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像喜欢说性价比的人越来越多了,从买电脑开始一直到小米手机,逐渐流行到其他领域。比如买保险,很多人都会说想要个性价比高的,但我认为用性价比衡量保险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
性价比仅仅是保额除保费么,谁能说一下A和B哪个性价比更高呢?
意外险A:
49元,意外身故/伤残10万元,1万元意外医疗(0免赔,100%赔付)
意外险B:
150元,意外身故/伤残10万元,5000元意外医疗(0免赔,100%赔付,保社保外用药),公共交通工具10万,飞机20万。
X康的终身重疾险是众所周知的低价,甚至很多不在销售区域内的投保人都恨恨不已。作为终身重疾险的确是便宜,又带了很多轻症责任和豁免条款,一时风头无二。但是给小孩子买的话,那性价比就不如x光官网的定期重疾了。为何?一是保障年限,X康最低到只70岁,二是那些轻症和豁免对于儿童来讲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性”没长上来,价没降下去,性价比自然就低了。
保险方案绝不是一款单品就能解决的,哪怕是平安符这种附加上34567种附加险也不行,每个类型的保险理论上方案都应该有。一方面,每一类保险都无法代替其他类型,另一方面,每一类保险与其他类型或多或少有些功能重叠,比如意外身故与寿险的身故、意外医疗与住院医疗险、医疗险与重疾险。每个人的保费预算都是有限的,这类多买点必然导致那类少买点,怎么衡量?
再退一步,如果某个单品都可以比较性价比了,性价比最高的意外险+性价比最高的寿险+性价比最高的医疗险+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性价比最高的保险方案?我倒觉得更有可能是千疮百孔——不怕有重叠,就怕有缺口。油少放一点、盐少放一点、菜少放一点、煤气少烧一点,省是省了,这菜好吃不了;少几根钢筋、水泥标号降点、沙子掺点土、去掉几根柱子,这房子结实不了。
别提保险销售人员了,即便是那些精算师也只能算出保险产品的“价”而不知道保险产品的“性”,相同的保障内容对不同的人保障效用不同,又何来性价比高低一说,按需购买就是。不应该简单问题复杂化,但更不应该复杂问题简单化,试图用性价比或者什么杠杆率来评判一款产品的好坏,预算内满足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不是小米手机,不服可以跑个分。
真图高性价比,都是四个轱辘两排沙发,买车咋不买五菱宏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