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卫生健康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做实做好惠民生工作,重点实施十大举措:
一是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加快构建以省市县疾控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职能清晰、机制畅顺、上下协同、防治结合的疾控体系。实施疾控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等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立省、市、县区疾控中心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加强和完善装备配置。
二是强化精神卫生体系建设。
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动异地新建省精神卫生中心,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精神专科医院。
三是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
实施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全覆盖。依托高水平医院、应急医院和专业机构,建设国家和省级综合救援基地,打造海陆空多维度立体化救援体系,建设省突发职业与环境疾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等。
四是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为哨点的省市县三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包括建设3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一批“平战结合”的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等,构建全省传染病救治网络。
五是打造医疗卫生高地。
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5个以上的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医疗卫生高地。争创3个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快推进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高水平医院全省各地市全覆盖。
六是实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县”工程。
在全省遴选100所县级医院,重点建设县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到2022年,建设医院达到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综合能力推荐标准,力争县域内住院率达90%。
七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设中医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基地,建立广东省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及省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
八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建设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鼓励在就业人群密集的产业聚集区域用人单位建设相应规模多样化、普惠性托育机构。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九是促进妇女健康保护。
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达到国家消除项目各项指标要求。继续实施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为粤东西北90个县35-64岁妇女提供免费“两癌”检查。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为群众提供出生缺陷全程综合防治服务。
十是促进老年健康服务。
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衔接,支持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医养服务。到2025年,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要达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