)、网络(IT)、光学、机械、电子等高发散市场。单一技术很难满足用户需求,多种技术融合才是未来大势。”
在他看来,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市场角度亦或是渠道角度,如果把办企业比作一场占领制高点的长途奔袭,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百米赛跑的爆发力,还要有完成马拉松赛的忍耐力。
一个创业者必须直面市场的残酷,理解行业的本质,尊重产业的链条和生态,才有机会往下走。
同时,他也提到,安防行业的数据大都来自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公共环境下产生的大众数据,相比医疗、金融等个人数据更容易被集中化分析与应用。
在光明无限的赛道面前,一定要选择好的模式才能更好活下去。
张鹏国笃信,
受限于2B市场的采购模式,纯软件在中国很难活下去,软硬件一体化的销售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定价模式,可以产生收入让安防企业活下来并不断投入研发。
同时,与ToC试错迭代的方法论完全不同,ToB市场的需求相对垂直,对于稳定、可靠、可预期的服务模式更为看重。ToB的打法像是大规模的阵地战,是个系统工程,哪个部位都需要协同作战,考验团队的斗志和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