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理大咖1号 来源:查理大咖
转载已获授权
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核心命题,是政府还是市场才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或许深圳政府的做法可以给各地一个思考。
这张表格充分说明了深圳的优秀:在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方面,2018年深圳为3.2%,不到后一位苏州的零头;在总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城投债券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方面,2018年深圳仅为17.7%,比后一位低近40个百分点。深圳政府不举债发展经济的背后,实质上是在深圳经济面前的小政府行为,政府主要是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主要是企业,政府不应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如果你再把表格从上往下排,你会看到沿海地区的苏州、杭州、北京、上海、厦门、福州等地区政府举债力度相对较低,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上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的力量,而从下往上看,你会看到政府举债发展经济的模式比较明显。
点击报名
|
《政府投资条例》新形势下投资人、施工企业、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合作模式创新实务培训班
在美国将矛头对准深圳之后,深圳采取的做法也体现了深圳市政府发展经济的一贯思路:就是打造服务实体经济最优的营商环境。
第一件事:5月20日,深圳市印发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这份文件的实质是:通过增加容积率的方式,深圳将增加至少1.6亿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如果16平米可以容纳1名产业工人,则意味着深圳增加了1000万产业工人的“工作空间”!
第二件事:昨天(5月27日)晚上,深圳市住建局推出“产业用房新政”——《关于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
其中一条规定值得购房者高度重视:工业区宿舍不能随便买卖了,“新政”规定——“工业区配套宿舍原则上只能出租或出售给本工业区内合法经营、纳税的企业,或者经区政府认定的周边范围内的企业。”
第三件事:给“短缺的高端人才”大幅降低个税。
5月25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一个论坛上宣布: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学者来到深圳、扎根深圳。“在境外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也将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这意味着“100万年薪的个税,将会从45万减至15万”。
深圳始终坚守实业,不靠房地产和债务拉动经济,从三来一补加工厂起步,靠不断的科技创新来发展区域经济,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亿元,占GDP比重达38%。
发展地方经济的模式,无非两条路径:
一是坚守实业,走深圳之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上做文章;二是脱离实业,在通过实业发展后,遭遇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从而走向地产、金融、债务驱动的经济模式,靠房地产靠政府债务来发展经济,不在产业上做文章,而在房价上做文章。
后面这条路在2008年之后更是愈演愈烈,时至今日,已无几人相信房价会稳,实业会兴,炒房更是成为了最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能感受深圳的优秀,而深圳优秀的背后固然有区域的优势,更有自身无法拓展的土地限制,深圳或许想学外地经营城市的模式,但却没有土地的本钱,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深圳只能走也走通了实体强市的发展之路,这条“政府有为只在营商环境、市场有效重在科技创新”的模式,也是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兴盛之道。
古往今来,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依靠房产兴国,唯有实业才能兴邦,才是国之根本,特朗普怕的也是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而不是恒大这些地产大鳄。
房产和债务只能兴盛一时,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尽的债务压力,这条路不能再走了,多学学深圳吧!
参考资料:
1、《华为被“封杀”后,深圳发生了三件大事》(来源
:微信公众号
刘晓博说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