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发布
传递政府声音;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你认为正常的几种表现,却是严重缺觉!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确认!微信搜索测试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扬州晚报  ·  上海黄浦江突发!刚刚通报 ·  3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海口“三港”15日16时30分因雾停航!预计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发布

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的名义”

北京发布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5 13:19

正文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引发全民追剧。究其原因,不外乎此剧揭示了权力运作中的某些畸态、官场文化的某些霉变、干部队伍的某些毒瘤。


当前,从查处官员腐败情况看,很多贪官把“人民”二字时刻挂在嘴边,脱口而来,在台上高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背后净干给人民添堵的勾当,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在争权逐利时,“人民”对他们而言是大胆妄为的护身符;在腐败堕落时,“人民”对他们而言是掩人耳目的挡箭牌;在东窗事发时,“人民”对他们而言是回避现实的遮羞布。


众而不可欺者,民也。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就是各级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石。 对“人民”名义认识的虚与实,反映着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的强与弱。


民计民生不可敷衍塞责。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在推动涉及人民群众福祉的民生工作中, 要有“拓荒牛”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魄力,“老黄牛”俯首攒力、躬背拉犁的精神,“孺子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品格。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民脂民膏不可心存觊觎。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但是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小腐败”亦是“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不仅是对老百姓获得感最直接的剥夺,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公然违背。 要求各级党委、纪委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要时刻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让人民获得更多反腐“红利”。


民忧民怨不可置若罔闻。 党员干部 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不跑“龙套”、不搞“摆拍”、不端“架子”,而是真正摸清人民群众所忧所怨。 把信访工作当成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人民群众开顺气“药方”、解思想“疙瘩”,不能只挑“软柿子”、绕开“拦路虎”。同时,建立健全预防和化解群众诉求的长效机制,做好民忧民怨化解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