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研投平台
本文来源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经济逻辑公众号。
一、调研时间
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7日
二、调研内容及路径
调研旨在对东北玉米产区进行考察,同时对有关粮食贸易、加工及储备企业进行调研访谈。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生长收获情况,种植成本情况,种植结构调整及政策情况,以及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经营贸易情况及对后市的预判。
本次调研从10月22日正式开始到10月27日结束,历时6天。途径沈阳、阜新、通辽、双辽、白城、兴安盟、齐齐哈尔、北安、绥化、哈尔滨、榆树、吉林、长春、公主岭、四平等地区,调研区域包含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调研企业类型包含玉米贸易商、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仓储企业等上中下游。
三、调研企业情况
1、沈阳调研情况介绍
1.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是东北大型农牧企业,大商所玉米集团交割库,公司拥有饲料、肉禽产业化、原料贸易等三大核心业务,年销售额200-300亿元。
1.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
:黑龙江地区由于今年积温足够,玉米质量和产量都好于往年,而9月份的早霜对大豆的影响比较大,对玉米影响较小;辽宁的产量在东三省的比重并不高,辽东几乎没有,辽南和辽西有一部分,因为离港口较近,辽南和辽西的粮食基本上10月份就会卖完,而辽西几乎每年都会有干旱发生,所以辽宁真正的主产区在辽北,即铁岭、开源、公主岭一带;辽宁和吉林玉米减产是事实,但东三省整体来看产量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2)价格方面
:该企业认为虽然市场看涨气氛浓烈,但是今年宏观经济压力较大,民营企业资金成本较高,而且东北饲料企业11月份以后大部分为压缩料,让农民饲养过程中自己添加玉米,也会抑制部分需求。农民有惜售情绪,但是部分农民因为存储能力有限,再加上必须要还贷款,也会在上市初期销售部分玉米,整体来讲虽然价格下方空间有限,但是上涨幅度也不易太过乐观,而且把握好节奏更重要。
2、阜新调研情况介绍
2.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位于阜新市彰武县,贸易企业,为中储粮的临储企业,离铁路站台超过2公里左右,仓储能力10万吨,有自己的烘干塔,日烘干能力约500吨,烘干费每吨40元左右,其中煤耗占成本的65-70%。
2.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彰武地区今年较去年减产严重,幅度在30-40%左右,山坡地产量在600-700斤左右;辽西北整体都有减产,新民地区农户反映亩产800-900斤,去年1500-1600斤,减产接近5成。
(2)收购方面:今年开秤价比去年每吨高出100,收购价30水0.73,烘干成本1800元/吨,作为烘干企业水分每降低1个点,收购成本增加1分钱/斤已经开始收购,农民期望值比较高,惜售严重,农民不关注玉米水分情况,只关注自己的预期价格。
(3)贸易商更多关注鲅鱼圈和锦州港价格,彰武地区更关注锦州港,从收购价格来看,现在每吨价格倒挂20,因产区价格和港口玉米价格倒挂,当前贸易商收购的玉米基本还留存在烘干塔,没有对外发运,多数贸易商因为看涨后市,囤货意愿较强,玉米渠道库存在增加。从预期来看,北方港口价格到2000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在11月中旬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会有阶段低点。
3、通辽调研情况介绍
3.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是玉米深加工企业,位于通辽,固定资产超20亿元,建有两条玉米深加工生产线,其中一条为新建生产线,还处于试车阶段。玉米库容能力超过100万吨,主要产品为乙醇和DDGS,乙醇年产量40万吨。一般为3吨玉米生产出1吨乙醇、0.9吨DDGS、1.1吨二氧化碳。
3.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今年内蒙玉米产量稍增,质量不错。当地玉米还没有集中上市,企业还没有开始收新粮,使用的大部分是拍的储备粮。有6个粮库,最多时为中储粮代储将近90万吨,现在随着拍卖的进行,代储粮还有大概20万吨。
(2)价格方面:随着今年油价的大幅提高以及饲料价格的上涨,企业利润比较乐观,乙醇和DDGS产品供不应求。而且周边深加工企业扩张迅速,对玉米需求较大,看好后期价格。
(3)今年拍卖粮供应充足,酒精及淀粉企业加工效益好,深加工及贸易企业拍卖陈玉米量较多,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原料库存已经储备到2019年5月,开机率近100%。
4、双辽调研情况介绍
4.1、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农户反映有减产情况,玉米生长过程中降雨量偏少,旱情影响单产,平均产量在17000-18000斤,去年20000斤,小幅减产,而面积受花生及大豆种植增多影响而小幅下降,但总体不足一成;
(2)价格方面:新粮收购价30水0.65元/斤,目前新粮烘干成本在1700元/吨,15年陈粮二等出库价1680元/吨。
(3)购销方面:农户暂未有出售意愿,基本无到货,周边烘干塔暂未启动。
5、白城调研情况介绍
5.1、代表企业介绍:(1)A企业属于吉粮集团下属的洮南储备库,中储粮代储点,位于白城洮南,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
(2)B企业位于白城洮南区,是玉米集团交割库,在当地有养殖企业,企业有25栋标准仓库,储存能力达到30万吨,同时有10万吨在建仓库,仓储费用为在0.2-0.3吨/天、出入库装卸费为15元/吨、质检费1元/吨、罐装缝16元/吨、烘干费为600元/吨。
5.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质量:洮南属于双辽-通辽-四平-泰来这个科尔沁大草原带,玉米生长过程中将于充沛,成熟度高,玉米质量比较好,容重普遍在700以上,水分大体在22-23左右;
(2)产量方面:洮南地区大概产量70万吨,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一公顷产量23000-24000斤,去年20000斤左右,增幅15%以上;
(3)价格方面:当地农民一般不到11月份就开始卖粮,集中销售在11月份,今年开秤价在1650-1700之间,较去年1520开秤价高出120-180元,25个水的玉米大概价格为0.65-0.69,新粮烘干成本可达1730-1750元/吨,因干粮无法分辨新旧,故收购粮食以湿粮为主,老百姓不着急卖粮,去年卖早了亏钱。
(4)种植成本:当地种植成本不算人工费用大概为每大亩830元(1000平方)。
(5)企业库存:当地贸易商因为看多后市,手里陈粮库存较多,大部分企业库存都在5万吨以上,此企业库存在2万吨左右,库存在当地偏低。白城新建了一家深加工企业梅花生物,对当地玉米的需求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6、齐齐哈尔调研情况介绍
6.1、代表企业介绍:
(1)A企业位于齐齐哈尔,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淀粉糖及氨基酸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产品以出口为主。公司到2020年,整个三期项目将全部建设完成,形成30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实现年产值130亿元。
(2)B企业位于克山县,以玉米贸易为主,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和烘干塔。该企业22个水烘干费用大概在40元左右,烘干塔一天耗电1700°左右,该地工业用电成本1元/度左右。
6.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农户及烘干塔表述的产量趋于一致,均反映较去年增产,由于轮作需要面积有所下降但总体变化不大,但是单产增加,亩产1300斤(小亩),最高可以达到1600多斤,去年1000斤左右,增产20%。容重基本690-700;
(2)成本方面:今年地租增幅较大,去年土地租金在300元附近,今年租金平均在450左右,种子费用50-60,化肥成本140-160,收割费45,整体成本大概在700多,如果亩产低于1100斤(湿粮)很可能种地亏损,老百姓更多是为了得到当地的补贴费用。
(3)价格方面:今年由于玉米水分偏低,去年30个水,今年22个水左右,使今年开秤价明显高于去年,去年开秤价大概在0.57,而今年开秤价达到0.65。
(4)需求方面:当地周边深加工企业较多,象屿、龙江、富裕、中粮生化等大型深加工企业均有布局,当地玉米供不应求。在建深加工产能扩增力度较大,后期玉米消费量或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5)后市预估: 11-12月份价格主要关注陈粮出库及流通供应情况,若陈粮供应顺畅,预计新粮价格难以上涨;2月份港口价格乐观估计约为1850元/吨,悲观估计在1750元/吨。
7、北安调研情况介绍
7.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位于北安市,以玉米贸易为主,三个库区,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和烘干塔。
7.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种植面积:北安属于玉米大豆主产区,玉米和大豆种植比例为60%玉米、40%大豆,去年35%玉米、65%黄豆,主要原因是轮作。
(2)种植品种:德美亚1号和当地笨粮各占50%左右;
(3)收购方面:该地区大部分为种粮大户,每家都是几百晌地,由于量太大,北安农户没有屯粮习惯,该地区收购时间一般在25天,部分企业节前已经开始开秤,该企业10.8日开秤,每天收购量达3000吨。去年水分较高,30水收购价0.57,今年水分偏低25水价格在0.67-0.68之间,一晌地(15亩)产量在9.5吨左右。净粮大豆的收购价为1.77-1.78之间,不过农民惜售。
(4)种植收益:整体来看种植玉米和大豆的收益,算上补贴的话,一晌地(15亩)玉米利润在3000元左右,大豆利润在5000元左右。
8、绥化调研情况介绍
8.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位于绥化市,国有控股企业,粮食仓储库房8栋,仓储能力40万吨,建成铁路专用线2700米,日中转能力2000吨,烘干塔一套,日烘干能力500吨。大豆精选塔一套,日精选能力600吨。
8.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种植面积:绥化地区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大豆、水稻,种植比例分别为50%、25%、25%,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预计增幅在10%左右),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主要原因包括: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农户更多选择种玉米;由于国家补贴明确时间较晚、补贴提振吸引力不足;销售方便,主要现在17年农户种大豆,国家未出现措施刺激大豆需求;轮作。
(2)产量:玉米大部分地区均反映今年雨水较为充足,长势较好,产量略增(单产11- 12吨/公顷,部分农场能到14吨/公顷)。
(3)该地区开秤价在30水0.66元,近期有所下降30水0.64元。
(4)象屿深加工企业将与11月份试车,其收购价格高于市场1分钱。
(5)种植成本:地租:地方,去年4000-5000元/公顷,今年6000-8000元/公顷,普遍涨幅过半,部分地区地租翻倍。化肥、农药略有上涨,幅度在5%-10%,农药约260-270元/公顷,化肥约 1200-1500元/公顷。种子:小部分农户反映有所上涨,约600-900元/公顷,整体种植成本合计超10000元/公顷,大部分地区在11000元/公顷附近,局部更高。
9、榆树调研情况介绍
9.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位于榆树市,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产品包含米、面、油,主要供应北京,仓库库容30万吨,为大商所玉米集团交割库。
9.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榆树市作为天下第一粮仓,粮食产量达到320万吨,其中80%为玉米。榆树地区由于5月份没有下雨,春旱使今年产量有所减少,农户反映今年产量21000-22000斤,去年24000-26000斤,减产幅度大概在20%左右,个别地区产量17000斤左右,减产幅度更大;
(2)质量方面:容重下降,水分同比偏低;
(3)收割销售进度:农垦农场玉米销售进度偏快,地方农户手中玉米收割偏慢,部分地区农户种植的玉米还处于集中收割期,基层农户基本未销售,榆树地区的农民不喜欢早卖粮,更多都自己把玉米棒子存起来,等到来年再卖。当地有280多座烘干塔,有部分地趴粮需要等到大冻以后才适合脱粮,那个时候会有部分售粮情况,大部分存起来的粮都要等到年后了。
10、吉林调研情况介绍
10.1、代表企业介绍:企业是一家集种植、收购、仓储、物流、保税中心、加工、贸易、酒店、洗浴、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拥有库容50万吨,为国家临储收购点,年粮食经营量为30-50万吨。
10.2、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1)产量方面:吉林市玉米产量大概在250-260万吨,今年减产大概在10%左右,该地粮食质量一等二等偏多,还没有开始大量收购,仓库里还有国储的20万吨玉米。
(2)价格方面:该企业认为后期玉米价格会保持一个稳中偏多的价格,随着已抛储9800多万吨,待出库量还有3000多万吨,这些将作为下一年度玉米供应量,国储剩余还有6000多万吨,对于价格压力较大,但深加工企业增加迅速,价格走势整体维持看涨,但需要关注11月中旬新粮大量上市以及4月国储重启拍卖对市场带来的压力,可能会产生阶段性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