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设置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激发,同时还要保证考题的科学、合理性,达到全面评估选手水平的目的。”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环评分会秘书长陈桂红说。
据介绍,比武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立足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需求,设置了“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三个组别。初赛以理论考试为主,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决赛则分为闭卷答题+汇报答辩两个环节,充分检验各参赛队伍对业务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开展工作的条理性、严谨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为保证竞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大赛组委会严格把关比赛流程,一方面组织活跃在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一线、技术评审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评审评估机构的技术专家组成命题组和裁判队伍,结合我省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实际,从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精心设计考题。
另一方面引入行业头部技术交流及资源平台——北京尚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试题多元化及更贴近实操环境。
“考题设计紧跟当前环保工作形势,既源于现实,又经过精心的修改和设计,题目看似简单,但要答得出彩,其实并不容易。”比武竞赛特邀专家、裁判长、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潘伟斌表示。
如在规划环评的考题设计上,以“化工园区”为案例,对题干中环境敏感性等方面的问题和数据做了模式化、典型化处理,其中也埋伏了若干制约因素。选手们需从规划环评的角度出发,判断规划实施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制约因素,评估是否会产生不良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及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