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捡书博士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2025年沉浸式文旅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解码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捡书博士

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钟南山哭了: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

捡书博士  · 公众号  ·  · 2020-02-02 21:08

正文

作者 | 伴读君
来源 | 睡前伴读(ID:svipcc365)&长江日报&中国日报



今天,已经是武汉宣布封城的第11天。

就在今天,2 月 2 号上午, 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秒必争 7500人鏖战9天 ,建成一家医院, 放眼全世界来看,这都是一项“奇迹”!


是一场与时间的“拔河”比赛——


武汉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1000个病床,7500人奋战9天9夜。

△1月29日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卫星图和历史卫星图对比

与时间赛跑 ,这里被外界称为“宇宙最拼工地”,进度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一次众志成城的驰援。

这更是需要效率之时的中国速度!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对疫情做出了研判:


很难估计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不过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不会大规模增加了。

潜伏期过去了,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也就没病,所以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

一席话,让所有人增添了不少信心。

在采访的最后, 提起武汉,这个84岁,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却哽咽了。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他的眼里,分明能看出泪光。



疫情当前,武汉人民,难。 全国人民,难!

因此,更需要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度难关。

而此时此刻,正有一群人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


01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

在这三十多天里,他往往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他知道,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但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

而十几公里外,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

他说: “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但他也说: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

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02

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 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国家有难,我就要出份力。

说完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拒绝了。

“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是一名老党员,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四处捡些废品补贴家用。

一万元,对于一个拾废品为生的老人来说,得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能一点点积攒下来。

国家有难,他却没有一丝犹豫。



尽心为善,虽远必应。

谢谢你,老人家。 致敬,知恩者!


03

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第一天,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诊部坐诊。



很多人为老教授的身体担心,他却说:

“我这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救人吗? 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以,吃得消,没问题。

看了一辈子的病,他们早该停下来歇一歇,却依然为了病人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这个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这般模样。


04

如果要问,现在最抢手的物资是什么。

大部分人的答案一定是口罩。

在海南海口,一家便利店的老板有六万只口罩,却只送不卖,免费发放给市民。



顾客称他是“民间英雄”,他却说,自己能做的其实很少:

“我有很多同学战斗在第一线。 我能做的真的只有自己最微薄的一点力量而已。
“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能赢下这场战役!



虽然行业不同,领域不同。

但为了这个国家默默奉献的你们,都是民间英雄!


05

四川广元,首批派往武汉的医疗援助队伍即将出发。

丈夫站在大巴车边,大声朝着车里的妻子喊道:

“赵英明! 平安回来! 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我做! 听到没有!

他带着哭腔,车窗里头的她也别过头去,流着泪。


但她不是孤单的。 在她身旁,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疫情中的逆行者。

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 可总有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

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

愿平安,祝凯旋!


06

某派出所,一名男子匆忙丢下500个口罩,说了句: “你们辛苦了! ”转身就跑。



民警急忙去追,却没能追上,最后面对小伙子的背影敬礼致敬。



超市门口,一名男子从后备箱取出一包口罩,悄悄地放进因处理警情临时停在路边的警车内。

一位穿着米色外套、戴着口罩的年轻姑娘突然闯进忙碌的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一声“这是送给你们的”,便匆匆离去。



护士打开盒子,里面满满放着45副护目镜,里面黄色的小纸条上写着: “平安,加油”。



谢谢你,好心人。

疫情在前,我们不退!


07

武汉两座“小汤山”医院即将开工时。 在接到消息的当晚,工人们带着七八十台挖机,赶到现场。

一位河南的大哥,在听到建医院需要支援,自愿打车到武汉工地支援。



他们没有谈报酬,也无所谓条件。 晚上就睡在车上,白天就加班加点干活。

一切,只为了能早一日攻克病毒,让疫情早一日过去。



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

这场仗,一定赢!


08

这两天,一个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母亲提着做好的饭菜放在门口,看着门里的孩子。 门里的人大声让老人走远一些。

老人嘴里不住地念叨着:

“这是家里炖好的汤”,“你自己多保重啊。 你自己一定要多保重啊。

下一秒,却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门里的人,是郭医生。 疫情发生时,他奋战在一线。

工作十多天后,他出现了感冒症状,在家进行自我隔离。 他知道母亲的担心,却也不敢让她靠近。

往年,家里有除夕夜过了十二点就给长辈磕头的习惯,今年,他却无法在父母膝前道一声新年好。



对我们来说,他是医生。

对母亲来说,他只是孩子。

如果没办法团圆,那么,平安就好!


09

过年了,工人都放假了。 湖北仙桃的赵波却在自己的口罩工厂里忙得热火朝天。

春节前,他的工厂已经赶制了10万个口罩,捐给了公交公司。 而现在他和妻子、弟弟一家四口依然坚守在工厂,赶工生产口罩。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 “我只有五分钟时间。

因为,每五分钟,他就可以赶制出一只口罩。

“先捐再卖,现在不图挣钱,只图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和我的家人才安全。

在仙桃,还有很多人都和赵波一样,不计成本,夜以继日坚守在生产线上。



有大家,才有小家!

正因为有如此责任心的人在默默坚守,我们才能多一份心安。


10

这位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叫李慧,95后,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普通护士。

哪怕她对于肺炎始终有些害怕,但在医院征集志愿者时,她毅然要求调到一线的呼吸科去工作。



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知她的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

在最后,她写道: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