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杠杆原理”,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阿基米德那句话:“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这话虽然夸张,但道理却是真的。
“杠杆原理”本质上是个物理学的概念,意思是用一根棍子(杠杆)和支点,就可以用很小的力举起很重的东西。通俗来说,就是用小的力量去移动或举起更大的物体。
在商业世界里,它已经远远超越了物理上的含义,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
思维工具
。无论是帮助企业
提升收益率
,还是帮助我们
解决问题
,只要用好,杠杆思维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能
使用有限的资源去撬动更大的成果
。
在财务世界里,收益率可以用一个指标“ROE”表示,ROE是“Return on Equity”的英文缩写,代表净资产收益率,通俗理解为企业
投资1元能带来多少收入。
-
净利润就是净收益,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之后的收益。
-
对ROE继续进行指标的下钻拆解,就能从
收入、负债、营运能力
等方面分析企业的收益率,这就是杜邦分析法。
换句话说,杜邦分析法以ROE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最终评估指标,并认为ROE受3个指标的影响,是这3个指标的乘积。它们分别为
销售净利率
、
资产周转率
、
经营杠杆
。
计算公式为:
ROE =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经营杠杆
。
销售净利率
代表企业的获利能力
,等于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指的是企业卖1元商品能从中获取多少利润。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ROE越高。
比如,企业售卖了1元商品,减去商品的生产成本、各种税费之后,还剩0.5元,则销售净利率为50%。
资产周转率
代表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
,等于销售收入除以总资产,指的是企业利用1元的总资产能带来多少销售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ROE越高。
比如,企业总投资2元,售卖了1元商品,则资产周转率为50%。
经营杠杆利用的就是杠杆思维,它代表
企业的负债经营能力
,等于总资产除以净资产。
经营杠杆越高,ROE越高
。
比如,企业总投资2元,其中1元是借款(负债),企业净资产为1元,则经营杠杆为2。
对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经营杠杆的子指标再进行下钻式拆解,就可以用更细颗粒度的指标评价和发现经营问题。这些更细颗粒度的指标组织起来就构成了我们众所周知 的杜邦分析图了。
据杜邦分析法可知,企业想提升收益率有3种方法:提升销售净利率、加快资产周转速度、提高经营杠杆。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的提升并非一时之功,也并非易事,这时候很多企业就想到了杠杆思维,去提高经营杠杆。
在上文我们知道,经营杠杆的公式=总资产/净资产,所以
提升经营杠杆的常见方式就是借债
。
也就是
说,依靠
借债,可以提升经营杠杆,从而提升
企业收益率,
这就是企业经营中的
杠杆思维。
很多企业都在利用这种杠杆思维,最明显的行业就
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行业
。
但是,杠杆是放大器,它不仅能放大收益,同样也能放大损失,它是一把双刃剑。适当负债可以提升ROE,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一味追求高收益,过度负债,也伴随着高风险。
要注意,高杠杆,高收益,高风险。
Rose和Jack都在北京开了一家餐厅,餐厅的总投资、收入、利润都是一样的,但是Jack的ROE却远远高于Rose。
Jack餐厅的经营杠杆是Rose的2倍,这导致Jack的年收益率为40%,Rose的为20%。
所以,Jack餐厅的经营杠杆是Rose的2倍。较高的经营杠杆带来了较高的ROE。
我们在职场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既依赖“
知识
”,又依赖“
思维
”。
为什么面对同一个问题,两个人解决问题的效率和结果不同?答案就在于两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思维不同。
“
知识”和“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知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基础,而“思维
”则帮助我们突破限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它们
的关系
可以很好地
用杠杆原理来解释。
-
“知识”可以比作杠杆,杠杆的长度就是我们掌握的“知识量”。
-
“思维”可以比作“支点”和“力度”,“
支点”就是“思维的角度”,“
力度”就是“思维的深度”。
想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必须
增加杠杆的长度
、
施力点的力度
、以及
巧妙设定支点的位置
。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就必须
丰富知识体系、构建思维体系。
丰富知识体系应该
“广博”与“专精”结合
,既有宽广的知识面,又有深入的专业度。
“广博”与“专精”,是知识追求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广博”代表“横向的拓展”,“专精”代表“纵向的深挖”,一横一竖,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出个人全面而深刻的“
T字型
”知识体系。
在拓展基础知识面上,要广博。
这可以让我们跨越学科的界限,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角和广阔的思考空间。
在职业和专业技能上,要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