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蕨经
医学、天文、艺术。靠谱到令人发指、幽默到寒冷刺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蕨经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惨剧中、司机责任重大。而法治、却又对乘客纵容如请客吃饭久矣。

蕨经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11-02 17: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这件事情之恶毒、难以用任何人间语言来形容。



任何其他版本的渎职、酒驾、谋杀、不可抗自然灾害的恶劣程度都远不如这起。这是因为、渎职酒驾是缺乏责任、绑架谋杀(甚至蓄意点燃汽油自焚)等等都是为牟利或仇恨而以预谋来残害生命。前者本无伤害他人的直接意图、后者是恶毒人性极端展现之下的极小概率事件、本质上防不胜防。


而这件事情、竟然是因为偏执的自私、因为面子下不来等等无聊至极的鸡毛蒜皮而冲动、终究让一整车人让去陪葬。这、可谓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案例类型、那就是熊孩子般的巨婴社会人+职业素养与意识低下共同酿成的具有荒谬与戏谑属性的严重公共安全事件。而这类事件、恐怕是独具本国特色、他国极难想象的剧情吧。


中国社会上有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该严肃的事情严肃不起来。之前高铁上的占座哥事件就是:占着别人座位不让座、就是不让、坚决不让、表情波澜不惊、云淡风轻。面对这样的无赖、列车上竟然从头到底没有强制执行力量能够令其消停。而这哥们的恬不知耻、竟然还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人气、竟然还能以事件当事人这一名义加了V、赢得了一帮粉丝。而在喉舌广播台的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竟然还表示不要强制执行、要给别人留面子、理由是如若不然会更加难以操作。


正因为有这么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存在、才让我一直觉得在中国、你只要安检完毕上车之后、接下来你是流氓你就可以耍横、别人没法怎么你。而且周围看客也觉得吵来吵去看看就行、没有人觉得违法行为有强制中断的必要、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免费的瓜端上来了。


OK、这次就是占座哥的极端版。当时车上的其他所有乘客或许也一直觉得不过是另一个貌似不讲道理的占座哥而已、吵到最后大家累了也就消停了——想着想着、就在众目睽睽的围观之中、一车子人命就进去了。


中国如果再不导入车上严重违法行为被当即阻断的强制力量、那将来这样的事情一定还会发生。


那么另一方面、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司机究竟有没有责任?

今天上午SNS平台上的刷屏中、无数人认为司机没有责任。他们认为要不是如此神经病一样的巨婴存在、司机根本不至于最后变得如此冲动、有谁能够耐得了如此疯狂的打骂?!司机也一样是受害者。


我想说:会这样思考的人、其本质上和高铁上占座哥、和重庆公交坠江这一事件中挑起争吵的中年妇女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罢了。 事实上、司机不仅在这起事件中负有责任、而且负有重大责任。

这个责任、不是说司机应该像刘胡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那样从容自若、即便别人持手机砸他头肩、遭受身心双重羞辱的时候也保持镇静坦然、绝不还手。不是这样的意思。而是、在他正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段里、他应该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其中包括职业心理素质从一开始就应对好、让这场被胡搅蛮缠的乘客所挑起的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完全不至于发展到后来动手动脚、更加绝不可能以车毁人亡的惨剧收场的地步。

女乘客一开始挑衅之初、只是嘴上的责骂。这个时候理论上而言、司机应该做到不理不睬、只顾自己开车、因为开车的时候是不可以和乘客交谈是他的职业规则。但没关系、人非圣贤、有可能心里非常不爽、每个人性格也不同、有的人当下会控制不住、还嘴也就还嘴了、问题并不真的严重。

但关键是:你作为司机、你应该有职业上的敏感度——当你发现这个人不仅胡搅蛮缠而且情绪特别冲动激烈、无论是不理睬还是据理反驳都没有消停迹象、反而可能愈演愈烈的时候、你应该有风险的预判能力。因为一车子人的性命安危你要保护、这个车子作为工作岗位上的资产你要保护、这都是你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找个安全的路肩缓缓停下车子、然后明确告诉这个女人:你的行为已经严重干扰我的工作、我已经无法开车、再开的话对所有人都不安全。然后就熄火静坐就可以了。女人继续吵闹的话、当即手机报警、几分钟内解决。但大概率是:根本不需要警察来、1分钟内愤怒的乘客们就会把这个女人骂成狗然后推下车去、事件处理结束。所以在这里、巧妙的手法是让乘客的利益一起被绑定进来、让大家瞬间都有动力来帮你处理问题。死板一点也没问题、你就照章办事、等候警察即可。没有任何道理事情必须发展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人在情绪激发冲动之后的举止是无法预测、不可想象的、恐怕所有人都是如此、但你根本不应该让事态发展到挑战你激情状况下自控能力的程度。这是司机职业素养最大的硬伤所在。

我在日本和德国、各亲眼目睹过一次公交车上的司机因为车内乘客情况而停车。在日本是车内有乘客高声电话、司机明确告知后不理睬、司机立即停车。一次是德国、两个土耳其人在公交车上吵架、司机当即停车、无声无息。吵停就开、专业冷静。

也就是说、在先进国家、不要说你动手打骂司机了、就算车内乘客互相之间异常的互动或者表现都足够让司机有理由立即停车来进行应对、司机警惕的平均阈值相比中国低得多。道理很简单:不是说只有打骂司机才是风险、乘客间异常举动同样对一车子人的性命构成威胁、或者至少也影响了司机所控制管理的这一方公共空间的公共体验。停车不代表司机耍赖说你们吵啊老子不开了、老子要么也和你们一起吵——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现在车内状态我认为继续开车是有风险的、因此我必须暂停等到异常终止后再继续、或者我报警强制解决。

这是什么?这是作为一门职业的专业素养、所谓的Professionalism。

不专业的人做不专业的事情。司机不专业、列车员不专业、却都在一个事关性命的岗位上工作、这才是巨大的问题。但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么多中国人竟然看不懂、也不想明白。无语。


还有另一些人则完全相反、认为蛮横无理的中年女性责任很小、远远不如司机。理由是方向盘和踏脚板毕竟都在司机的掌控之中、无论对方如何胡搅蛮缠也不是这样处理的理由、因此中年妇女的责任不值一提。

这种说法、恐怕是完全不顾中国社会实际背景情况的无条件政治正确观影响下的观念。上面一条、我提出司机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因为他在事件中明显不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心理素养。

但另一方面、事件中乘客与司机激烈互动的升级对于事件后果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诚然你可以基于政治正确将问题归结于谁掌握方向盘谁就是直接主责、但在目前中国乘客普遍素质低下、乘客方面往往没有任何违法成本或者成本轻微的游戏规则背后、这样的责任归结有两个严重问题:

① 不公平。 在国外可能最多辱骂司机一句Fuck you的、在中国可能会用手机砸司机的头部。请注意:这是在司机只是在以嘴还击、完全没有先行打人的前提下。这在发达国家完全已经到了被殴打者可以认为自己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以此发动正当防卫的地步了。具体不展开了、请参考昆山龙哥事件。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你都要维护职业操守、绝不能为了个人意气将全车乘客生命之于不顾」的说法、在中国很容易将责任和考验完全强推到最后一道防线:司机的身上。这、不公平。

②没有实际操作性。 这一点才是真正要命的。如果所有忍辱负重都推到司机头上、司机能够凭着过硬的职业素养扛下来的话、没问题。你最多说一句:啊、在中国当司机真不容易啊——然后也就结束了。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完全不可能:因为司机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有的普遍素养问题、公交车司机一样有甚至更多。我们必须坦承:中国城市公交车司机是社会经济地位相当低下的弱势群体(即便不称之为底层群体)。这样特征的人群、加上培养他们做司机的整个培训体系的差劲、必然决定他们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双双堪忧、必然导致你可以这边说着政治正确的话说个不停、但那边厢就是做不到、一次一次让你失望、而一旦极端概率发生、就会导致极端灾难。如果在北欧这样的国家、公交司机过车非常体面的生活、有着非常体面的培训、你说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这样做没问题。但在中国、同样这句话你除了换来一句你是正确的之外、问题本身无法解决、甚至某种意义上讲司机也是教育培训严重不足的牺牲品、同时日常生活中的积郁、不如意和人生不安全感还可能使得司机的情绪更加容易被激发起来。须知:任何人一旦激情冲动之后、其行为是不确定、无法预期的。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操作性。

那么如何操作如何解决?很简单:必须彻底反思、从 现在开始强调本次事件中中年女性这样的乘客责任之严重程度、填补公众思维定势中的空缺。 就如有一位网友在我上午写的微博里评论的那样: 在美国纽约、严重干扰公交司机明确属于重罪(Felony)、七年以上徒刑 ——美国这样程度的平均公民素养都尚且如此、中国到现在却没有像样的明确规则用来威慑、这非常诡异和奇怪。事实上、以现在获得的信息、重庆这辆公交车之前已经有过很多次因为司机不满部分乘客无理取闹而用突然刹车突然撞击路边障碍物等方式泄愤、这就更加说明问题:这样素养的乘客若不再给予重罪严惩威慑、这样的情况将会一直下去、什么时候再发生惨剧不过是概率问题罢了。

在对公交司机说:「无论如何都不是你这么冲动的理由」这句话之前、 烦请先把「驾驶途中严重干扰司机者重罪」明确写到法律中、 这样才能期待公平、可操作、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而这也是我认为司机责任重大但无理取闹的乘客责任更大的理由——凡事脱离具体情况和背景的空谈没有意义。或者还有一个办法:从北欧引进司机、给到北欧水准的高薪。或许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无论如何不可以这样冲动」的话、说得更有底气。

针对本案连续写两个互相对立的面、根本目的是表达七个字:凡事的讨论、学习与反省都应该做到一码事归一码事。


完。只愿一整车无辜乘客安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