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极养生堂
以太极养生为核心理念,弘扬太极文化,分享更多有关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饮食保健等智慧。提供养生保健,养生之道等精选养生常识,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全球最大!投产!距滨海新区约170公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极养生堂

内功心法及其内家拳的那些事儿养气篇和致松篇

太极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8-04-24 21:51

正文

一、养气篇

拳与道同,习拳即参悟道法。余习拳近二十年,心有所悟,自述作文,为辩真去伪,再图寸进。合抱之木,起与毫末。文能得之否。

拳名形意者盖取天地之象尔。天之形空明广漠,了无一物,其意却有造化不测之能事,孕生万物,瞬间激雷霆万钧。地之形因时而变,山川勾连,花木葱茏,其意有托栽润化万物之能事。取天之形运化拳中,首从体态中正平和安舒始,取地之形则拳变化万端不可方物,虽神鬼不能测矣。人之形随曲就伸,遇力则抗,诚能化天地形意,养气致柔。孕空明而制刚强则能与天下英雄一决雌雄尔。

天之广漠也无界,人之欲度也无极,故当放骨以极远之所,方可开展筋肉,渐入松柔境地。草木之根埋于土,人之根本悬于顶,立桩练骨既从上至下,所谓如衣浸水而高悬,若雪覆地而渐下,加以时日,骨正直而挺立,力凝聚而下沉,久则足下生根,稳似山岳。

气在长不在求,贵在养不在努,用在练不在运??,处无所住心处,出无所强求时。是为人也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是故皆有先天之气,然劳形耗神渐与体内浊物混为一态,难分彼此。致气养身,是从草木所生能同。松土壤、给阳光、常灌溉,使其若草木萌芽,日渐有形,遂可参天。是为丹田者气之动者也,动一发而牵全身,行毫厘则顺百穴,诚如气囊风箱,呼吸间气离浊物,自现形状,勾连成象,充沛有江河姿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气分阴阳,同声相应。如孤男不偶,寡女难和。是为气者,也复如是,孤阳不长,独阴不消。当先剥离阴阳,而后方可鼓荡气息,使阳长而阴消,或阴生而阳渺。此所以无极分太极之象尔。

体内热则觉外寒,体内寒则感外燥。本与夏日抱冰,冬天拥炉同。所以冷热寒燥,俱非气感。唯涨与刺疼为真。练拳当明疼加酸减麻不练。疼者气之所示,坚持即是。酸者求之过促,当知过犹不及,稍减是佳。麻者筋脉扭曲,即刻知止。此数百年血泪所书,不可不慎尔。

夫为气者行搬运之能事尔。胡能使心与意合、意与形合者,专气而使然也。专气而致柔,非专气而致气,何也,盖因气之为用,而非拳与道之根本者也。故一味练气者,体虽柔却不可以用,心虽想却不能达者,为气而气者。练气有成当凝气为功,使其练骨、易筋、进而洗髓,入空明境界尔。

养气行拳,以松为基。松复以气之为导,此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鸡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渐入佳境。

始欲松者大多从桩起,于筋骨疲惫抖动中渐开骨节,使气可行,后行气以催骨梳筋,再求松柔,此为之松。松后求顺者,拧裹是也。即看正是斜、看斜是正,手脚、肩胯、肘膝合而为一者。然后气顺则骨顺、骨顺则筋通、筋通则力达,方可言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此一松二顺三通,当实心求证,自知端的,不假仆言。

持杯掷地,杯碎地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之然也。投杯入水,杯无损水无伤,水至柔而无可抗。以柔化劲非以手臂持柔拨人来劲。故王崇岳语:本是舍己从人,都做舍近求远。盖指此情。松者使己身无反作用力是,身无此力,彼之劲力难加吾身,即为化劲。彼之劲力加与何处,吾以何处发人是为真松,以松柔拨化彼之手足,虽未悖太极手去不空回之要义尔,然离太极暴烈脆冷远矣。本是舍己从人,都做舍近求远真意在此,体悟可知之矣。夫为拳者,生死之术,呼吸在旦夕间,手足一触存亡立判,何能品玩乎?故从致简致易求,方可知视人如草,打人如走,形若婴孩玩耍,不露拳之痕迹。为何物。

道有三宝,天、地、人;人有三宝,精、气、神。练骨易筋洗髓者,炼精、化气、渐入神明尔。负重、远奔肌肉为之疲,肌肉是为练。松肌肉,现骨骼,一动一静骨动而肌肉无使之用强力者,骨为之练。故松 者练其骨 也。骨坚刚而肉松柔,则内坚刚而外示之以柔,是为外松内紧,棉里藏针,合太极之说。

观耄耋能驭众之形快何能为。当不以肌肉之力为能。孰见老翁举千斤之重,灵如猫鼠乎。

松得其法,可从心意运骨。开合拧裹间内成一线,始可语合力为何物,是为骨顺。骨既顺则筋与经脉顺,催骨松筋力道渐成。然后定筋骨,虚心志,和五心以修神而明明德。

从骨练者入,先剥阴阳,使气贴背,梳骨行走,由内及外,渐入佳境。从气练者入,持童子身,运蛮僵力,使内虚外实,气涨全身,有涨痛感,再由气致松,从外到内,渐入佳境尔。两者俱优,审人心性而定。故太极有僵劲、僵柔劲、柔劲、轻灵劲、虚无劲、空明劲徐徐缓进之说。欲一蹴而就者,必为能口诛笔伐,不敢忿而作态者。

夫世之精品必源于精雕细刻。虽写意泼墨之流,其雕心刻思不知几十寒暑。太极也然,心不能用其极,力不能劳其尽,虽一生言拳,不敢做仗马鸣。唯劳心力,自投地狱,寻烦恼门入,找甘甜门出者,才能经层层魔难,长层层工夫,于平地垒高山峻岭,看涛生云灭,自在星河。

拳即是拳,本无差别。形有内家、外门之别,实格物致知求拳之路不同,得而示之以风格俊异。优劣差别则在是正是谬间,在深在浅处。

第二篇 致松篇

习拳从松始,有以为去僵则为松者,不然。去僵为软,软却非松,习练日久观之也形若江河有无孔不入之态,与人一触,则力不能逮,欲不用力则身不能中正,立不能稳,稍一用力则僵劲自出,脆然扑地。此俱不知松为何物。松者自然之生,非心欲为而可得矣。 盘架行功,拔筋撑骨日久可成 ,除此虽智能之士不能思而得之。

握石可投,拈羽难掷。松可使有力者崩出者也复如是。故内家者功力拳也。以暴烈为第一要务,舍此则不足为宝。窃闻岳武穆草创形意,马上持枪与敌一触,敌即落马摔毙,当在于此。故传有?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说,益深思熟虑矣。

然今日拳谱有乱拳意者不可不审慎甄别。本是 松肩坠肘,有做沉肩坠肘说 。一字有别,害人终身。松肩者勿使有僵力,沉肩者使力压肩向下也。孰不知一处有力一处僵,一处僵时一处塞。肩僵则力不能达之于臂,腰塞力不能升之于背,肘滞则力不能灌之于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解此结,不能真松尔。

松不以自觉为证,当以人知是真。胡能松者,劲力一出,人必觉其重若山来,不可相抗,劲力一敛,人觉其处处皆空,力不能敷。夫可将松抖甩而出者,是为弹抖,则离拳不远矣。

苟能真松者,呼吸间手臂腿足胸腹俱荡荡然有春水泛波之能,周身上下体如长鞭,一震可使山川为动,近观者能不面带沮丧乎。杜工部观辛十四娘舞剑歌中:?来如雷霆收震怒,罢似江海凝青光。?是真松者也。

内家拳难在内家二字,亦贵在内家二字。习练时心向里视,悉心揣摩。修内家而心专一务外,则难尽松。一棚一捋视而知之,然内之运化则视不能见,师不能察。唯凭己悟。大学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有所得。?故宜思止于何处,定于何时。

松而后盘架者,决少病由。两臂阴阳间,独免回劲。重心转移似波涛汹涌,力无断缺处。此可以合先师语焉,若长鞭摔抖,又如车轮骤停。则敌似纸鸢而飘摇,我若山岳而巍然。

抱三体窥人门径者,真可谓英雄气短。立不足一时,丹田无能分前后,头难以顶而颈劲。挺胸是病,翘臀是病,努腹是病。高则露肋,低却背弯,颚不含则全军无领,含而过之则必俯视而头疼。一处不通达背热,胸闷,鼻血,牙疼凡此种种引为幸事,盖因见突兀半体麻木以头锵地,更直入精神病区疯言乱语者。真可谓禹步维艰。历经时间之磨,岁月之洗,终可站得一时,方顶,扣,圆,敏,抱,垂,曲,挺,观来去,求俯仰,看更漏沉沙,后于内寻劲力起落,方始言顺。而后欲通达者,才悟筋脉一抱,周身上下浑之如一。夫仰天一赞:?吾道一以贯之?。

习拳有好言气者,动辄说周天,悟气感,自寻苦恼,渐落虚幻不实之境。却鲜有人读经脉之说,真求其解,每思之良可叹而。

肺主气,主周身之气。肺朝百脉,实百脉朝肺,如草木仰日,万物之赖自然尔。肾右阳左阴。阳喜温而畏寒,阴蕴水而惧燥。两肾水火济既,如桨荡波,人遂得生机。肾火离位则有燥亢,肾水虚耗,五心雍塞。是故,脏腑虚耗脉象沉紧,阴阳不调。

肾柔则水活,水活则木荣,肝有勃勃生气。木荣则体气平和,心安宁而和顺。心安方可以水火有情,以火济水。火能济水体柔而不拖沓散漫,水能济火则耐而持久,力如崩山。

气行奇经八脉,如天池续水,储气者也。脏腑满,则奇经八脉储之。脏腑亏,则奇经八脉反灌之。是故欲盈丹田而不满脏腑者,是欲求木之长者而不固其根本者也。徒言气息,体不健而多病者,以是义故。

是习拳剑,初始勿为气念。剥离丹田,顺自然之行。饶有气感,断续支离不能成像,自敛入骨。骨坚实则血足,血足则足以养脏腑,脏腑气满盈余,始灌满经脉,而后可以言气之成像,勾连一体,沛然全身。始可以劲从气中求。

气不能满经脉者,松不知为何物。气鼓荡于经脉者,虽从不言气,茫茫然似无所知,一触手言气而无能气盈者,自取其辱尔。站桩习拳苟能真松者,不言气者多,而专一言气者少,是日日站桩而不妄想者得,自视聪慧而搬运气息者无所得。

干强枝弱,先迷后主,周易所示 。习太极形意者大多肢体易松,而主干难开。推究之手之筋骨易撑,而后背能开合,再次胸腹部能顺达,至此则任督两脉循环,小周天通畅则也。是故伸展手背者不足为喜,拳也不能为用。到上体松快,两腿复分阴阳,胯骨再能开启时,才能言松。再以三尖对齐为准,摆顺后求劲力通达。

头不领则足不能踏实,小天星不撑则有去无回,不可以一肩成坳一肩随顺 。膝不顶胯不能正,胯不正则劲力不能整合,腿不能撑开而后松。下颚不含则颈不能挺劲,胸不能内含。舌不卷,首于胸不能成一体。 谷道不能内收无能五心合一。 食指不挑而领,无能成内家拳之混元劲力,用肢体弹人。

凡此种种,不暇仆一二谈也。习练者不可不精雕细琢,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尔。是故无三五年之潜心修炼,则不能全功,而后言松。

孙禄堂谈龙虎二气:龙为脊椎,虎为丹田!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必能简约。内家明劲、暗劲、化劲随气机饱满卒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分劲,周身一气。经内功训练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规矩,而重内在气机鼓荡的感应。

拳术惊炸力和穿透力基础都是整劲,练整劲中长力气,并非是为了练力气而去练力气,为练劲而去练劲,就把劲练拙了,这样练出来的劲用处不大。练拳拼命的发劲,练拳太猛力,容易伤害自己身体,只要一动起来浑身都有那个意思,就起到作用了。刚劲与用拙力求迅猛是两码事,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体会把劲含在身上练拳的感觉。练拳要明拳理和含义,不然和做体操没区别。练内家拳可以治好近视眼。

一是运动中的整体力。二是整体爆发力,即发力者中心线不位移,而将对方击倒或击出丈外。三是浑圆爆发力,即含生物电的击力。这种力在整体爆发力的基础上再加上电击性,专门击打对方体内深处,包括大脑中枢神经。凡被此力击打过的人,当即昏懵,如遭电击,双颊苍白,绵软无力。交手者,绝大多数均一个照面便被击垮,不能再战。

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会放松。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远,蹦得高,动作快了,别人一拳打来,要躲要打随心所欲,心情当然不紧张了,一放松就解放了脑,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态也变化,内功让人沉着,思维敏捷,用在打斗中远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贵。内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诀窍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劲,碰撞时骨头一转,看是两个人碰骨头,其实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头一转就把横向的来力变成了纵向的力通过骨架传走了,纵向承力再大骨头都不会断的。对方骨头若是不动,只有吃打伤了。

腿之根在胯, 内家高手劲路打通,外形不动,身势一沉脚就上去了,根本不须摆腿加速,力量还大得很。最关键是这种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远踢丈外,任何距离都发得出劲,让人无法阻挡。不懂内劲的人发腿很难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脚最终摆开抡圆的时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对手胆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内家发腿在未起脚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过程。想去堵内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枪口上。根劲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干什么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后,心中不知觉地生出豪气,遇事临敌眼毒神聚、毫不慌乱,每每有英雄之举。

寸劲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伤人,而是以柔掌发人,已周身整劲且神气纯,能震身猛抖而发跌人。更上即为分劲,功夫火侯更纯故,微颤不见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颤。此劲打的是阴阳返复劲,其发人能让人双足同时离地。抖震劲可在一接手以内劲破开对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劲还有防守功用可以将来力滑开。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 ,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难练的,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那几块脊椎上来的。人体是个大弹簧,就是说的那几块脊椎上的肌肉。这几块骨头有了开合,动起来了,人就能生出胆色,碰着老虎都敢咬一口。

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

胯关节可以开合。 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劲路打通。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心意拳讲龙虎二气,这龙跟虎,最强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

丹田发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 ),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圈内打人,圈外推人,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力量的终极来源, 就是盘骨,古说腰胯只是笼统的讲法,

实则只指盘骨。就是用盘骨来打你,这个部位,一女子只要懂得开胯,以盘骨的收束,开张以致旋动来发力,带动通身骨骼出击,那么纤纤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盘骨的发力, 外表上看不到, 所以对手被打得折肢断臂, 仍不知何事。学懂用盘骨运动来发力,还同时要学脊骨的节节用力, 节节贯通。由盘骨带动脊骨, 再带动四肢筋骨发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